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不再壓力山大:給忙碌人士的紓壓撇步

2020-11-16


圖片來源:時報出版 & Unsplash

好壓力vs.壞壓力:壓力和你想的不一樣

從椅子站起來,有壓力嗎?

先別覺得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壓力相關的課程中,我都會拋出這個題目請大家想一想。很多人皺起眉頭說:

「這什麼好笑的問題!從椅子站起來當然沒壓力呀!」

「我們明天都在做這件事情,怎麼會有壓力?」

「你在開什麼玩笑?站起來就有壓力,那上班怎麼辦?」

不過,有趣的是,若我們把壓力放在最廣義的定義來解釋的話,從椅子上站起來,其實也是一件有壓力的事哦!怎麼會這樣呢?

用人體的「三力」來理解壓力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環境變動。

好比,今天天氣很差、明天要繳房租、後天有個你要負責上台報告的大型會議⋯⋯不管你是新手爸媽、上班族、還是菜籃族,我們每天都活在這些「變動」之中。

在心理學裡,我們泛指這些需要我們去應付、處理的變動為「壓力源」,顧名思義,就是指壓力的來源。

為了應付各種或大或小的壓力源,我們必須耗費一些身體資源來處理。

在人體系統中,我們把資源簡單分成三種,分別是 「心力」「體力」「腦力」。來看看幾個例子:
 
案例一

昨天睡前,太太憂心忡忡的跟你說,大兒子最近在學校遇到一些適應狀況,老師今天還特地打電話過來。

聽到這件事情後,你開始心煩意亂,擔心孩子的未來,是不是該帶孩子去給專家評估一下呢?萬一結果真的有狀況該怎麼辦?這可以再觀察一陣子嗎?

拖太久會不會惡化……在煩惱、擔心的過程中,你耗費了許多與情緒有關的
「心力」 資源。
 
案例二

因為昨晚的煩惱而沒睡好的你,今天賴了床,晚了點出門,發現自己上班快遲到了。

你急忙衝出家門,攔了一輛計程車,到公司後也不得閒,因為辦公室在五樓,而且電梯已經開到十二樓去了。

你跑起樓梯,終於成功在五樓門口打到卡。

在這段過程中,你耗費了大量的力氣,這是「體力」資源。
 
案例三

今天早上開會時,老闆交代每位主管在下班之前,都必須針對各部門最近業績變差的現況,提出一個解決方案。

接到這個任務後,你開始馬不停蹄地找各種資料、做了許多調查、找了許多人訪談。

在這過程中,你大量地動腦,消耗的是
「腦力」 資源。

在剛剛這三個例子中,依序提到的心力、體力、腦力消耗,都是為了應付環境變動。

不管是孩子出現的狀況、還是快要遲到了,或是老闆丟過來的新任務,這些情境都會對我們身體的三力造成消耗。

簡單地說,各種需要我們耗費身體資源去應付的變動,就稱為壓力。

#從此不再壓力山大 #給忙碌人士的紓壓撇步 #壓力 #抗壓 #紓壓 #時報出版

上一篇
{{prevArticle.title}}
下一篇
{{nextArticle.title}}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