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判讀力:教你一眼看穿科學新聞的真偽
即使知識隨處可得,卻不表示人們就掌握了知識。 史上最受歡迎的破解偽科學與流言的專欄,重新整理12篇與日常生活最切身相關的打臉文,左打媒體亂象,右搧內容農場,闢謠解惑,端正視聽,拯救萬千迷惘的靈魂。 【獨家首創!】盤點「10種科學偽新聞的類型」,綜合評比科學偽新聞指數,讓你學會一眼看穿真偽、辨別優劣,身懷「科學判讀力」、「媒體判讀力」兩項利器,從此盡覽報章雜誌、漫遊網路世界不受騙! |理論錯誤|關係錯置|不懂保留|多重災難|忽冷忽熱| |忽略過程|便宜行事|官商互惠|名不符實|戲劇效果| 新聞說──奶茶裡的珍珠是塑膠所製、多吃一片烤吐司就能致癌、電子鍋會煮出毒飯……使你開始杯弓蛇影嗎? 科學家發現──手指長度可以看出人的祕密、多看美女幾眼身體更健康、男人為了性愛寧可餓肚子……你就從此深信不疑嗎? 小心!你已經掉入偽新聞的陷阱囉! 健康專家好棒棒? 國外研究好偉大? 親朋好友足感心? 你該怎麼面對對錯不明、是非難分的新聞訊息與網路文章? 沒有人能正確判斷每一則科學新聞的真偽,也沒有人能輕易認定所有食安或健康訊息的對錯,你唯一的應對之法,就是抱持著質疑的態度──或者,追隨科學新聞解剖室,學習判讀的能力,讓自己好好活在這個新時代!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鄭國威 PsnSci泛科學總編輯 顏聖紘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黃貞祥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衷心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列) 李家維 《科學人》雜誌總編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前館長 李偉文 牙醫師/環保志工/《看新聞學思考》作者 林陳涌 臺灣師大科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洪振方 高雄師大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徐美苓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特聘教授 楊士範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 楊谷洋 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暨STS中心主任 楊倍昌 成功大學醫學院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教授 關尚仁 世新大學科學傳播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 鄭國威:「《新時代判讀力》針對科學新聞中層出不窮的陷阱一一盤點,提供我們防身指南。看完這本書,絕對會讓你的科學素養大大躍進。」 顏聖紘:「科學新聞解剖室這本書挑選了許許多多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時事生活議題來解剖,帶領大家『看門道』,還有『摸眉角』。經過這樣的洗禮以後,我們可以知道如何閃開那些拍咪啊和髒東西。」 黃貞祥:「書中針對網路上一些似是而非、如病毒般散播的資訊的嚴謹打臉文,我們應該要瘋狂分享。『打臉』文式的科學傳播方式,應用得當也不失是推展科普的好方法。」 媒體推薦 最受歡迎的破解偽科學與流言專欄,也是泛科學成立6年來最好的禮物。(PanSci 科學新聞網)
優惠價:168元 / 240
-
嘗僑居是山:一個新華社記者的香港筆記
本書作者張修智是一位新華社資深記者。 他的香港筆記,源自他被派駐香港的三年半期間對香港社會的近距離觀察:寫人物、記風貌、評兩地,詳述法治與自由庇護下的香港的可貴之處。 身為讀書人,他看到「滾滾紅塵背後一個詩意淋漓的香港」;身為媒體人,他期望媒體能「以更審慎的專業主義精神去處理兩地衝突性新聞」;而「中了香港魔法」的他,更以「嘗僑居是山」這個典故中濡羽救火的鸚鵡自喻——雖只是城中過客,卻以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決心,寫下洋洋十萬言,期望「以文字的尊嚴和力量」來彌合內地與香港兩地之間的裂隙。 他筆下的香港,是身在其中的人亦會覺得新奇的香港。
優惠價:282元 / 352
-
新‧日本年金制度
日本退休基金,會破產嗎?日本政府的年金財源問題,如何解決?日本第一次年金改革,成功了嗎? 日本該如何透過年金改革來解決職業不公及世代不均問題?日本人的退休所得足夠保障老年生活嗎?日本年金制度為何又稱為「山口年金」?日本官僚真的具有非凡專業與權力嗎?離婚的配偶能要求另一半的年金給付嗎?為何日本銀髮族要延後退休?年金保險費的繳費率為何會上升? 本書完整分析並探討了日本年金制度的歷史發展脈絡,著者從日本官僚的政策理念和年金制度改革說起,藉此釐清日本發展「大國民年金」的目的。其次,從1980年代設立基礎年金,至2020年公共年金的改革過程,包括企業勞工團體、婦女權利保障、基金財務制度,以及官僚主導的過程和目的,他們如何與其他利益團體等的互動,最後著者更整理了日本年金制度的關鍵特色和對我國年金制度改革的啟示。 本書運用了歷史研究,著者更與日本官僚和專家學者直接現場深度對話,主題從年金到社會安全保障,從日本連結臺灣。這是臺灣第一本完整且深入介紹日本官僚與年金制度現況、內涵的專業技術入門書籍,全書淺顯易懂,能幫助初探日本年金制度相關領域的讀者,很有系統地從國際視野獲得完整的日本年金制度知識,本書也非常適用於社工相關系所做為上課補充教材。
優惠價:320元 / 400
-
台灣那些年那些事:一個大陸人眼中的台灣政府演變
本書以台灣近現代社會歷史的變遷為主線,選取了台灣社會近現代重大的社會歷史事件進行描述,從明清時期台灣社會政治體制的發端,到國民政府遷台後的政治發展,尤其是20世紀八○年代中期以來的台灣從威權政治向民主制度社會轉型中的典型事件,對於其中的黨外運動、民進黨創黨及統獨之爭、族群撕裂、政黨輪替、政治人物博弈、政商關係演變和兩岸關係發展等進行較為旁觀與詳實的描述,希望呈現出大陸學者對於台灣政治變遷跌宕起伏觀察的另一個畫卷。 本書的特色在於: 1.觀察視角的獨特性且具經驗性-著者是大陸第一個在台南地區政治學系訪學並講學的學者,深入台灣社會尤其是南部地區,本書是在與各個階層廣泛接觸切身體驗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大陸人近距離觀察和思考台灣社會政治變遷的著作,既超越了台灣學者和民眾視角,又迥異於與大陸官方對台灣政的觀念和看法。 2.對問題思考具有理論的深刻性-著者長期從事政治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具有深厚的學養和理論基礎,從而運用了政治社會學等相關理論對台灣社會政治發展演變等進行了精煉且獨到的解析。 3.語言精練生動並且深具可讀性-著者不同於其他政治類作品的寫作方式,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採取敘事的形式,運用詼諧的語言,從而達到了引人入勝的閱讀效果。
優惠價:336元 / 420
-
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讀本
《香港國安法》制定實施以來,香港社會各界迫切需要認識了解這部法律的來龍去脈、主要內容、如何實施以及對他們正常工作、生活以及未來所可能產生的影響,本書即為針對前述問題而寫的一本系統全面、簡明易懂的普及讀物。 全書分八章,內容包括國家安全的概念與國家安全立法,香港國安立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立法依據、過程和性質定位,香港國安法確立的原則,中央維護國家安全的根本責任和機構,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和機構設置,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及責任,案件管轄及辦案程序,香港居民的權利與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 讀本,不僅可以幫助香港社會各界認識理解《香港國安法》的核心要點和微言大義,澄清一些不正確、不全面的認識,也為學界了解這部法律提供了一些學術線索和啟發。
優惠價:392元 / 440
-
-
香港2020:治亂交替與危中之機
本書為王振民關於港澳問題的文章、演講與訪談合集,內容從香港示威運動談起,聯繫到香港乃至中國的政治傳統,集中立論,並以中國內地與香港的法制建設為殿後,再論「一國兩制」,不乏獨特新穎之見。
優惠價:282元 / 352
-
城市傷痕:港漂眼中的香港修例風波
本書試圖對2019年至今發生於香港的社會運動進行觀察、總結、反思,作者從一名“港漂”的視角出發,以親身經歷為基礎,配合傳媒報道,將素材進行整理加工,創作出一系列短文,試圖從不同的角度來呈現此次運動的各種面貌,以及對香港社會帶來的種種影響。書中既囊括他人的故事,記述作者看到、聽到的,裹挾在是次風波中的他/她們的經歷;亦由作者個人的城市觀察,期望能夠折射出多元的社會思考,引發讀者不同的分享和討論。
優惠價:248元 / 310
-
國際視野中的香港修例風波
本書共收錄了二十五篇刊登或上載於世界各地不同媒體(包括報章、網誌、網媒等)的文章或視頻文字,由遠至近地呈現國際傳媒及身處香港的外國人或非華裔人士,如何評論香港這場持續逾半年的修例風波,以引起社會反思,幫助大眾洞悉風波的真相。 本書正文分為上下兩篇,分別展現遠距離的思考——國際傳媒,以及近距離的觀察——在香港的外國人或非華裔人士。本書文章的轉載或翻譯,均經過相關傳媒或個人直接授權。上篇共十六篇文章,從國際傳媒的角度,剖析今次香港修例風波的幕後操縱者、風波的屬性、傳媒在報導中的偏頗情況,以及風波背後的社會因素等問題。下篇共九篇文章,由在香港目擊風波事件的外國人,以及在香港扎根的非華裔人士,分享他們對這場風波的看法及感受。
優惠價:282元 / 352
-
香港跌蕩:修例風波直擊
本書選取自2019年6月以來,新華社所發表的關於香港修例風波的新聞作品,內容為對整個修例風波進行的跟蹤報道與評論。本書主要包括五個部分,分別為“直擊”、“心聲”、“撐警”、“銳評”和“探源”,客觀記錄修例風波以來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包括機場靜坐活動、罷工罷課、破壞港鐵等等;另外亦有對市民的採訪,各個階層的市民均在採訪中表達了自己對整場風波的看法;除此之外,亦有由新華社記者主筆的評論文章,表達對警察的支持、對暴力的抨擊,以及對整個風波源頭的深度探索。
優惠價:536元 / 670
-
思考香港一國兩制的未來
香港政制及時之作,有話題性,而且作者有很大名氣 本書著重探討「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未來發展。作者對未來的推測並非是「空中樓閣」式的臆測,而是建基於過去一段時間世界、國家和香港發生的種種變化,而那些變化又已經可以斷定為一些難以逆轉的「趨勢」。 作者指出,「一國兩制」方針是既對國家有利,又對香港有利的解決香港前途問題的安排。如何處理好中央與香港特區在權責方面的劃分,是實施「一國兩制」的關鍵。
優惠價:410元 / 512
-
我怕將來會忘記:武漢抗疫手記
本書為新冠疫情肆虐期間,深入抗疫一線的著名攝影家劉宇先生的“武漢抗疫手記”。作為前戰地記者的一份私人抗疫記錄,本書記錄的是疫情之下的武漢人在大難中呈現的大愛以及普通人身上閃現的人性光輝,紀實性與現場感強,加上圖文並茂,是廣大讀者在新聞報道之外,瞭解武漢疫情更多事實更多細節的重要窗口。
優惠價:496元 / 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