最近搜尋:
熱門:
熱門: 健身 、 低谷 、 創業 、 食譜 、 植物
陳東豪專欄:24年前我與白狼一起見證香港回歸 今年的7月1日既是香港回歸中國24週年的紀念日,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年的日子。香港特區政府與香港各界在各個重要幹道上,掛上慶祝將舉行豐富多樣的慶祝活動。連日來,香港回歸與中共建黨百年的旗子與廣宣,努力營造節日歡愉的氣氛。 1997年6月30日
新新聞周刊1792期 2021/07/08
2021-07-08
政治護航,不見牛肉淪為雞肋的台美 TIFA 中斷5年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TIFA)會議日前復談,官方敲鑼打鼓宣傳說是台美關係一大進展、有5大共識、奠定台美貿易協定的基礎…..,但實質上則是TIFA看不到牛
他用一個月,證明自己對中國比川普更狠 拜登規則 過去的從政經歷,讓部分人擔心美國在他的領導下,難以遏止中國稱霸的野心。就連中國,也一度期待在他就任後,打開「希望之窗」。但這位七十八歲的老練政治動物,不僅沒有推翻前任留下的抗中基礎,反倒在一些旁人未必能留意到的細節裡下功夫,強化圍堵中國的力度。雖
《今周刊第1281期 他用一個月,證明自己對中國比川普更狠 拜登規則》
2021-07-07
coverStory 封面故事 循環經濟1〉一條龍打造循環商品,讓法、日、香港品牌都找上門 「廢塑膠魔術師」大豐環保, 把迪卡儂舊衣架變購物袋 台灣人超愛喝手搖飲,根據經濟部統計,國人一年平均喝掉10.2億杯!你知道這些喝完的塑膠杯,除了能夠回收、減低垃圾量之外,還可以製成各種商品嗎?要做出一款循
數位時代326期
2021-06-29
本業遭美課反傾銷稅 林學圃又虎視眈眈經營權 老字號泰豐內憂外患 馬述健難挽頹勢 泰豐輪胎正面臨到前所未有的內憂外患挑戰,不僅本業經營雪上加霜,現在連公司經營權也可能變天,這家成立66年的老公司,已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文/游筱燕 老字號泰豐輪胎,第3代接班
《財訊》636期-一份關鍵報告 改寫台積電命運
2021-06-23
獨家披露 泛中資拿下關鍵新藥在台授權,除了BNT疫苗,還有抗生素、癌症藥等130件 中國鎖藥危機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味的寧靜戰爭,爭奪的,是被美國總統拜登視為四大戰略物資之一、與半導體晶片同等地位的「藥品」。在這場無聲的戰役中,發動攻勢的,是以「大中華區」為名、在全球攻城掠地的中國藥廠;而守方,
《今周刊第1277期 中國鎖藥危機》
2021-06-09
中小企業合組產業控股公司 中小企業一直是台灣經濟的主力。依經濟部二○一九年的統計,台灣中小企業家數合計達一四九萬一四二○家,占全體企業的九七.六五%,聘僱的就業人口則占全國就業人口的七八.七三%。從以上數據即可清楚明白,其作為「主力」當之無愧。 中小企業因其小而靈活,也滿足許多人「當老闆」的夢想
鏡週刊243
2021-06-04
我們的疫苗跑去哪裡了 打疫苗應該是一個權利還是義務?準備足夠的疫苗供全體民眾施打,究竟是不是政府的責任?當疫苗數量不足時,社會上究竟誰可以先打? 以上三個關於疫苗的問題,最近隨著疫情的擴散而在社會上普遍傳開。第一個問題相對簡單,台灣社會很快達成共識,我們可以用台北市長柯文哲對醫師老婆陳佩琪的一句
2021-06-03
編者的話 文/邱品瑜寫本文的此刻,台灣正面臨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最巨大的挑戰,隨著確診數增加,社會間的不安定感愈加劇烈,而多餘謾罵與互相指責於事無補,若將整個台灣視為一個團隊,當成績不夠理想時,或許痛定思痛一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比起無限追究過往,更有意義。令人感動的是,無論是政府、醫護、意見領袖,乃至
動腦雜誌2021年6月號542期
台股因疫情大跌 投資人該有的三個心態 五月十一日,台灣疫情明顯惡化,一口氣出現七例本土個案,除了其中一位與華航諾富特群聚相關之外,另外六例感染源不明。社區感染已開始的恐懼蔓延,也反映在十二日的台股走勢,開盤之後到十一點半,指數從前一天收盤的一六五八三點跌到一五一六五點,下跌超過千點,創下史上最大
登入即抽 SWITCH主機+健身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