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搜尋:
熱門:
熱門: 健身 、 低谷 、 創業 、 食譜 、 植物
這個月有一本《矽谷為什麼》出版,是連續創業家詹益鑑博士與筆名「矽谷美味人妻」的謝凱婷共同創作,以他們過去兩年經營的「矽谷為什麼?」Podcast內容為基礎改寫的一本書。書中訪問無數矽谷創業家、創投業者及相關學者專家,談及矽谷創業生態,並比較台灣狀況,以探討台灣為什麼不能像矽谷生機盎然?期待給台灣創業
商業周刊1807期
2022-06-30
美國總統拜登前陣子的亞洲之旅,一抵達南韓,就去拜訪三星集團的工廠,談半導體生意。外界解讀,這意味著美國認為押寶台積電太危險,所以要扶植南韓。 確實,美國讓半導體產業在本土落地的嘗試,不算成功,人才不願意投入這產業,它也缺乏相關供應鏈,若要完整布建,大概得花一、二十年,成本可觀。 即便不成功,美國
與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共進午餐並非尋常之事。她是美國前國務卿、前第一夫人,還是民主黨前總統候選人。 這次見面花了很久才敲定,不只考量到她行程忙碌,她也沒有特別喜愛媒體。許多不請自來的男性權威人士,似乎總愛告訴她該穿什麼、什麼時候該微笑。 二○一六年,她在總統大選敗給共和黨對手
「一顆螺絲,用電動螺絲(起子)鎖下去,聲音只能是『喀』,只要有第二聲出來,那顆就要換掉,」維田董事長李傳德在組裝現場分享著,自己龜毛的要求,哪怕是一顆螺絲,連一點傷痕都不能有。 維田是國內中小型工業電腦(IPC)廠,去年營收近九億元,只有龍頭研華營收的六十七分之一,但每股盈餘(EPS)卻交出翻倍成
總是引領風潮的「鋼鐵人」馬斯克,五月又開罵:「氫能,是我所能想像最蠢的儲電方式。」 但在氫能這件事上,很多人這次選擇跟他站在不同邊。 六月,英國石油(BP)宣布收購西澳「亞洲再生能源中心」超過四成股份。 該地面積六千五百平方公里,約二十四個台北市大,「(它)有潛力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再生能源和綠氫
「三位大咖同時來幫一個新創公司站台、說話,為什麼?一開始我懷疑,是不是因為我號稱是比黎明還帥的執行長?」 六月二十三日,台灣資本市場里程碑、創新板首家掛牌公司上市前的業績發表會上,錼創董事長李允立不改幽默本色,剛拿到麥克風,就逗得聽眾發笑。 而他口中大咖,友達董事長彭双浪、富采投控董事長李秉傑、
一個新的中國半導體大鱷,正浮出水面。 六月,研調機構集邦(Trendforce)第一季全球IC設計企業榜單上,出現一名意外之客—韋爾半導體(以下簡稱韋爾)。它以新台幣二百二十一億元營收闖進第九名,僅次於知名台企瑞昱(Realtek)。 近年,中國的IC設計業者雖在AI、加密貨幣運算等領域大有斬獲
房價越高,建商越開心?那可不一定。儘管政府打房不利房價,但「料工雙漲潮」卻支撐住房價,詭異的是,這回房價逆勢抗跌,不僅消費者不開心,就連建商、營造廠等不動產業者,也全都笑不出來。 因為,原料、工資雙漲,通貨膨脹快速的把蓋樓利潤全吃光,讓部分業者已經陷入「蓋一案、賠一案」的險境,甚至近日不僅房市傳出
「料工雙漲」影響擴大,預售屋與危老重建是兩大重災區,甚至改變遊戲規則!例如預售屋過去開賣到交屋頂多三年,現在竟出現最長十年後交屋的新規則。 在危老重建部分,原本地主與開發商在大台北的合建案,能談出利潤六四拆帳,現在成本結構不同,拆帳也得重新談。 消費者該怎麼面對這個驟變的市場?商周彙整六大關鍵問
在建築材料飆漲、營造業缺工的兩面夾擊下,不僅造成房市「爛尾樓」的風險升溫,連公共工程興建、中小企業擴廠,也遭受空前挑戰。 以台灣最老的養豬企業台糖為例,該公司規畫將旗下的養豬場,改造成無臭、還能進行綠能發電的現代化養豬場,本是美事一樁,如今卻充滿變數。 去年七月,大同一口氣取得台糖七座養豬場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