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地而立:香港獨立電影節2008-2017
目錄 序/崔允信 編輯序──在地而立,十年根莖/張鐵樑、譚以諾 鳴謝/崔允信 影展十年 走獨立之路──香港獨立電影節十年/受訪 崔允信 整理 譚以諾 獨立電影團體影意志停資事件「生意失敗」的前世今生/黃靜 個別到系列,回顧作互動:「獨立焦點」,獨立甚麼/張鐵樑 獨立、商業與社會 獨立過癮?主流罣礙?──談香港獨立與主流電影的交疊/鍾德勝 獨立與主流的開與合──從新浪潮到當下/受訪 崔允信 整理 譚以諾 小川紳介、獨立電影節和生活館的淵源/周思中 Betacam、DV、數碼與CG ──影像技術的十年又過去/受訪 許雅舒 訪問 譚以諾、何阿嵐 整理 譚以諾 獨立展映 獨立電影的出路──走入主流戲院?/陳序慶 拉闊觀看電影的光譜──在不同放映空間尋找獨立電影景觀/受訪 崔允信 整理 譚以諾 展出的創作:電影與場地的互動/張鐵樑 影展共同體 黑旗三部曲── 2013 - 2016 年獨立電影節的主視覺/江田雀 願做一隻美好的獸/柯美君 烏鴉喝水──繼續「不會完的電影節」/蔡怡玲 獨立的省思、勇氣、韌性,與及誠懇/白皚瑩 青年獨立電影導演圓桌/嘉賓 盧鎮業、黃飛鵬、陳梓桓、黃瑋納、陳浩倫/客席嘉賓 崔允信 主持 譚以諾 附錄 歷屆影展精選文章 香港獨立電影節/香港大事年表 作者簡歷 歷屆電影節海報 歷屆精選圖片
優惠價:256元 / 320
-
若隱若現:香港電影的非華人形象(1970至2010年代)
目錄 第一部分 若隱若現:香港電影的非華人形象(1970至2010年代) 引言--香港電影的另一面/陳錦榮(John Nguyet Erni)、何建宗、楊春 第一章:角色刻劃--主角、配角及閒角/梁仕池、鄭佩媚 第二章:中華民族主義的輪廓--1970年代的功夫片/何建宗 第三章:功夫文化多樣性與跨國戀--1980年代的功夫喜劇及愛情片/梁仕池 第四章:激戰女性雄風與越南的隱喻--1980年代的警匪片與越南難民故事/陳錦榮(John Nguyet Erni)、鄭佩媚 第五章:身份求索--1990至2000年代的港產片/楊春 第六章:喬寶寶專題個案--2000年代以後少數族裔的典型/梁旭明 總結--種族他者及香港的主體性/楊春 附表 整理:鄭佩媚 第二部分 若隱若現:香港電影的非華人形象(1970至2010年代)片目 片單目錄 片單 索引
優惠價:256元 / 320
-
酷蓋爸爸2:劇照書
同志情侶相戀求子的艱辛過程我們看過很多,但小孩出生後,該如何成為家長卻知道的太少。 ★台灣首部以同志家庭為題的喜劇影集 ★偶像劇男神謝佳見X潛力新星邱木翰,演繹男男家庭! ★趙逸嵐帥出新高度!湊對路嘉欣浪漫演繹女女戀情! ★獨家收錄1:未曝光幕後花絮 獨家收錄2:上百張精采劇照 【內容簡介】 「我有一個爹地、一個把拔,那媽咪是什麼?」 這是Damian和傑立兩位同志老爸首要面對的家庭習題。 從初為人父的手足無措,到兩人在教養觀念上的磨合,還有事業與家庭間如何取得平衡? 無論異性或同性,任何感情的經營都要有足夠的智慧才能長久──
優惠價:252元 / 420
-
About Youth 默默的我,不默默的我們:青春紀念冊
因為喜歡,所以我們可以不只是朋友嗎? 〔徐啟章 ╳ 葉廣〕〔阿健 ╳ Ray〕 關於四位男孩的青春愛戀,悄悄展開。 ★台灣經典BL作品最強團隊聯合打造 張庭翡x蔡宓潔x陳保英 ★高顏值真高校男孩,校園選角影視新星 主演∣沈駿 李振浩 徐碩廷 黃信赫 ★純愛X音樂X高校 話題度爆棚的BL劇 【特別收錄】 1.超過300張經典劇照 2.未公開的第二場吻戲 3.未曝光的拍攝畫面 4.戲外歡樂的幕後花絮 【內容簡介】 似懂非懂的男孩們,在青春成長路上寫下不同樣貌的愛情故事。 葉廣的校園好友兼軍師Ray,敢愛敢恨的他,看似傲嬌自主,其實有顆細膩脆弱的心;而看似花心,實則純情的大學生阿健,在打工的咖啡廳被Ray獨特風格吸引,總是不自覺想多看他一眼。 某日,Ray意外發現被渣男友劈腿而傷透心,雙方爭執時刻還好有阿健出手相助,不同世界的兩人開始有了交集。不想只當好朋友的他們,在一場又一場的約會中,受傷的心又跳動了起來,漸漸確認彼此的愛意…… 一夜傾盆大雨,牽起兩顆受傷的心,一段被治癒的初戀默默成形; 一次失敗戀情,因為有他默默陪伴,讓不同世界的兩人變得更勇敢。 【製作團隊】 製 作 人|陳保英 編 劇|鄭涵文、黃詩婷、蔡宓潔 導 演|蔡宓潔 主 演|沈駿、李振浩、徐碩廷、黃信赫 特別演出|張詩盈、陳雪甄 劇 照 師|楊登翔 花 絮 師|楊于萱
優惠價:270元 / 450
-
低——大衛.鮑伊的柏林蛻變:華麗搖滾落幕後的真實身影,轉型關鍵時期深度全解析
「我住遍了全世界,我離開了每一個地方。」 ——《低》,大衛.鮑伊 |鮑伊告別華麗時期,開啟搖滾新頁經典之作| 台灣首本剖析大衛.鮑伊音樂創作轉型風格樂評專書 探索創作心靈,重回柏林三部曲現場,搖滾變色龍的蛻變起點 ★陳德政精彩深度導讀★楊久穎執筆翻譯 ★特別收錄馬世芳專文解析鮑伊舞臺人格 ●台灣版獨家收錄大衛.鮑伊柏林時期珍貴剪影● ●亞馬遜讀者4.7星高分評價●創作源起、創作背景至幕後花絮深度爬梳.鐵粉必收專書! ●鮑伊關鍵樂風轉捩點●滾石雜誌500大專輯●影響啟迪無數後龐克搖滾樂隊 |本書看點| ★從幕前到幕後最完整的全面記錄 ★奠定音樂生涯高峰轉型期的代表作深度爬梳 ★與美國搖滾巨星伊吉.帕普的精彩交鋒 二〇一六年,傳奇搖滾巨星大衛.鮑伊從人生舞臺謝幕登出,告別地球,全球樂迷同聲哀悼。鮑伊留下無數經典代表作,身分角色悠遊在外星人、迷宮魔王、湯姆少校、瘦白公爵等各種表演人格,勇於挑戰打破各種框架,百變形象深入人心,更以獨特的個人形象及開創性的音樂風格,影響許多世代。鮑伊過世當天,德國外交部甚至發推特感謝:「再見了,大衛.鮑伊,你現在也成了英雄,謝謝你幫助扳倒柏林圍牆。」 有別於一般音樂的樂評書或是明星傳記的角度,本書從大衛.鮑伊人生最關鍵的轉型時期,也是他走入柏林的起點——《低》切入。這張專輯與《「英雄」》《房客》被譽為柏林三部曲,《「英雄」》的專輯同名曲被認為是冷戰時期東西德的地下國歌,而首部曲《低》正是他的樂風轉捩點。在本書中,作者雨果.威爾肯從大衛.鮑伊的音樂風格、創作源起及背景等脈絡細細爬梳,勾勒出他在柏林的轉變歷程。 柏林影響與樂風轉變 鮑伊出道發行數張專輯獲得巨大成功,生活在家族精神分裂症病史的陰影下,過度壓力卻讓他迷失自我,陷入毒癮。在此時,他選擇前往柏林,決心戒毒,卻沒想到此城不僅成為身心逃逸及喘息的出口,更成為靈思激盪的來源。鮑伊迷戀當時冷戰時期的獨特氛圍,當地的博物館及夜店酒吧都留下他的足跡。結合對德國藝術的愛好及當代德國音樂等各種影響,鮑伊打造出全新的音樂作品,自此開啟了個人及時代的新頁。 冷戰時期的柏林氣息如何影響鮑伊的身心狀態及創作?他如何在與毒癮奮鬥的同時創造新的樂風?當時與鮑伊過從甚迷的伊吉.帕普如何與他激盪火花?雨果.威爾肯在書中透過多方訪談資料,重現了鮑伊瘋狂嚴謹等各種面向。例如他不敢居住在鬧鬼的城堡房間、工作時會利用閒暇與伙伴們去黑森林及萬湖散心、在柏林圍牆旁的工作室錄音等景況。書中對鮑伊和多位音樂人如布萊恩.伊諾等的交往合作記錄,彷彿還原現場,活靈活現,如同紀錄片般迷人。 樂評書的寫作標準 全書也針對曲目逐一剖析,包括歌詞的典故源起、與音樂圈往來等幕後花絮,不僅讓讀者對鮑伊的心理狀態及創作風格有更多理解,也能滿足粉絲對鮑伊柏林生活的好奇。雨果.威爾肯豐厚的文學素養展現在字裡行間,對鮑伊的創作考究鉅細靡遺。有讀者形容,「這本書為這類書籍設下了標準,應該成為同系列的寫作模式」。透過本書,我們也將展開一場紙上行旅,共同體驗搖滾巨星的蛻變。 |重點摘錄| ❖伊吉.帕普和大衛.鮑伊的情誼❖ 「《低》是在《白痴》之後錄製的,但《低》卻先發行了。大衛不想讓人們認為他的靈感來自伊吉的專輯,但事實都是一樣的。甚至有一些為伊吉錄製的曲目,最後卻收錄到了《低》。」——錄音師羅宏.希柏 「樂團和鮑伊會離開錄音室去睡覺,但我不會。我工作是為了要在第二天比他們快一步……看吧,鮑伊是個快人一步的傢伙。思維敏捷,行動迅速,非常活躍、敏銳的一個人。我意識到我必須比他更快,否則,那會變成誰的專輯?」——歌手伊吉.帕普 ❖柏林圍牆旁的錄音室❖ 錄音室距離柏林圍牆只有二、三十公尺。「從主室裡,我們可以看到柏林圍牆,也可以看到圍牆的另一邊,越過鐵絲網,看到紅衛兵的炮塔……他們有巨大的望遠鏡,他們會看向主控室,看著我們工作,因為他們和其他人一樣喜歡追星。有一天,我們問工程師,整天被警衛盯著看,會不會覺得不舒服;他們很容易就能從東邊對我們開槍,就是那麼近,如果望遠瞄準器夠好的話,他們便可以射中我們。他說,過一陣子就會習慣了,然後轉過身來,拿了一盞頂燈對著衛兵,伸出舌頭跳上跳下地騷擾他們。我和大衛馬上躲到錄音台下面。『別這樣』,我們說,因為我們快嚇死了!」——唱片製作人托尼.維斯康蒂 ❖大衛.鮑伊的柏林生活❖ 鮑伊不再把頭髮染成橘色,還留起了小鬍子,並開始穿上工人的連身工作服作為一種偽裝,儘管在柏林的樂趣之一就是沒什麼人會打擾他。他很快就養成習慣,在床上躺到下午,然後喝著咖啡、柳橙汁配香菸當早午餐,接著走到錄音室,並經常在那裡徹夜工作。當時,他也沉迷於日間的娛樂,包括在咖啡館閒晃,並與伊吉和可可一起騎著自行車,在開闊的城市裡繞來繞去。「我幾乎無法表達我在那裡體驗到的自由感,有些時候,我們三個人會跳上汽車,像瘋了一樣開車穿過東德,然後駛入黑森林,在任何一個吸引我們目光的小村莊停下來。這樣一走就是好幾天。又或者,我們會在冬天的日子裡,在萬湖吃一整個下午長長的午餐。那個地方有一個玻璃屋頂,四周被樹木包圍著,依然散發著一種1920年代早已消失的柏林氛圍。」(摘自大衛.鮑伊雜誌訪談) ❖鮑伊的柏林繆思❖ 他經常參觀柏林圍牆兩側的藝術館,但他最喜歡的是位於柏林郊區達勒姆(Dahlem)的「橋社」博物館,該博物館專門收藏一次大戰前在柏林和德勒斯登(Dresden)的一批藝術家的作品……他們的作品和《低》第二面的向內轉折,有著明顯的哲學聯繫,也就是把風景作為情感的概念。「這是一種藝術形式,它並非透過事件,而是透過情緒來反映生活,」鮑伊在2001年說,「這就是我覺得我的作品要走的方向。」
優惠價:252元 / 360
-
滴水的推理書屋:影視創作紀實
真相,須通過一連串的假象與事實,才能破霧而出。 【創作謎團的人們】 *在重新定義台灣影視創作與閱聽格局的植劇場之後,金獎編導王小棣以全新視野監製,統籌規劃的茁劇場(植劇場2)計畫作品第一部。 *《粽邪》系列電影導演廖士涵與編劇丁虹宇,結合金獎製作團隊以及超過17位金獎得主合作打造。 *主演 羅宏正∣李沐∣陳婉婷∣黃河∣林映彤∣管翊君 【撥開迷霧的創作紀實】 *經典場面回顧 收錄上百張精彩劇照、幕後花絮。 *創作歷程解析 王小棣 監製、廖士涵 導演、丁虹宇 編劇的幕後訪談。 一窺專業人士對作品的核心情感與解析。 *歡迎光臨推理書屋 一覽劇組從無到有打造出來的場景。 從小說、動物和頭骨擺飾、線索地圖等,每個角落的布置,都有其意義。 【故事簡介】 檢察事務官林穆青追查一宗疑似偽裝成意外死亡的案件,發現與福爾摩斯小說的內容極為相似。 城市另一角,一間風格華麗的推理書屋是四個大學推理社同學的祕密基地。 推理書屋店長高辰緯卻被捲入殺人案,三位社員──心理師鍾允文、社工師溫子晏和藥師張亭嵐看似同心協力的幫助他解決問題,暗地裡卻各自懷有祕密。 在林穆青的追查下,表面看似無關的事件,最終指向他們四人隱晦的過去── 【茁劇場】 2016年,植劇場以「回歸初衷、寫好的故事,導出真實人性,展開新局,打造前所未見的戲劇計畫。」為主軸,展開一場溫柔的戲劇革命。 2022年,植劇場2更名為「茁劇場」,正式啟動!「茁」取自於「拙」八郎的諧音,我們簡單、紮實地做好每件事,持續耕耘創作,期望讓台劇的創作及表演力量能夠一直茁壯。 邀請各位觀眾,與我們一起前進。
優惠價:252元 / 420
-
蕭條CULT片爆炸力:那個低潮期的香港電影
金融風暴、失業、負資產、沙士疫情……1998至2003年是香港的低潮期,電影行業尤其雙重坎坷,經濟不景以外,盜版VCD極猖獗,整個行業深陷低谷,這批夾於時代縫隙的港產片得不到足夠重視,甚至被視為「爛片」。 不過,在未有「合拍片」的日子,儘管大多以低成本製作,但正正是這批低潮期電影,展現出香港電影人的創意、鬥志、爆炸力,成為另類的經典佳作,極具時代氣息。本書聚焦於這段時期及前後的46齣港產片,剖析電影的與別不同之處,並連結到當時香港的政治、經濟、社會等方方面面,引領讀者重臨那段自強不息的歲月。
優惠價:424元 / 530
-
一邊夢遊,一邊鎌倉
生活的影子,緩緩步行。 ★鎌倉海街的連俞涵,日常色彩的她,重返曾經羈絆的小城,將無數未竟之夢逐一開啟,海岸、商店街、神社、電車、大佛、小島…女作家的旅程,體悟來自異鄉的滿滿心意,一冊點燃讀者旅行之心的書,一起在他方生活。 活在世界上,不可能不被某些事情束縛;後來知道,只要順著海浪,迎向海風,找一個地方,攤平自己,讓滿天的星星映入眼簾就好。——連俞涵 鎌倉,存在了兩種時間,一是與東京城若即若離的時態,上一路途才在幕府,下一轉角已然等著城市之光,感懷與潮浪,翻湧出新舊時光的照映。另一是小津安二郎的時間,如江ノ電駛過,不時迴盪小城之肩,數十年後踏上海街,重新擦拭了生活的枝微末節。 位處橫濱市西南、南面相模灣的鎌倉,充滿了抒情,既留守著舊日光陰,亦呼應近處的東京之聲,隨俞涵的步伐,一躍一躍夢遊般行經社寺、幽徑、海岸,建立著記憶彼此的方式,呼吸、許諾、發聲…在風裡留下祕密,心神自由曳盪,將自己成為下一場夢裡的字句。
優惠價:364元 / 364
-
原子少年:奇蹟的夏天
2022夏日奇蹟,原力四射,炸裂舞台! 原子少年第一本寫真書/跨越星球人氣組合 小檔案、座右銘、心情抒發全收錄 一個舞步、一個回眸,我自成宇宙。 我們在夢想之島上, 保持夢想、實踐夢想,你就是最富足的追夢少年! 在2022年夏天,台灣原創第一選秀男團 「原子少年Atom Boyz」狂飆起奇蹟風暴, 以宇宙為題,依不同行星命名的特色隊伍展露所向披靡的表演魅力, 他們以超群的能量點燃舞台,用驚人的恆毅力實踐夢想。 寫真書跨越星球隊伍,集合小孩、佳辰、文廷、哲言、治廷、金雲、MAX等7位人氣少年, 動感、陽光、高冷、性感、慵懶、可愛、靦腆…… 多面向呈現出他們在舞台下那些迷人的瞬間、真實的自我與時尚的樣貌, 記錄了少年一步一步迸發出耀眼光芒的魅力成長。 在最後一場比賽的舞台上 得到冠軍的少年說: 我們都堅持得很辛苦, 以為夢想是有錢人才能追的。 努力後的眼淚顯得廉價, 說好不哭, 但現場沒有人不哭。 80位少年來自島嶼的四面八方, 疫情止步的3年時間, 是少年六分之一的人生, 不是沒有喪氣, 不是沒有自我懷疑, 但少年們堅持下來。 像這座島一樣。 我們在夢想之島上, 保持夢想, 實踐夢想, 你就是最富足的追夢少年。
優惠價:336元 / 480
-
感悟電影的藝術人文:108部世界電影評論
108部世界電影,108種人文風光與藝術表達 精選108部世界電影,涵蓋中外經典作品、獨立電影及劇情短片 何威從觀影數十年的世界電影館藏中,粹取最具思想深度與人生感悟的108部電影。 通過分析電影的敘事結構、人文創意及文化差異尋索電影裡的哲思與世界的共同價值
優惠價:352元 / 440
-
媽,別鬧了!影像創作紀實
Netflix全球獨家播映,佳評不斷! 2022年臺劇之光《媽,別鬧了!》 一起來了解,超強臺劇 IP是如何打造的? ▸▸本書特色 ▹精心編排的「沉浸式劇照」,透過活潑排版與精選對白,濃縮了11集劇情精華。 ▹以人物VS.主題的概念收錄劇照,更深刻地刻劃出每個角色的特色與內心戲。 ▹特別收錄【比莉、寇世勳、林柏宏、曾菀婷】四人的演出心得與想法,真情剖析絕無僅有。 ▹14位主創強大陣容近兩萬字詳實訪談,前製、拍攝、後期等各工作階段的創意發想與困難突破,完整呈現。 ▹難得一見的幕後花絮照,第一手直擊演員與劇組團隊在拍片現場中的真情流露與工作情景。 ▸▸追完劇你不能不知道 ▹角色取名暗藏編劇巧思: 「陳如蓉、陳若敏」與金庸武俠小說的關聯?「金香玉、羅襄育」隱喻生命中的重要課題…… ▹虛實交錯間安插的美好巧合: 「現實世界的小說家與劇中的小說家」、「經典臺語八點檔《飛龍在天》睽違22年後再相逢」…… ▹關關難過關關過的困難與考驗: 拍攝期間因為疫情無法出國怎麼辦?「臺灣的澳洲」在哪裡、怎麼拍?「在飛機上」遺珠劇情的取捨…… ▹滿滿回憶殺,你看見了嗎? 從主場景裝潢、美術道具、劇中哼唱的流行歌曲到劇中CP的組合,都是劇組主創的創意呈現,勾起觀眾滿滿回憶…… ▹致敬經典,勾勒臺灣電視史的繁盛一頁: 《一剪梅》寇世勳與沈海蓉、「金鐘視帝」龍劭華、「歌仔戲天王」黃香蓮、歌仔戲演員高玉珊、「綜藝脫口秀女王」澎澎、《天天開心》固定班底恬娃、資深演員傅雷、陸一龍……齊聚飆戲。 ▸▸高含「金」量,超強團隊 ▹金鐘導演陳慧翎、金鐘獎最佳剪接李俊宏攜手執導。 ▹金馬影后賈靜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金獎製片周銓共同製作。 ▹改編自陳名珉《我媽的異國婚姻》,由兩度榮獲優良電影劇本編劇徐彥平主筆。 ▹集結黃金陣容演員:天后比莉、《瀑布》賈靜雯、《想見你》柯佳嬿、《一家之主》寇世勳、《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吳慷仁、《青春弒戀》林柏宏、《機智校園生活》曾莞婷。 ▸▸最強媽媽故事改編! 改編人氣小說《我媽的異國婚姻》, 一個屋簷下的三個女人,各自承受著暖男老爸驟然離世的傷痛, 三種感情態度, 最終活出三種不同的人生。 61歲的歐巴桑老媽「王玫玫」,為了尋找第二春,瘋狂相親、盲目約會, 連澳洲阿伯都不放過,笑淚過招11名網路怪奇男子,就是要把自己嫁出去! 大女兒「陳如蓉」白天是代課老師,晚上是言情小說作者, 書裡寫得淋漓盡致,真實情感卻一片空白。 小女兒「陳若敏」是「渣男製造機」, 明明跟軟爛男友愛到血肉模糊,卻號稱是愛得有血有淚。 老媽出奇招催婚單身雙女,天天戰火不休, 女兒收老媽追愛爛攤、疲於奔命,無數爭吵和暴跳如雷後, 體悟原來即使是親如家人,終究要放彼此自由。 難道當了媽,就喪失了性別? 在母親的身分下,其實依然是對愛情渴望的女人……
優惠價:270元 / 450
-
女演員(光影版)
「五年過去,我還是一個女演員。」 文字彷彿凍結了時間 記憶中的場景格外清晰 那些因角色而經歷的情感,在幻化成詩句之後 是夾雜不清、是溫熱、是潮濕 一如第一次所見 ★連俞涵暢銷創作詩集全新改版,以純淨的詞彙導讀戲劇的內在風景。 ★特別收錄暗場、後記及多首全新創作。 ★八十餘首輕聲呢喃般的情詩,是獻給觀眾最私密的禮物! 以戲劇姿態為開場,女演員改以文字詮釋各式情感之形塑或差池;不同角色在畫面場景間陸續出入,有別於銀幕,清麗短促的詩句裡同時能眼見、聽聞、甚至感知到情緒裡的城市雨落之氣,或者植物花園裡每一碎裂了土壤的陌生步伐。 像是試圖成為微細情感宇宙裡的一份子,無論豐盈美好、空白寂靜,每一種說詞都是對愛的渴切。詩人以纖細敏銳之心,窺探每一段關係裡橫生的枝微末節,或是瀕臨飽滿與垂危的界線兩側,就要愛了嗎?仍須繼續嗎?可以僅只如此嗎?可以全身而退嗎?……每次頁面翻動即是一回側轉身,藏身於清明合宜的詩句裡,沉靜而自持。
優惠價:224元 /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