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自由台灣成為壯麗的國家
我們對於臺灣的期許從不放棄── 無論你的宗教信仰和政治觀念如何,無論你何時以何種方式來到美麗之島,也無論你屬於藍營還是綠營,只要你忠誠於自由台灣,台灣就是你的心靈可以依偎的祖國。 台灣人民必須像忠誠於自己的靈魂一樣,忠誠於「國家底線原則」;必須像堅守自己的生存權一樣,堅守「國家底線原則」。
優惠價:196元 / 280
-
文化與命運(新編版)
本書原為橫排,於2009年由「自由文化出版社」出版。本公司取得授權,由袁教授重新校訂,於2014年十月出版直排新校版,敬請 讀者朋友期待。 看不慣袁紅冰、要批判袁紅冰,請先從批判本書開始袁紅冰於二○○四年七月逃離中國、在澳洲取得政治庇護開始了流亡生涯後,迄二○○九年間的一系列作品結晶。 全書共分為〈文思〉、〈憂國〉、〈感時〉、〈悲情〉、〈文采〉五部,涵蓋了文學、史學、法學、哲學、神學、美學,各種學說、主義、思潮,乃至於文化與政治,以及對於「自由心靈」的詮釋,對於「官辦知識分子」、「偽公知」、「新儒學」的分析與對當今中國知識份子的墮落、專制體制之醜惡的犀利批判,讓讀者認知:甚麼才是文化的真正底蘊,文化如何影響國家、民族的命運。 不管你是任何黨派人士、學者、專家,或是自謂中國民運人士、公共知識分子、某 獎得獎人、作家……等等,歡迎針對本書公開批判! 想要瞭解袁紅冰,不可不讀的書──《文化與命運》 包括「台灣三部曲」的《台灣大國策》、《台灣大國魂》,同時被譽為「救國三書」的《台灣大劫難》、《被囚禁的台灣》、《台灣生死書》,都因內容多與時政有關,涉及鮮為人知的國、共如何聯手的許多秘辛與不可告人的作為,不但提醒台灣人民悄悄逼近的危機,同時提出相應對策,即便出版當時有人對書中的警告嗤之以鼻,認為危言聳聽,卻都在後續的時局發展中一一應驗;網友稱袁紅冰為「政治先知」其來有自。 為什麼一個中國流亡作家會寫下這麼多有關台灣時局的書,對台灣提出這麼多的預警,對台灣人民提出這麼多的建言?從《文化與命運》一書中,可以窺知袁紅冰的一貫思想脈絡。
優惠價:322元 / 460
-
清華新聞書目導讀:100種(簡體書)
我的“读书兴趣”是20世纪60年代初在郑州大学学习时培养起来的。当时正值中国三年困难时期,生活艰苦、思想多元,对于“红”与“专”的关系存在一些糊涂认识,主要偏差是对知识分子重视不够,对专业学习和研究重视不够,甚至谈“专”色变。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1962年3月,周恩来、陈毅在全国科学工作会议、戏剧创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陈毅同志对与会的知识分子说:“你们是人民的科学家,是社会主义的科学家,是无产阶级的科学家,是革命的知识分子。”“科学家是我们的国宝!真正有几个能替我们解决问题的人,一个抵几百个!”“不重视专业学习,我们国家的科学文化就将永远落后。”陈毅同志的讲话激起全场60多次掌声。 这个讲话传到郑州大学,师生欢欣鼓舞。学校教务处把北京大学中文系500种“阅读书目”印发给全校师生。图书馆延长开馆时间,开架阅览室向学生开放。浓厚的教学和科研氛围、良好的阅读环境,为我们开启了知识之门。我主动放弃了对“100分”的追求,把考试目标调整为80分。在放松的状态下,阅读不再是一种负担。除了上课,白天我到开架阅览室读书,晚上把从图书馆借来的图书带到宿舍阅读,星期日到河南省图书馆摘抄有关资料,广泛涉猎中外名著。中文系举办“师生阅读成果展”,把我的读书笔记征集为“展品”;高教部一位副部长到郑州大学搞专题调研,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教务处通知我在座谈会上代表中文系学生发言。从大学毕业到现在,44年过去了,我的读书爱好未改,阅读兴趣未减,这是聊以自慰的一件事。 把“阅读”培养成一种个人爱好,这是克服“阅读疲劳症”的有效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有的喜欢爬山;有的喜欢打球;有的喜欢游泳;有的喜欢跑步。这几项活动体力消耗很大,不能说不苦、不累。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运动1小时,游泳将消耗360卡路里,打羽毛球将消耗456卡路里,跑步将消耗900卡路里,爬山消耗的热量会更多。一些参加运动的人常常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可很少有人抱怨“苦”和“累”,就是因为运动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爱好,“快乐感受”已经融入“苦”和“累”之中。从喜爱运动的同志身上我受到启示,悟出了一个道理:没有读书爱好,读起书来会觉得枯燥乏味,有了读书爱好,读起书来就会觉得兴味盎然;没有读书爱好,读起书来会觉得又苦又累,有了读书爱好,读起书来就会感到轻松愉快;没有读书爱好,读起书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了读书爱好,读书融入自己的生活,就容易做到手不释卷。有志于通过阅读开阔视野、提升能力、陶冶情操的年轻人,不妨从培养自己的阅读爱好做起。
優惠價:330元 / 330
-
看見未來:賴清德的新政實踐
「賴神的英文就是listen(傾聽),是叫我傾聽各界的聲音。」 ─賴清德 脫下白袍,穿上西裝,他發揮醫學專業訓練, 打破官僚體系的舊慣性,翻轉台灣地方政治。 台南市長賴清德1500天的地方政治經驗分享 深度解碼 賴式風格的堅持、魄力、執行力 「如果和別人一樣,為什麼要我來當市長?」 賴清德,民意支持度超過八成,連續三年施政滿意度高居全國第一的縣市首長。 網友暱稱他為「賴神」,但他說,他只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賴神的意義是「listen」—傾聽各界的聲音。 本書由作者蕭富元貼身採訪賴清德,紀錄他如何用最少資源、最大創意,扭轉地方政治; 又如何以1500天的有感施政,寫下台南傳奇。 書中首度公開,賴清德意外的政治旅程,和他的有感施政經驗分享。
優惠價:266元 / 266
-
找回台灣經濟正義與活力
經濟政策如跑馬燈,兩兆雙星、鮭魚返鄉、三業四化….. 但簽了ECFA,為什麼經濟還在保二、保三中掙扎? 降稅吸引回台灣投資,為什麼工作機會不見增加,卻眼見房價大漲? 台灣經濟如何能兼顧正義與發展?如何重建活力? 工作機會消失、薪資成長停滯、貧富差距加大…… 大家都在問,景氣到底什麼時候會好轉? 「台灣經濟的問題不在景氣,而是沒有產業轉型!」 朱敬一急切呼籲大家正視台灣經濟發展問題的關鍵。 朱敬一是享譽國際的經濟學家,43歲獲選台灣中央研院院士,是最年輕的院士,後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與國科會主委,從學術進入中央政府,讓他以更根本、更「個體」、更深入產業的研究方式,提出不同於一般經濟學家的台灣經濟解方。他認為: 1.兩岸經貿問題是政治問題,不能簡化為自由化、國際化問題! 2.全球化不能迴避,但是簽FTA並不是經濟萬靈丹! 3.胡亂降稅無法吸引投資,反而拉大貧富差距,製造社會對立! 台灣經濟停留在追求降低成本的「效率經濟」,加上越南、中國開放,導致廠商出走,薪資倒退;政府錯誤的招商、減稅政策,導致所得分配惡化、房價飆漲,創造出貧窮世襲的環境。 台灣要突破悶經濟,就應該轉型成「創新經濟」,讓整個經濟社會有一波波推出新產品、新製程、新應用、新營運模式的動能;政府不應該只想著推動為簽FTA而簽FTA的全球化策略,忽視厚實產業實力的重要性。 台灣沒有空轉的本錢,唯有制定前瞻性的產業政策,才能讓台灣經濟脫離泥淖,再創台灣經濟奇蹟。
優惠價:196元 / 280
-
台灣如何成為一流國家
李鴻源多年公務生涯最深刻的省思與期盼 台灣擁有一流的國民,全世界博士比例最高的內閣, 為什麼我們只有小確幸沒有大幸福? 為什麼憤怒失望無感成為社會主旋律? 本書從國土、水資源、災難管理及政府組織等面向, 提出翻轉台灣未來的根本方法與方向。 西部平原有十分之一都陷落在海平面之下,地層下陷有解藥嗎? 做抽水站,把海堤加高,花再多錢,地層下陷問題依舊存在。總合治水是一個答案。摒棄以往光談工程手段,轉而從政策、產業和空間規劃全方位多管齊下,產業翻轉了,也翻轉了地層下陷區的命運。 台灣有6都,22個縣市,每個縣市都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嗎? 台灣從地方到中央分成這麼多層級,切割瑣碎,也限縮了規劃的格局。我認為最理想的區域劃分是北北基、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高高屏、東部宜花東,中央山脈為原住民住的自治區。 一旦大台北發生規模六‧二的中級地震,至少會倒掉四千戶老舊房屋? 要預防災害來臨,要先從都市土地使用標地進行檢討,且一定要跟都市更新同時進行,也就是進行完全顛覆既有政策模式的防災型都市更新,同時還能有效解決政府財政困境。 面對高雄氣爆這樣複合型的大劫難,我們學到教訓了嗎? 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會把防災分散到各部會,如伊波拉疫情是衛福部職責,毒化物災害是環保署,長隧道爆炸是交通部等等。隨著社會發展、氣候變遷,勢必不斷出現新類型災害,且是複合式災害,在處理上必須好幾個部會共同面對,更必須在短時間內形成一個強而有力的救災體系。 台灣不可能再蓋新水庫,水庫清淤也不可行,面對缺水的未來,新的水源在哪裡? 台灣是缺水國,做為一個沒有鄰居的國家,好消息是沒人會跟我們搶水,壞消息是一但缺水,沒有任何人能伸出援手。「開源」既然已經是一條死路,我們只剩下節流,但要從哪裡節流?第一是水的回收再利用,第二就是檢討水價。 台灣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所有部會都在忙著解決昨天的問題,無法看到未來。且政府重大議題常常被民粹綁架,官員只做討好民眾的事情。所以,政府的思維及運作方式一定要改變。面對國土使用,我們有要「上位計劃」;想更有效率,要先有「夥伴政府」;面對重大議題,更要用「科學論證」來說服民眾。 擁有水利工程師專業背景,從省政府到內政部的完整經歷,李鴻源對於如何明智使用這片土地,及政府的施政和管理不當,提出深刻反省和解套方向。當公民意識已被喚醒,全民渴望落實改變之際,本書提供所有具體解答。
優惠價:220元 / 320
-
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花
兩場帶領台灣人看見民主的運動 兩個學運世代的映照、合作與反思 《學運世代》全新增訂版 完整收錄 太陽花學運發起人 陳為廷 專訪文章 特別收錄 野百合學運領袖 范雲 以及林佳龍、羅文嘉、陳信行、段宜康、顧玉玲等十三篇文章 「學運世代」不需要定調,而是一種異質多元的精神內涵。 相隔二十四年,1990年與2014年的兩次大規模學運後, 兩個世代各自承受成長歷程中的焦慮,也努力尋求生命的出口, 如今,他們正從不同角落用力發聲,形成一片「眾聲喧嘩」…… 這是一本關於台灣學運世代的「生命史」,不是學運理論或學運史;這是一本關於學運世代這群「人」畢業後生命歷程的書,不只是回顧八○年代到野百合學運歷史脈絡與定位,全新增訂的《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花》更加入太陽花世代的人物訪談。從野百合到太陽花,不論他們是映照、銜接、輪替或合作,他們已經為台灣社會散發出益加灼熱的光芒。 這是一本關於兩個學運世代嘈雜喧嘩、活力奔放、成長轉變、多元異質、苦悶焦慮、生命情懷的書。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精神象徵,當年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豎立的「野百合」雕塑,至今仍是台灣社會對野百合學運的認知圖騰。而二十四年後,遍地綻放的「太陽花」則開出截然不同的成果與感動。野百合世代如何看待過去二十四年的生命歷程?又如何看待太陽花世代的崛起?且讓我們從「人」的角度切入,或許更能了解兩個學運世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優惠價:245元 / 350
-
決定台灣的29堂課
台灣挺身而進,走對下一步路! 現今,台灣面臨── [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財稅金融與國民年金][能源結構與環境永續][台灣的產業發展][文化與教育]最重要的五大主要公共議題! 對現況的申論、前景的分析、問題與局限的成因、突破的可能; 在世代變遷的考驗下,可掌握的資源與可預見的挑戰為何? 專家學者分別以本身的專業及觀察提出論述與分析! 決定台灣關鍵的二十九堂課 產官學研都該傾聽的聲音! 潮流在變,時代在變,往日的經驗已不足以應對未來的發展!前瞻與宏觀的29堂課,是你我必須學習的課題! ✽人文檢視、面對、挑戰自我/錢永祥、呂學錦、李瑞華 ✽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朱雲漢、林正義、蘇起、田弘茂、華而誠 ✽財稅金融與國民年金/何志欽、楊建成、胡勝正、詹火生、邱正雄、許嘉棟 ✽能源結構與環境永續/葉俊榮、李鴻源、黃萬翔、楊日昌、李永展 ✽台灣的產業發展/陳添枝、朱敬一、薛琦、林憲銘 ✽文化與教育/王汎森、張譽騰、王健壯、黃榮村、黃碧端、洪蘭 面對全球化的挑戰,有別於過去傳統的單向思考,社會及公眾議題日趨複雜,需要有全面性、系統性、多元化的思考觀點,方有可能解決現今社會繁瑣、連動且複雜的問題!為台灣尋求下一代的群體責任,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與多元的時代轉型下,積極開拓新一代的群體意識與承擔能量,發揮自我突破與創新的台灣價值。
優惠價:265元 / 380
-
商周特刊 勞保&二代健保安心自保手冊(PAD版)
勞保》退休生活不能光靠勞保! 50歲提早退休,如何解決空窗期? 40歲趁有工作,退休前還能做什麼? 30歲薪水都不夠,怎麼存夠養老金? 二代健保》省就是賺,別當冤大頭! 上班族、業務員、兼差族、菜籃族、定存族、退休族、包租公—7大族群聰明解套! 股利、利息、獎金、租金、兼職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合法節省6大所得健保補充費!
優惠價:149元 /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