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召喚獸已經,死了
★備受期待,榮獲第6回KAKUYOMU WEB小說大賽異世界奇幻部門特別賞! ★主角的搭檔是最強最凶的「終界魔獸潘多拉」!但是牠竟然已經死了…… ★大好評!超常戰鬥奇幻故事!不只熱血沸騰,更要徹底顛覆你的想像! 就讀於召喚術師養成學校──通稱「學院」的窮苦學生費爾・弗納夫, 他所召喚出的「分身」召喚獸,竟是神話中惡名昭彰的「終界魔獸潘多拉」! 費爾・弗納夫雖然有身長三百梅傑爾、虐殺無數神祇的最強召喚獸作為搭檔,卻有一個嚴重的問題── 「不會錯的,我的潘多拉,徹底死透了。」 為了戰勝學院頂尖召喚術師──公主薩沙・席德・祖爾塔尼亞, 他必須和隊友們一同摸索,有什麼方法能讓「潘多拉的屍體」行動。 一部窮苦學生最終拯救世界的召喚術師奇幻戰鬥故事,火熱展開!
優惠價:150元 / 250
-
貓的搖籃(現代科幻小說之父馮內果受封「真正的藝術家」之異色經典‧出版60週年紀念)
入圍科幻界最高榮耀雨果獎‧讓馮內果受封為「真正的藝術家」之作 「現代科幻小說之父」經典問世60週年紀念版 「人是邪惡的。人製造不值得製造的東西,知道不值得知道的事——」 ◆朱家漢(作家)2023年版專文導讀 ☆入圍科幻界最高榮耀雨果獎 ☆馮內果受封為「真正的藝術家」之作 ★開啟六○年代後美國文壇黑色幽默風潮 ★芝加哥大學以本書作為論文,授與馮內果人類學碩士學位 ★英國作家葛蘭姆.格林公開推崇:「馮內果是當代美國最好的作家之一。」 ★村上春樹數次公開推崇的作家,影響村上撰寫出《聽風的歌》 ★作品中架空的宗教、物質等元素,啟發當代眾多電影音樂文化。 ★傳奇樂團Grateful Dead創立的音樂出版品牌「Ice Nine Publishing」即以本作的毀滅性物質「冰-九」命名 「大學時讀了理查‧布羅迪根和馮內果後我才領悟到,原來就算不做心理描寫也能寫好小說。」 ——村上春樹 「駭人、幽默、震撼而挑釁……是一本惱人卻又非讀不可的書。」 ——席奧多爾·史鐸金(雨果獎作家) 「與當代最佳諷刺作品一樣,《貓的搖籃》的吸引力和價值遠超過大多數評論家認為『嚴肅』的浮誇濫作。」 ——泰瑞‧索森(《奇愛博士》劇本執筆者) 那年,「原子彈之父」與孩子玩著名為「貓的搖籃」的翻花繩遊戲。 同一時刻,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落地爆炸…… 約拿踏上蒐證之旅,想查清楚當年原子彈落在廣島時,人稱「原子彈之父」的霍尼克博士究竟過了怎麼樣的一天。人們口中的霍尼克是個毫無情感道德科學家,在他的偉大發明殺害數萬人那天,竟只是在家中哄孩子玩翻花繩。甚至有謠傳說,博士死前發明了另一種遠比原子彈更具毀滅性的嶄新物質——足以凍結各種液體的「冰-九」。 這些關於原子彈之父的驚人內幕和線索,一步步引導約拿來到極權統治的島國「聖羅倫佐」。在這裡,人人祕密信仰遭迫害的布克農教,奉行難解教條與神祕儀式;而統治者架在廣場的陰森大鐵鉤,則隨時準備刺穿信徒的肚皮。這裡看似政教勢不兩立,真實目的卻是利用人民恐懼達成絕對統治的聯合陰謀。而約拿本以為不存在的致命冰-九,竟出現在獨裁暴君手中…… 「人是邪惡的。 人製造不值得製造的東西,知道不值得知道的事——」 科技帶來的災難、盲信引發的自毀、無知促成的滅絕……《貓的搖籃》描寫一名狂人科學家種下的科技惡果,諷刺呈現出介於荒誕與寫實的人間社會。這是一本曾被圖書館列為禁書的惡書,也是令馮內果得到「真正的藝術家」稱號的名著。作品中架空的宗教、物質,更啟發了當代眾多電影音樂文化。誠如英國作家格雷安.葛林的讚譽:「馮內果是當代美國最好的作家之一。」 =馮內果名家經典系列= 第五號屠宰場:《時代》雜誌百大英語小說,影響美國退出越戰的反戰經典.全新中譯本 貓的搖籃:現代科幻小說之父馮內果受封「真正的藝術家」之異色經典‧出版60週年紀念 泰坦星的海妖:馮內果撼動文壇、啟發《銀河便車指南》之作.探討自由意志之驚異邪典(11月出版)
優惠價:280元 / 400
-
第五號屠宰場(全新中譯本)
=本書特色= ◎美國文學大師馮內果經典代表作▪內頁插圖 中文新譯本 ◎《當代文庫》百大最佳小說 ◎紐約公共圖書館推薦值得重讀的百大英文小說 ◎《時代》雜誌百大英語小說 ◎美國圖書館協會最受爭議百大小說 ◎美國圖書評論評選:百大小說最美的第一句 ◎紐約時報讚揚:非常苦澀、非常有趣…哀傷而歡快…非常馮內果。 ◎收錄詹宏志翻譯〈二十五週年紀念版作者序〉 ◎宋國誠(國立政治大學中國社會經濟研究所所長,《經典50》作者)專文導讀 「你們也知道,我故鄉的人從有時間以來便不斷互相殘殺……地球人根本是宇宙中的恐怖大王!即使其他星球目前沒有遭受地球人威脅,不久的將來也會如此。因此,請分享你們的祕訣,好讓我帶回地球、拯救大家:你們為什麼能和平相處?」 一場比美國轟炸廣島更慘烈的戰爭,卻是一樁祕密。「他們」說:這是一次為了「結束戰爭的戰爭」。大火焚燒了這座平民城市,有幸存活下來的則是一群在地底的戰俘。戰俘比利準備寫下他個人如此幸運的經歷,然而,更奇特的事即將發生在他身上…… 比利在戰後順利恢復日常生活,他心中卻有一個比戰爭更巨大的祕密:他見過外星人。比利因而能透視人生,在平行時空扮演命運的預言者。 當比利學習從外星人的高度審視此生的經歷:自第五號屠宰場生還的片刻,的確十分美好,只要不去思考第五號屠宰場從殺豬的地方成為關住戰俘的場所,又讓戰俘存活下來,但親眼見證整座城市灰飛煙滅。 「我是特拉法瑪鐸星人,看待時間的態度一如你注視落磯山脈,時間就是時間,絲毫不會改變,也不用發出警訊或提供解釋,時間就是那樣。只要你以片刻為單位來看待時間,就會發現我們都是琥珀裡的蟲子,一如我之前所說。」 《第五號屠宰場》出版後,有人稱譽本書終止了一場戰爭--影響美國退出越戰,馮內果成為當時年輕人的心中導師。自一九六九年出版以來,本書的成就卻不止於此,它是反戰書的一等經典;採取穿越時空的寫作模式,使得沉重如戰爭的現實題材,讀起來則如一篇彷彿不會真實發生、距離我們的易讀故事──馮內果刻畫了一種更為深度的宿命:相較於外星人能掌握一種恆常的力量,無法改變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地球人該如何免於下一次愚蠢的自我毀滅?馮內果說:「奧許維茲上演的是人對人的不仁。而任何對平民百姓的空襲,或季辛苦之輩的外交手勢,上演的則是人對人所發明的種種不仁。這正是過去四十五年來我念茲在茲的主題。」
優惠價:182元 / 260
-
信箋傳情系列:親愛的聖誕老人
◎有浪漫與歡笑,還有無數驚喜和感動──今年7月,一起來開啟這段始於夏季的聖誕奇緣吧! ◎一個美麗自信的約會專欄作家,一個喪妻獨自育兒的餐廳老闆,因為一個小女孩和一封信,他們找到了自己的命中注定! ◎也許所有的相遇都絕非偶然,而是老天早有安排~~屬於你的緣分,永遠不會遲到! ◎兩位作者聯手打造一系列浪漫動人的故事,想繼續看她們的新創作?請密切關注《信箋傳情系列》下部作品《親愛的筆友》?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 薇・基蘭&潘妮洛普・沃德 亞馬遜4.5顆星浪漫推薦! 一封信,是一場緣分的開始,也是真愛降臨的訊號❤︎ 對親情與愛情的渴望,讓她情不自禁又毫無理智…… 六月,初夏時節,莎笛正埋頭於雜誌社的電腦前, 試圖將昨晚的糟糕約會變成足夠吸睛的文章, 在抽空整理剛送來的信件時, 她發現有封信的收件人寫著「聖誕老人」, 而寄件人,是十歲半的柏蒂── 一個和她有著相似經歷的小女孩。 小女孩與她都是在六歲半失去母親,留下父親單打獨鬥, 觸景傷情,莎笛因此決定: 假扮聖誕老人,幫柏蒂實現信中許下的小小願望! 可是次數多了,莎笛越來越無法控制自己對柏蒂的關心, 直到那天,她遇見了柏蒂的單親爸爸── 英俊又迷人的賽巴斯欽。 她發誓!她只是想在採訪工作結束後散個步, 沒想到「順路」走到了麥斯威爾家門口, 又「剛好」被開門的賽巴斯欽誤認為新僱用的馴犬師…… 這一切,絕對只是巧合!
優惠價:280元 / 350
-
輕描淡寫
這是張艾嘉的第一本創作書 她是台灣金馬獎與香港金像獎雙料影后,她導演的作品以女性角度為出發,在充滿男性氣概的電影圈她獨特的風格讓觀眾耳目一新。2015年她的最新電影作品《念念》在台港中同時上演。 2015年1月20日我們和張艾嘉導演約在台北某飯店的餐廳,好幾年前因為電影書《20 30 40》的採訪之緣見著導演,一晃就過去了許多時光,這次,我們再度與導演討論她的第一本個人創作《輕描淡寫》。 她說。 「年輕的時候不明白,現在就都明白了。」 「我有太多想要寫的。」 導演戲說她的文字是輕描淡寫,但寫在文章裡的她無論看什麼,聽什麼,都對任何事物發生極大好奇心,她眼神清亮,時光是智慧留在她上揚的笑聲。 她也想透過這本書跟年輕人對話,說一說「夢想」這件事。 演員,導演,唱歌,寫劇本,在創作的領土裡,她與生活一起耕種,你可以看出導演不想被挖掘,但其實又有很多想說的話,她的視覺養成,她對配樂做足了功課,她選角的意見和堅持。 「電影已經是我身體的一部分,這本書就是我隨身隨地拋出的一篇筆記那麼自然。」 「在不同的公共場合聽別人聊天是件很好玩的事,也是做編劇可以用來練習編故事的方法之一。」 她是多重身分的創作者,每一個作品都放進對人,對環境的觀察,這本書可以說是張艾嘉導演的創意筆記,更是給想走進創作世界的年輕人的一份夢想前導書。 本書特別請張艾嘉母親題字「輕描淡寫」四個書法字。 張艾嘉說每天坐在書桌前練毛筆字的母親的那個年代,經歷了戰亂、逃離、家庭失散……他們又是怎麼撫平內心的傷痕?但「每一個年代必有它的磨鍊,我們學習著找方法和變化共存,與自己和解,與他人相處。生命是沉重的,但到了某個時候,終於明白了是可以輕描淡寫。」 張艾嘉說故事的方式是古典的;寫作的筆觸是輕盈的;朗讀的聲音是豐富的; 集合人生之流,歲月場景,工作筆記於一書,輕描淡寫其實並非真的輕描淡寫。
優惠價:252元 / 360
-
立春以前:既談學問,也說情感,以真摯的筆觸表達對生活的關注
一窺周作人豐富的思想情感、悠遊於世界萬物風情 談文學、談教育、談風土、談美…… 周作人獨具風格的經典散文集 ▍談寬容 大度弘量,均是以上對下而言,其原因大抵可歸於我慢,若以下對上,忍受橫逆,乃是無力反抗,其原因當然全由於怕,蓋不足道,唯由於懶者殊不多見,如能有此類例子,其事其人必大有意思,惜乎至今亦尚無從徵實耳。 對人寬大,此外還有一種原因,雖歸根亦是我慢,卻與上邊所說略有不同,便是有備無患之感,亦可云自恃。 ▍女人的禁忌 女人的所謂不潔淨與聖人的神聖,由原始民族想來,實質上並沒有什麼分別。這都不過是同一神祕的力之不同的表現,正如凡力一樣,在本身非善非惡,但只看如何應用,乃成為有益或有害耳。這樣看來,最初的意思是並無惡意的,雖然在受者不免感到困難,後來文化漸進,那些聖人們設法擺脫拘束,充分的保留舊有的神聖,去掉了不便不利的禁忌,但是婦女則無此幸運,一直被禁忌著下來,而時移世變,神祕既視為不潔淨,敬畏也遂轉成嫌惡了。這是世界女性共同的不幸,初不限於一地,中國只是其一分子而已。 ▍蚯蚓 達爾文計算在英國平常耕地每一畝中平均有蚯蚓五萬三千條,但如古舊休閒的地段其數目當增至五十萬。此一畝五萬三千的蚯蚓在一年中將把十噸的泥土悉自腸胃通過,再搬至地面上。在十五年中此土將遮蓋地面厚至三寸,如六十年即積一英尺矣。這樣說起來,蚯蚓之為物雖微小,其工作實不可不謂偉大。古人云,民以食為天,蚯蚓之功在稼穡,謂其可以與大禹或后稷相比,不亦宜歟。 ▍國語文的三類 我看《雜鈔》的十一類中,只有其一論著,其三序跋,其六書牘,其十一雜記,這四類的文章現在我們能夠寫,其餘的便有點困難,實在也是不大有此需要。例如其二詞賦,這就為才力所限,用國語文又難用韻,只好敬謝不敏,其四五詔令奏議,現已不用,其七八哀祭傳志,雖尚有用處,也總不是人人來得,其九十敘記典志,屬於史事典章,更是專門之事了。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了周作人創作的三十三篇散文。內容既探索文學也緬懷故人;在談論價值觀時,關注教育、寬容精神與性別關係,亦抒發對於生活裡的天氣、和紙之美等等的閒適之情,是周作人獨具風格且富於思想的作品。藉由作者優美流暢的文字,讀者可以一窺其豐富的思想情感與對世界的思考,值得珍藏、細細品讀。
優惠價:224元 / 320
-
漩渦裡外:無數漩渦相互重疊,沒有人能逃脫的混亂
「他覺得自己應該像那架鐘一樣地固執,堅決,一樣地忠於自己的職守,像沒有人在面前它也照舊報著確切的時刻一樣,即使課堂裡沒有學生,他也得去。」 教職員間的權力鬥爭、學生們的課餘思量、校外的情勢傾軋…… 一個又一個漩渦相互重疊,德生中學裡引發的混亂,沒有人能逃脫。 ▎暗潮湧動──學生與教職員間,逐漸地顯出漩渦的形 要不是幾個月以前特別為路遠的兼任教師們把上課時間改遲十分鐘,今天可不是只有他一個人上頭堂了嗎?這班教員哪,這班教員!正打算在心裡罵幾句,他卻猛然想起前一天所聽到的鬼鬼祟祟的傳聞;底細他不明白,而且也不想去明白。只是,學校彷彿又一次浸在不安的空氣裡,說不定接踵而來的又是停課和罷考呢。說不定今天就是了,他惶惑著;說不定已經停了課自己還不知道呢。 ▎疲倦漸老──原先穩定的校園生活起了變化,疲憊也隨之而生 徐子修是這樣不知不覺地走到了精神生活的危機邊,再加上那種校務方面的不安,(這不安像一個蛀蟲,開始在把對職務的熱忱和興趣一絲絲地蛀蝕,像一個慢慢空了的堅實的果子,最後也許會只剩下一個皮殼徒然地美麗著)便時時感到眼前的一切都在零落下來。幾個月、他連自己都說不出所以地覺得倦憊,衰乏,以致到幾個月之後的今日,那幅極平凡的亡妻的面影都會使他陡然間感到空洞,荒涼,使他好半晌地對它呆沉沉看著。 ▎孤注一擲──拚著一口氣,也要與那班人對敵 他至今還在詫異著為什麼那精神飽滿的,就在前一天還那麼憤慨激昂的年輕人,也會無意中泄漏了退怯的意味,而自己,空有著這咬牙切齒的決心,卻偏是這樣沒一點辦法,沒一點力量,同時也沒這一分精神來對付呢!旁的不提,就連想知道一點事情的經過情形,也除了樊振民來報告之外,再不會有第二個人來跟他通一點消息了。他怎樣會造成這一種孤立的形勢啊?閒常跟誰都沒有來往,沒有接觸,永遠是那麼傲慢地自安於一種叫人敬而遠之的孤僻。以致到今天,就除了樊振民一個人之外沒有其他的力量,離了他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可是他卻偏要幹,偏要憑著那一股無從用起的蠻勁幹。 【本書特色】: 本書是作家杜衡的長篇小說創作,以「德生中學」兩位教師,徐子修和樊振民為主要視角,看在校園內外的政治鬥爭之下,全校教師職工們與學生如何謀取自身利益、興致勃勃隨之起舞,又或者被迫捲入其中。
優惠價:245元 / 350
-
田野的風:戰士的墓前只有堅決的誓語,不應當做無力的哭泣
「炊煙隨著牧歌的聲浪而慢慢地飛騰起來,彷彿是從土地中所發泄出來的偉大的怨氣一樣,那怨氣一年復一年地,一日復一日地,總是毫無聲息地消散於廣漠的太空裡。」 悲苦的生命,交織了對於革命的追尋 農民階級意識的覺醒,如野火般燎原在舊封建之間 ▎青春夢逝,啟蒙思想的傳播 夜已經深了。在寂靜的田野間偶爾傳來幾聲犬吠和一種什麼夜鳥的叫鳴。那聲音對於李杰是很熟悉的,然而在竹床上輾轉反側不能入夢的他,總想不起這叫鳴著的夜鳥是什麼名字。由那種淒清而愁苦的音調,他的內心裡緊張起來一種說不出的,說悲哀又不是悲哀,說歡欣又不是歡欣的情緒。 ▎革命哨起,風暴來臨之前 本來僻靜的、沉滯得幾如死水一般的鄉間的生活,近兩日來,忽然沸騰起來了。在田角間,在茅屋內,或在路途上,到處言談著關於農會的事情。似乎發現了一種什麼奇蹟也似的,大家的心都為著這奇蹟所刺動了,期待著一種新的命運的到來。老年人聞著這種消息,心裡也何曾是漠然不動,但是在表面上,他們總是都很不在意地,輕蔑地以這事為瞎鬧。 ▎痛失領袖,更加堅定於信仰 落著絲絲的細雨。天氣的陰淒符合著人們的悲哀的心境。在每個人的面容上尋不出一點愉快的痕跡來。然而沒有一個人哭。張進德說,在戰士的墓前只有堅決的誓語;而不應當做無力的哭泣。 ▎所謂責任,革命同袍的勇氣與情感 同志們相信他,希望他,因此他應當想出一點什麼,然而飽和眾人一樣,什麼也沒想出來。在他的沉毅的面孔上,現在布滿了憂鬱的烏雲。他的眼睛雖然還炯炯地放著光芒,然而如果你逼近一看,那便要看出他那眼底深處的苦痛和焦慮來。但是悲觀的語句從來不自他的口中發出,因為他知道他自己的地位和他對於同志們的意義。如果他也表示悲觀起來,那更要餒同志們的氣,這就是說,同志們更要陷入絕望了。不,無論情形是怎樣的嚴重,境遇是怎樣的艱難,他都應當鼓著同志們的氣,而這英勇的氣就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本書特色】: 本書為蔣光慈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同時為作者在寫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兼顧下的成熟佳作,運用多篇章的「蒙太奇」手法,將眾角色的獨白、背景故事交融成豐富而深遠的藝術畫面,描述大時代下的小人物如何在自己的困頓中找到濃郁的革命熱情,進而追求生命的理想,是一部經典且生活感強烈的作品,值得細細品味其中的美麗與哀愁。
優惠價:263元 / 375
-
衝出雲圍的月亮:在革命的月光下,女性的自我價值與生之意義
「這月亮曾一度被烏雲所遮掩住了,現在它衝出了重圍, 仍是這般地皎潔,仍是這般地明亮!」 時代巨輪下的挑戰、命運的驟變、信仰的崩解 革命愛情的浪漫激情,女性視角的幻滅與希望。 ▎困頓與無力──當價值不在,何以生存? 會不會在失敗之後,在黑暗的惡魔面前,恭順地寫出自己的悔過書呢?不會的!高傲的性格限定住了曼英的行為,她可以死,可以受侮辱,然而她是不願意投降的……曼英對於偉大的事業是失望了,然而她並沒有對於她自己失望。她那時開始想道,世界大概是不可以改造的,人類大概是不可以向上的,如果想將光明實現出來,那大概是枉然的努力…… ▎風雨生信心──絕望與希望只有一線之隔 走向那死路去……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是錯誤罷?這一定是錯誤!曼英的年紀還輕,曼英還具有著生活力,因之,這朝陽依舊向她微笑,這和風依舊給她撫慰,這田野的新鮮的空氣依舊給她以生的感覺……不,曼英還應當再生活下去,曼英還應當把握著生活的權利!為著生活,曼英還應當充滿著希望,如李尚志那般地奮鬥下去!生活就是奮鬥呵,而奮鬥能給與生活以光明的意義…… ▎初心猶在──革命與愛情,找到契合的唯一 曼英反覆地將李尚志的信讀了幾遍。不知為什麼她的一顆心劇烈地跳動起來。她完全將柳遇秋忘卻了,口中只是喃喃地唸著:「我對你的心如我對革命的心一樣,一點兒也沒有改變……」 ▎豁然開朗──變亂世界裡,明亮的肯定 這時在天空裡被灰白色的雲塊所掩蔽住了的月亮,漸漸地突出雲塊的包圍,露出自己的皎潔的玉面來。雲塊如戰敗了也似的,很無力地四下消散了,將偌大的蔚藍的天空,完全交與月亮,讓它向著大地展開著勝利的,光明的微笑。 【本書特色】: 本書為民初作家蔣光慈的經典之作,以細膩的手法來描繪戰亂下的女學生曼英如何在革命的困境中面對思想上的挑戰,從自暴自棄式的絕望、放逐到後來重拾深切的信心與希望,其中內心的轉折、蛻變,展現出女性的堅韌勇敢。作者透過大時代下的角色來反映當時的社會,帶領讀者重回歷史,身歷其境地去體會人物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
優惠價:209元 / 299
-
迷羊:逐漸變態的心理描繪,一段近乎狂熱的愛戀
失意又抱病的青年與身處花花世界的名伶 心緒與慾望的深層描寫,一段炙熱且瘋狂的愛情悲劇 「中間的那個穿藍素緞的,偶然間把頭回望了一望,我看出了一個小小橢圓形的嫩臉,和她的和同伴說笑後尚未收斂起的笑容。她很不經意地把頭朝回去了,但我卻在腦門上受了一次大大的棒擊。」 青年文人王介成為了養病,因已故父親有位親戚是A省省長,便到了該地找了一件差事,過著單調閒散的日子。偶然間認識在江湖賣藝的名伶謝月英,頻繁交往之下,兩人相戀,謝月英傾訴著身為藝人的艱辛,王介成也為了追求新的生活,決定與她私奔南京。 在南京,兩人日子的過得幸福美滿,隨著時間過去,因謝月英開始對生活新生厭倦,王介成與她移至上海另尋快樂。在上海這個花花世界裡,他們生活得更加紙醉金迷,謝月英則遇上了過去合作過的女伶夏月仙,萌生重返舞臺的念頭。此時,兩人經濟狀況也開始出現危機。 「在人叢中看了她那種滿足高揚,處處撩人的樣子,我的嫉妒心又自然而然的會從肚皮裡直沸起來,彷彿是被人家看一眼她身上的肉就要少一塊似的,我老是上前落後的去打算遮掩她,並且對了那些餓狼似的道旁男子的眼光,也總裝出很凶猛的敵對樣子來反抗。」 回到南京後,王介成對謝月英更為迷人精緻扮相,興起了一股病態的迷戀與占有之情。 「這一種狀態,循環往復地日日繼續了下去,我的神經系統,完全呈出一種怪現象來了。」 「晚上睡覺,非要緊緊地把她抱著,同懷胎的母親似的把她整個兒的摟在懷中,不能闔眼;一闔眼去,就要夢見她的棄我而奔,或被奇怪的獸類,挾著在那裡奸玩。平均起來,一天一晚,像這樣的夢,總要做三個以上。」 在一次次飢渴地肉慾滿足下,某種毀滅式侵蝕感卻也逐漸消融他的身心,謝月英見狀不忍,暫時離他而去。王介成以為她回到了上海繼續女伶工作,又直追到了上海…… 本書特色:本書為郁達夫所著的中篇小說,講述了一名大學剛畢業的青年,在身心不穩定、充滿性壓抑下,對一劇團女伶一見傾心,並發展出近乎狂熱的愛戀故事。作者對角色心境刻劃深刻,直白、大膽且細膩的慾望描繪,塑造出了一個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悲劇主角。
優惠價:175元 / 250
-
山雨:由感傷到壯美,刻劃人性及社會黑暗
王統照從如詩般的創作走入現實主義的歷程 一段農民破產、痛苦進而頓悟走向反抗的過程 他從城裡回來,更覺得往後的日子大約沒得鄉下安分的農人過的, 為叫後人明白,為想從田地之外另找點吃飯的本事; 其實隱藏在心底深處連他自己還不自覺的, 是想把孩子變成一個較有力量的人,不至於處處受人欺負! 奚大有原是個安分守己的一位自耕農,一次,在他與駐紮士兵發生口角而被捆綁勒索,不得不賤賣了幾畝土地後,奚大有的思想逐漸變化,他意識到此後不能再只靠種地生活。 第二年,村子裡的人在祈雨時遭土匪襲擊,奚大有也在槍戰中受傷。經過一場血戰,和住院期間耳聞與目睹的一系列事件,他懼怕兵大爺和官們的心理開始轉換成了一種蔑視。 而後,奚大有帶頭逃脫兵差、抱病表達勞工的憤慨並示威。因為再也無法在家村待下去,奚大有帶著妻兒來到T島,靠著賣水餃、扛碼頭、拉洋車等度日,並開始覺醒…… 【主角刻劃鮮明】 奚大有與其父親奚二叔等的性格都被扎實地刻劃,血肉豐滿且充滿真切之情。作者的表現手法尤其高明,採取從一系列場景中刻劃人物的方法。典型的環境,讓角色在對同一件事的不同態度上展現其的內心世界。 【繼承並再發展鄉土文學】 本書揭示了主角奚大有代表的農民破產之根本原因:外國的侵略、榨取、官吏與鄉豪、紳董的無理壓制與地主的不領情與軍閥的掠奪。過去鄉土文學或許描繪世態炎涼,但並沒有寫出中等階層破敗的根本原因;而藝術形式上,《山雨》被擴展為長篇小說,相對於過去全部採用短篇小說、短篇小說集寫的鄉土文學,更能廣泛的刻劃農村現實。 本書特色:本書是王統照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為中國現代文學百家之一,展現了農村在封建勢力、帝國主義和軍閥的壓榨之下所產生的經濟崩潰現象。全文描寫自耕農奚大有攜家帶眷、離鄉背井到城市謀生的困苦過程,以及進入城市前後的心境轉變與思想變化。
優惠價:263元 / 375
-
家庭的故事:舊家庭的興衰際遇,封建迷信下的悲劇
這錚錚噹噹的簡單而熟悉的三弦聲, 彷彿是運命她自己站在你面前和你叨叨絮絮的談著, 你不能避開了她的灰白如死人的大而悽慘的臉, 你不能不聽她那些淡泊無味而單調的語聲。 雖只是一聲半聲,由街頭巷尾而飄來你的書室裡, 卻使你受傷了,一枝兩枝無形的毒箭,正中在你的心。 ▎壓歲錢 ──過年的滋味,總叫人流連忘返,希望能天天過年 近二十時,家裡開始忙亂起來了,廚子買了許多雞鴨魚肉來;孩子們天天見他殺魚殺雞鴨,有的用鹽醃,有的浸在醬油中,都覺得是平常所未有過的。隔了幾天,瓦檐前已掛了許多臘貨來了。家裡個個人都忙著,二妹、三妹也去幫忙,只有小妹、小弟和倍倍旁觀著,有時帶著詫異的神情望著,有時卻不休的問著,問得大人們都討厭起來。 ▎五老爹 ──懷才不遇的五老爹,在孩子的眼中是最棒的 我的心境不知變異了幾多次,我的生活不知變異了幾多的式樣,而五老爹卻永遠是那樣可驚的不變的五老爹。長長的身材,長長而不十分尖瘦的臉,月白的竹布長衫,汙黃的白布襪,慈惠而平正的雙眼,徐緩而滯澀的舉止,以至常有菸臭的大嘴,常有菸汙的焦黃色手指,厚底的青緞鞋子,柔和的微笑,善講善說的口才,善於作種種姿勢的手足,三十年了,卻彷彿都還不曾變了一絲一毫似的。 ▎三年 ──迷信誤人一生,大好時光怎麼就由那算命的幾句話說了算 十七嫂在九歲時,她母親曾有一天特別的叫了一個算命先生進門,為她算算將來的運命。錚錚噹噹的三弦聲,為小丫頭的叫聲「算命的,算命的,」而中止。小丫頭執著盲目的算命先生的探路竹棒的一端,引了他進來。他坐在大廳的椅上說道:「太太,要替誰算命?男命?女命?」 她母親道:「是女命。九歲。屬虎。七月十六日生。」 算命先生自言自語的念了許多人家不懂的術語後,便向她母親道:「太太,我是喜歡說直話的,有凶說凶,有吉說吉,不能瞎說騙錢,太太,是麼?這命可是不大好,命中注定要克……太太,這命,雙親都在麼?」 「父親已故,母在。」 「是的,命中注定要克父。不要出嫁得太早,二十四五歲正當時。出嫁早了,要克子。太太,這命實在硬。太太,我是喜歡說直話的,有凶說凶,……」 ▎趙太太 ──沒有姓名的女性,叫什麼又有什麼差別,只是一個稱呼罷了 男人在外地又娶了一個小家碧玉或窯姐了,他家裡的妻乃至家裡的上上下下,連親戚朋友,都當她是一個妾,說是老爺在外面娶了一個妾了,然而其實卻是一個妻,在外地的家庭裡沒有一個人不稱她為太太的。眼不見為淨,家裡的人只好馬馬虎虎的隨他如此的過去了。這不又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麼?這就叫做不解決的解決。 本書特色:本書收錄了十五篇鄭振鐸先生的小說作品,描寫了舊時代大家庭的各種故事、各個階級的人物,雖然看似是家庭間的瑣事,卻勾起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並反映出封建時代特有的壓抑情感。
優惠價:209元 /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