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該運動前,還是運動後吃東西?

2019-09-20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天下雜誌網站
 

「運動後別馬上吃東西,否則會變胖」,這樣的說法,到底是真是假?


到底是運動前進食比較好,還是運動後呢?

如果要一個簡短的答案,那就是「都要吃」。

但是到底要怎麼吃呢?麻薩諸塞大學營養學教授柯恩(Nancy Cohen)說,某種程度來說,不管你做哪一種運動,為身體添加能量的時間和方式都該是一樣的,只是吃的東西要調整。

她說,一般來說,不管你是要減重或練肌肉,運動前3到 4小時,你會希望攝取一些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醣類可以為身體補充肝糖,讓你撐過瑜伽課、重訓課,或是慢跑。刻意不吃碳水化合物,在做重訓,或做瑜伽撐起自己的身體時,你的肌肉將會打退堂鼓。

如果你是要減重,在上健身房前狂嗑碳水化合物,感覺好像後面的運動都會變白費。但其實豆類、扁豆、全穀、澱粉類蔬菜等複合碳水化合物除了帶給你運動的能量外,還可以提供營養和纖維。上面的碳水化合物和精緻澱粉不同,研究顯示複合碳水化合物並不會讓你胃口大增。
 

運動前請避免吃……


柯恩建議,運動前請避免吃脂肪,因為他會減緩你的消化。不過,攝取蛋白質可以支援你的肌肉。她解釋:「運動過程中和運動後,你的肌肉細胞會分解、重建」。含有胺基酸的蛋白質,幫助肌肉完成細胞重建,動物性來源包含雞肉和瘦牛肉,都屬於完全蛋白質。而藜麥、豆類和一些蔬菜也含有蛋白質,但不是完全蛋白質。

至於運動後的飲食,柯恩建議在重訓1或2小時候,攝取更多蛋白質。但不要在一放下重訓器材的下一秒,就喝下大量的蛋白飲,這樣做既沒必要,也不一定健康。

費城醫學專家丹歐夫(Rob Danoff)表示,你的身體,特別是腎臟,所能合成的蛋白質就那麼多。研究顯示,每公斤的體重只需要1克蛋白質。換句話說,80公斤的人,一整天所需要的蛋白質大概80克就夠了。

一大塊雞胸肉,或是一塊牛肉大概就含括了60克以上的蛋白質,所以在運動後猛灌蛋白飲,只會讓你的腎臟承受難以處理的負擔,而且你的肌肉也不需要這些蛋白。

因此,運動後猛灌蛋白飲會讓腎臟承擔風險,丹歐夫說,目前已有證據顯示,身體的蛋白質負擔過重,將導致血液酸度不平衡,長久下來還會造成骨質退化。「很多人以為運動後,需要這些蛋白飲,但這是個迷思,多不見得好!」

在運動飲食上,千萬別忘記水份。如果運動是你晨間的第一件事,千萬要記得補充水份,因為過了一夜,你的身體很可能已經處於缺水的狀態。「細胞代謝主要就是靠水份」,柯恩說,「當你的身體是乾涸的,你的體能表現、心情和精神敏銳度都可能很糟糕」。

資料來源:Time、Healthline

 

#運動 #飲食 #蛋白質 #重訓 #減重

上一篇
{{prevArticle.title}}
下一篇
{{nextArticle.title}}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