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問長庚醫生:好吃好睡好健康,嬰幼兒關鍵照護100+

    請問長庚醫生:好吃好睡好健康,嬰幼兒關鍵照護100+

    作者:黃璟隆/總策劃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醫學中心/著

    5大特色 ● 議題廣泛,內容實用,蒐羅孩子成長各階段的疑難雜症 一網打盡孩子從出生以來的大小問題:飲食營養、成長發育、睡眠困擾、常見疾病等,有效掌握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黃金關鍵期。 ● 直切痛點,權威醫生為家長提供專業建議 搜羅家長最常見、在診間不知如何說、不方便說的提問,結合林口長庚醫院共24個兒童內、外次專科權威醫師,提供最權威可信的醫學知識及因應對策。 ● 從頭到腳,了解孩子的身體系統 孩子的身體結構、症狀皆與大人不同。本書完整介紹孩子不同身體系統的發展狀況與常見問題,提供家長一定要知道的身體衛教知識。 ● 特別企劃「跨科看問題」專欄,見樹更見林 面對孩子的疾病,不僅要看部分,更要看整體,本書特地邀請專業醫師從整體角度分析問題,提供家長就醫時的參考。 ● 特別企劃「圖解身體」、「急症速解」、「請問醫生」,圖文並茂一目瞭然 運用圖解方式,提供家長最輕鬆易讀、最切中需求的醫學知識與解答。   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X親子天下攜手策劃 由24個兒童內外次專科X45位權威醫師黃金陣容 量身解答寶寶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大小困擾   著眼於現代父母遇到育兒難題時,通常會以「請問網路大神」為解方,《親子天下》與「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於2015年9月攜手合作,共同架設「請問醫生」線上諮詢平臺,讓家長心中千迴百轉的大小疑惑,獲得專業醫生最即時且可信的諮詢與解答。此平臺推出後,已突破百萬瀏覽頁次,更獲得眾多家長與網友的一致好評,長庚醫師們的專業解答不僅傳達許多重要的健康觀念,更釐清許多似是而非的常見迷思,幫助無數家長在專業醫生的協助下,安心陪伴孩子成長。   本套書由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黃璟隆醫師全新策劃,採分齡分冊,彙整家長最夯提問與最迫切的疑惑,由長庚醫療團隊共24個兒童內外次專科醫師撰寫而成,幫助家長從頭到腳了解孩子的身體系統,掌握孩子的日常照護與常見疾病對策。書中以Q&A方式呈現醫師專業建議,搭配清晰容易理解的圖示,將生冷的醫學知識圖像化;從跨科的角度思考問題,更能打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迷思,見樹更見林!   《請問長庚醫生》,最輕鬆就能讀懂的Q&A輕百科,是每個家庭必備的健康學習書,獻給所有關心孩子身心健康的用心家長! 家有嬰幼兒,你是否正面臨以下困惑…… Q 聽說小寶寶喝水會水中毒,真的嗎? Q 寶寶睡覺時該用包巾把手腳包裹著嗎?揹巾該選哪一款? Q 泡奶粉為什麼要用70度的熱開水泡?用奶粉罐上說的40度開水泡可以嗎? Q 寶寶鼻塞與鼻涕倒流,怎麼改善? Q 寶寶又「紅屁屁」,尿布勤換了,也盡量用水清洗,如何避免寶寶尿布疹? Q 感冒時真的可以不用把藥吃完?發燒時該如何處理?…… 別擔心,本書為您完整解答寶寶從頭到腳、從生理到心理,各種成長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疑惑。

    優惠價:210 /  300

  • 請問長庚醫生:長高成熟轉大人,青春期重點守護100+

    請問長庚醫生:長高成熟轉大人,青春期重點守護100+

    作者:黃璟隆/總策劃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醫學中心/著

    5大特色 ●議題廣泛,內容實用,蒐羅孩子成長各階段的疑難雜症 一網打盡孩子從出生以來的大小問題:飲食營養、成長發育、睡眠困擾、常見疾病等,有效掌握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黃金關鍵期。 ●直切痛點,權威醫生為家長提供專業建議 搜羅家長最常見、在診間不知如何說、不方便說的提問,結合林口長庚醫院共24個兒童內、外次專科權威醫師,提供最權威可信的醫學知識及因應對策。 ● 從頭到腳,了解孩子的身體系統 孩子的身體結構、症狀皆與大人不同。本書完整介紹孩子不同身體系統的發展狀況與常見問題,提供家長一定要知道的身體衛教知識。 ● 特別企劃「跨科看問題」專欄,見樹更見林 面對孩子的疾病,不僅要看部分,更要看整體,本書特地邀請專業醫師從整體角度分析問題,提供家長就醫時的參考。 ● 特別企劃「圖解身體」、「急症速解」、「請問醫生」,圖文並茂一目瞭然 運用圖解方式,提供家長最輕鬆易讀、最切中需求的醫學知識與解答。 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X親子天下攜手策劃 由24個兒童內外次專科X45位權威醫師黃金陣容 量身解答寶寶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大小困擾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你是否正面臨以下困惑…… Q 孩子情緒變幻莫測,一問就擺臉色,如何知道孩子到底怎麼了? Q 如何判斷孩子的青春期是否來得太早或太遲? Q 孩子經常熬夜讀書,是否會影響生理時鐘,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Q 孩子無聊時喜歡折手指、穿夾腳拖運動、戴角膜放大片,安全嗎? Q 考試壓力大,孩子經常胃痛、有胃食道逆流,該怎麼辦? Q 長時間滑手機、戴耳機音量大,對孩子的身體有什麼不良影響?該如何與孩子溝通…… 別擔心,本書為您完整解答寶寶從頭到腳、從生理到心理,各種成長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疑惑。

    優惠價:210 /  300

  • 請問長庚醫生:頭好體壯愛學習,學齡兒身心教養100+

    請問長庚醫生:頭好體壯愛學習,學齡兒身心教養100+

    作者: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醫學中心

    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X親子天下攜手策劃 由24個兒童內外次專科X45位權威醫師黃金陣容 量身解答孩子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大小困擾    著眼於現代父母遇到育兒難題時,通常會以「請問網路大神」為解方,《親子天下》與「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於2015年9月攜手合作,共同架設「請問醫生」線上諮詢平臺,讓家長心中千迴百轉的大小疑惑,獲得專業醫生最即時且可信的諮詢與解答。此平臺推出後,已突破百萬瀏覽頁次,更獲得眾多家長與網友的一致好評,長庚醫師們的專業解答不僅傳達許多重要的健康觀念,更釐清許多似是而非的常見迷思,幫助無數家長在專業醫生的協助下,安心陪伴孩子成長。    本套書由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黃璟隆醫師全新策劃,採分齡分冊,彙整家長最夯提問與最迫切的疑惑,由長庚醫療團隊共24個兒童內外次專科醫師撰寫而成,幫助家長從頭到腳了解孩子的身體系統,掌握孩子的日常照護與常見疾病對策。書中以Q&A方式呈現醫師專業建議,搭配清晰容易理解的圖示,將生冷的醫學知識圖像化;從跨科的角度思考問題,更能打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迷思,見樹更見林!    《請問長庚醫生》,最輕鬆就能讀懂的Q&A輕百科,是每個家庭必備的健康學習書,獻給所有關心孩子身心健康的用心家長!   家有學齡兒,你是否正面臨以下困惑……   Q 如何判斷孩子得到腸病毒?流感和一般感冒有何不同?如何居家照護?   Q 孩子長不高怎麼辦?用「補骨、轉大人」的藥方,有效嗎?   Q 孩子常喊腳會痠痛,就是常聽到的「成長痛」?   Q 恆齒已經冒出來,但乳齒還沒掉,是否會導致恆齒長歪?   Q 學齡期孩子一定要睡午覺嗎?   Q 有散光與近視,需要一直點散瞳劑嗎?聽說打桌球可以預防近視,是真的嗎?    Q 為學齡期孩子選購書包,拖拉式或後背式較好?……   別擔心,本書為您完整解答寶寶從頭到腳、從生理到心理,各種成長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疑惑。    ★若你對孩子的健康問題有任何疑慮,也歡迎前往全天候開放的「親子天下×長庚兒童醫學中心 請問醫生線上諮詢平臺」(www.parenting.com.tw/ask/doctor),由長庚兒科團隊醫師提供專業、可信賴的解答。

    優惠價:210 /  300

  • 小女兒:小梨與凱莉哥的瘋言瘋語全圖文創作書

    小女兒:小梨與凱莉哥的瘋言瘋語全圖文創作書

    作者:凱莉哥

    ★【雜誌樂讀包】用戶可免費載書至10/9 凱莉哥這次不去旅行, 她以手繪漫畫分享村子裡的趣聞。 真的是全圖文都是凱莉哥創作的哦, 所以不要再問「是不是凱莉哥畫的?」^^ 被網友暱稱為「媽媽界的偶像」,凱莉哥的居家、旅行與育兒生活,讓廣大的網友既羨慕又熱愛。這次凱莉哥不寫遊記,她寫跟女兒們的居家互動。 在她小女兒小梨現在三、四歲的年紀,正是吸收知識與邏輯的海綿期,耳濡目染、不經意的吸收,經過小小腦袋的翻轉,往往迸出爆笑的火花。小梨的童言童語以及童稚的反應,有時讓凱莉哥哭笑不得,有時又讓她啞口無言,更慘的是,聰明小孩的明白也不那麼透徹、究竟,於是也常常在外人面前造成尷尬的突襲,朋友、大人不記小人過,可是凱莉哥卻想鑽到地洞裡! 這66則讓凱莉哥心裡常出現O.S.:「這是來報復我的嗎?」「這是為了懲罰我小時候不乖嗎?」「@@XXXOOO」記錄了哪些小女兒成長記事? 這次凱莉哥巾幗不讓25,「自己出手」,以帶有童趣的手繪畫風,圖文並茂的呈現66則與小女兒的互動。以媽媽之手描繪的小女兒童言童語、成長趣事,相得益彰,令人回味。

    優惠價:280 /  280

  • 為孩子開啟第101道門:67堂新父母課,我們所養成的乖,也許正是讓他們無法高飛的束縛

    為孩子開啟第101道門:67堂新父母課,我們所養成的乖,也許正是讓他們無法高飛的束縛

    作者:李玫玨

    ★本書提供【文字閱讀】功能 孩子,我愛你,不「礙」你!   如果你的孩子是老鷹,請不要讓他學馬跑步或是和魚一起游泳   孩子是學習的最佳主角,陪伴孩子就是愛   愛孩子,是放下我們認為最需要的   要從關心他的喜、怒、哀、懼開始……   愛孩子一定沒有錯,只是愛孩子的方式錯了!   愛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天性。無論做了什麼,就算因此而不小心造成了傷害,也都是因愛而起。   但是,這樣的愛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了嗎?或是這樣的愛,幫助孩子成長了嗎?這樣的愛是不是讓親子間更親密了?   怎麼會這樣?難道愛孩子也錯了?我們這樣用盡心力的、無所不用其極的愛著孩子,到最後得到的卻是我們最不想要的?這是爸媽們在愛的過程中,受委屈的心聲。   因為擔心孩子會犯錯,所以,我們不斷的叮嚀著「錯誤」。但這樣的不斷提醒,並不會讓孩子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   我們過去成長的經驗,讓我們不知不覺地複製著,把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方式,用在我們的孩子身上。   現在的資訊太多,我們已經不用像過去我們的父母一樣,扮演著資訊來源的角色或是教導者。反倒是要多關心孩子的心情和思緒,扮演好一個過去我們常常忽略的角色──關心、陪伴與支持引導。   最能表達「愛」的做法,就只是那關心的眼神和親身陪伴而已……   |當我們不用標準來評斷孩子,就能發現孩子正在用著超乎想像的表現來證明能力。   |當我們不停糾正孩子的行為,只會讓他不斷地看見自己的不足,這並不會使他更好!   |常跟孩子說:可以做什麼,不說:不可以做什麼。   |以身作則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看到我們如何對待自己。   |支持孩子所堅持的,理解他並陪伴他,對孩子來說,那就是愛。   |讓孩子在學習中成為「最佳主角」!   |表達力的培養,不是讓孩子說出我們認為對的話,而是讓孩子開始願意說。   |不要隨意評斷孩子的朋友,因為這等於是在說孩子連選擇朋友的能力都沒有。   |父母希望孩子的情緒能夠平穩,那就先得用穩定的情緒來面對孩子。   |在孩子尚未認識自己前,切勿要求他要向別人學習,那只會讓孩子感受被比較。   |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出現,遠比時時刻刻跟在孩子身邊更重要。   當我們想用父母的角色教育孩子之前,我們得要先學會當父母   當我們開始回到父母的樣子,孩子就會成為孩子的樣子! 誠摯推薦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李偉文   成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鄭淑敏   瑞迪廣告公司董事長   殷士偉

    優惠價:196 /  280

  • 教育這種病

    教育這種病

    作者:廖振順

    師鐸獎得主,25年的教育省思   當今教育現場:   過度關心:介入專業輔導,給予錯誤指引   只會要求:學生該進步,自己卻止步不前   化身名嘴:無所不罵,讓學生對誰都不信任   二元對立:只問對與錯,導致學生之間摩擦更嚴重   直擊最真實的教學現場,挑戰最艱困的教育難題   做個有遠見的老師,帶孩子看見有希望的未來!   好老師並非與生俱來,身為人師該如何自我精進?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標又是什麼?擁有二十五年豐富教育經驗的師鐸獎得主──廖振順老師,在書中理性剖析、知性道來,為老師們帶來改變的勇氣,期望共同打造有希望的未來教育。 名人推薦   振順老師是個生活家,他的文字沒有說教,只有分析事理!「一個人要獲得別人尊重要先自重」,當大家都覺得社會需要一些聲音來撥亂反正時,振順老師以他的專業及人生的經歷,提醒年輕人多充實自己,提醒社會大眾投入善與愛的力量,正向思考,才能期待充滿希望的明天。──國立內壢高中校長 李麗花   從這一本書中,我看見教育的希望,我讀懂理性的思考,深入淺出,當我再三咀嚼,豁然開朗。──Super教師、Power教師、星雲教育獎、師鐸獎得主 楊志朗   在這本散文新書中,我們看到振順老師一下子蹀踱回到慘綠年少,一下子縛繫儒巾,獨立蒼茫。書空咄咄,念茲在茲的,都是國家與教育。──作家、師鐸獎得主 蔡淇華

    優惠價:196 /  280

  • 亞歷、肥安這樣長大:可愛生活寫真紀錄×混搭式教養分享

    亞歷、肥安這樣長大:可愛生活寫真紀錄×混搭式教養分享

    作者:亞歷媽(王君萍)

    ★本書提供【文字閱讀】功能 百萬粉絲敲碗期待!   亞歷和肥安的生活全紀錄×上百張尚未公開的日常寫真   亞歷媽大方分享教養經驗,她是如何汲取法國和台灣的教養方式,形成「混搭式」,讓小孩快樂地長大,都在這一本。   擁有超高人氣的兄弟檔-亞歷和肥安,除了萌度爆表的可愛外貌深受歡迎之外,私底下,兄弟倆更是貼心有禮貌的小天使,而這麼優秀的小小孩,原來出自堅持混搭式教養的媽媽?   什麼是混搭式?從小接受台式教育的亞歷媽,深深體認台灣的教育讓小孩失去培養獨立自理的機會,嫁到法國後,受到法國人給予小孩高度自主權的文化衝擊;至於亞洲人獨有的、緊密的傳統家庭文化價值,亞歷媽也不想放棄,於是分別汲取台灣教育和法國教育的長處,形成混搭式的教養觀點。   至於混搭式教養怎麼實行,亞歷媽透過她在法國帶小孩的親身經驗,寫成有趣生動的親子故事,和大家分享。本書從亞歷媽的法國人妻之路和文化衝擊說起,繼續談到亞歷肥安的教養經驗,以及日日觀察到的法國人教養小孩實例,這些故事除了可以認識法國的教養現場之外,還可以給所有正徬徨無助的新手父母一些實用的建議。而亞歷肥安的萌照,更是會融化每個人的心哪! 名人推薦   可藍 Colleen wei   哥哥的閒妻日誌(小豬)   宋達民和洪百榕愛的粉園   Samantha&我の四千金   阿木的育兒生活-蘋果vs西打   QQmei的育兒生活   人氣媽媽粉絲團超萌力推薦!

    優惠價:196 /  280

  • 熱情讓我擁有全世界:歐洲上學大不同,交換學生教會我的事

    熱情讓我擁有全世界:歐洲上學大不同,交換學生教會我的事

    作者:國際愛優生文化交流協會台灣分會(AYUSA)

    "「給孩子魚吃,不如給他釣竿」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讓學習不只是在教室,打開孩子的格局與視野。 一群15~18歲的孩子透過「交換學生」,實現了「學習不只在教室」的概念,為了體驗不一樣的教育環境,增廣國際視野,他們決定出走一年,到德、法、瑞士、奧地利、荷蘭、瑞典、挪威等國當交換學生。 這一年,這些孩子學到了什麼?成長了哪些?書中收錄這些孩子的故事與經驗分享,很多人都是第一次離家,到了異地,在生活上,他們住在接待家庭中,要適應新環境,更要適應接待家庭中每一份子的個性,學習和新家庭相處。在學校裡,陌生的語言變成日常工具,接受異國教育的上課方式,學習不一樣的思考模式;培養如何分辨且消化正確資訊的能力,並懂得如何找出問題。 經過一年從裡到外接收不同文化的洗禮之後,這些孩子都深刻了解到,交換學生不像是遊學或是出國度假,在這些過程中,會遇見許多困難,他們學會了面對困難並且著手解決的決心和能耐,他們用一年交換的是一扇通往世界和轉變的門窗,放大了自己的格局,進一步成為負責任、有能力、擔當、擁有多元文化背景、想法且創新的青年。 【好評推薦】 投入交換教育工作近二十年,感受最深的莫過於將這代代台灣孩子有如種子一般灑向世界,讓他們風吹、日曬、雨淋,從中成長、茁壯、蛻變。期待這本書有拋磚引玉的功效,讓更多的台灣種子灑向地球村的世界各地,唯有打破地域、國界、人種、階級的禁錮,未來的台灣乃至於世界,才會有更好的未來。 ──張其正(國際愛優生文化交流協會台灣分會執行長) 我我們家有三個女兒也是高中交換學生。為什麼會鼓勵孩子嘗試這種學習?一來是我們家曾當過一年的義務接待家庭;另一則是我強烈認為高中生必須真正成熟獨立。如果有機會能夠到另一個國度,而且在另一種不同生活方式的家庭中成長,相信是他們一生中非常難忘且受用的經驗。 ──溫美玉(台南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教師) 當我們還在想英文行不行,這群孩子已經在用英文學芬蘭語、荷蘭語、德語、法語、丹麥語、瑞典語,並且用這些語言與世界交朋友。在這本書中,我看到的不僅只是台灣的未來,更是世界的未來。世界真的已經是一個地球村了,我們怎麼能不去看看外面的遼闊世界呢? ──林書煒(POP Radio台長) 我們一直都在講國際化,有什麼比「直接去體驗不同文化,進而用另一個角度了解世界的多元」這個行動更國際化?希望對這個世界有好奇心的孩子們,對學習感到茫然的你,請給自己一個機會在你年輕的時候看看這個世界,看看「不一樣」會怎樣。 ──陳玉珊(知名導演、AYUSA交換學生家長)"

    優惠價:140 /  200

  • 寶寶副食品營養全書:專業營養師+最強美食團隊,設計出158道美味又健康的0~3歲嬰幼兒食譜。

    寶寶副食品營養全書:專業營養師+最強美食團隊,設計出158道美味又健康的0~3歲嬰幼兒食譜。

    作者:王婉如營養師

    專業營養師精算嬰幼兒每日所需營養, 設計出健康寶寶敲碗愛吃的美味菜單, 從買菜計畫開始帶領新手爸媽, 教你快速、省時地做出嬰幼兒副食品, 讓孩子每天吃得開心,長得強壯。   ★一本副食品全書,搞定嬰幼兒成長所需營養:   ●營養師寫下專業建議,為不同階段寶寶安排均衡營養的副食品菜單。   ●強大廚師團隊提供美味點子,讓副食品營養滿點,又滿足孩子味蕾。   ★不同階段嬰幼兒應該這樣吃副食品:   ●5~6個月:學習吞嚥,漸進測試不同食材致敏度。   ●7~9個月:品味食物,8個月才加入豆魚肉蛋類。   ●10~12個月:練習咀嚼,慢慢嘗試軟質固體食物。   ●13~18個月:習慣三餐,母奶與配方奶成為副食品。   ●19~36個月:銜接大人飲食,少油、少糖、少調味。   ★特別收錄   ●OK食材&NG食材拉頁,方便查閱營養與致敏食材!   ●寶寶副食品飲食紀錄表,寫下喝奶量與副食品進程!   ●副食品週間買菜計畫表,一次備齊一週均衡營養素! ★本書特色   ●從4個月嬰兒至3歲幼兒各別分齡規劃,道數最齊全。   ●一眼就可以知道孩子吃進哪些營養成分,資訊最充足。   ●超級食物怎麼利用、身體有狀況怎麼吃,規劃最完整。   ●專業飲食團隊教你怎麼烹調美味副食品,料理最美味。

    優惠價:252 /  360

  • 管教的勇氣:該管就要管,你要幫孩子變得更好

    管教的勇氣:該管就要管,你要幫孩子變得更好

    作者:彭菊仙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為什麼要怕孩子生氣? 管教孩子≠撕裂情感,孩子生氣≠孩子不愛你 愛孩子,請拿出管教的勇氣!   親子之間不可能沒有衝突,然而,適當的管教,也絕不會讓孩子不愛你。   現在有太多的家長因為害怕「激怒」小孩、失去孩子的愛,拱手放棄了父母的教養權,將孩子寵溺上了天,結果造成了許多的社會問題。也有的父母誤解「愛的教育」,以為放任孩子、不加干涉、無條件支持就是最好的管教方式,結果卻失去了矯正行為的良機,製造出一群無法融入人群、終身依賴父母的啃老族。   隨著家中的三個男孩逐一步入青春期,暢銷親子作家彭菊仙十多年來最深刻的體認就是:在教養與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大人絕對不能沒有──勇於管教的勇氣!要敢放膽「得罪」孩子,該管就要管,該疼就要疼,溫柔而堅定地運用「愛與責備」的教養心法,讓孩子懂得為自己設想,練習安排學習與生活,學習承擔後果,面對受挫,嘗過失敗,最終成為懂自己、會做人、能做事的孩子。

    優惠價:224 /  320

  • 輕鬆教出乖孩子

    輕鬆教出乖孩子

    作者:何定邦

    讓孩子發自內心地完成生活和學習上的任務。 自家研創的1+1+1學習法,不用補習、不用「勞氣」。 分享作者生活樂事及兩位女兒寫的文章,讓家長們更了解如何在旁作孩子的好朋友、好顧問。 御下「虎媽」戰甲,從此不做「怪獸家長」。

    優惠價:132 /  244

  • 孩子,我學著愛你,也愛自己:成長型父母的34堂課

    孩子,我學著愛你,也愛自己:成長型父母的34堂課

    作者:黃心怡

    孩子上小學,父母成長的關鍵期!  34堂陪伴成長課程,教你如何打造互惠式的親子關係 你將找到愛孩子最適當的距離,還能讓孩子反過來呵護你  面對孩子求學、成長中的問題,「完美」的魔咒常會蒙蔽父母的雙眼,讓父母們不知所措,焦慮憂心。殊不知,親子互動最微妙的關係,莫過於彼此的「共振」與「互補」反應。當你放下焦躁不安的心,孩子反而會積極表現出強烈的企圖心。若過於努力當負責任的完美父母,除了累壞自己,也可能會逼急了親子和婚姻關係。  父母放下了,孩子就會主動拿起來 當父母放下擔心與焦急,孩子才有機會成為自己生命中的主人。在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學習的過程裡,也許可以試著放開扶持的手,讓孩子學著在犯錯中摸索、調整、練習自我管理。 

    優惠價:208 /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