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就是女主角,我用相片說故事:小學生也能輕鬆上手的敘事攝影課
6 個攝影公式 + 16 個新住民媽媽 × 孩子們源源不絕活力與創意 = 最深入最真實的第一手影像紀錄報導 早在 1930 年代,「圖片故事」就被用來做為紀錄的呈現工具,演變到今天成為私人紀實攝影和拍攝紀錄片的基礎。 這樣的公式可以訓練學童說故事的能力、圖像組織能力,以及手做、邏輯推演的能力……。 以「家庭相簿」為概念,透過十六位新住民二代雙手來紀錄家庭文化,將是最好的私人紀實呈現。不但可從特殊觀點表現家庭生活、也可達到去標籤化的視覺傳播功能,可謂一舉數得。 ※ 本書特色 1. 不追求器材,以手機拍照套用攝影公式,就能學會用圖像說故事,一般人輕鬆可學,連小學生也可以上手。是極實用的攝影書。 2. 透過偏鄉孩童的眼睛,敘述新住民母親及偏鄉家庭的故事,有許多感人+童趣的地方,相信也能引起共鳴。 3. 可以訓練從學童到成年人視覺故事的詮釋與能力,進而到動態的紀錄片、電影拍攝與腳本分鏡等能力的培養。 ※名人暖心推薦 教育部主任祕書 朱楠賢 台北之音台長 蔡詩萍 元大期貨總經理暨元大文教基金會董事 周筱玲 元大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楊荊蓀 報導攝影工作者 李阿明
優惠價:247元 / 380
-
繪本小學堂
本書特色 全書提供上百本繪本書單,說明其內容特色,並提供具體陪讀方法。 主題涵蓋各個層面(文學、美感、幽默感、寬恕、情緒、溝通、數學、哲理、藝術等),滿足孩子成長的各種需求。 聯合推薦 林世仁(兒童文學作家) 柯倩華(童書評論家) 許登欽(恩主公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黃迺毓(臺灣師範大學教授) 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主治醫師) 鄭來長(臺灣圖書館館長) 分齡閱讀篇 依0~2歲、3~6歲、幼兒園、小一生循序漸進,提供父母適齡適性的好繪本,陪伴孩子順利成長與學習。 多元閱讀篇 提供孩子各種題材、文體與型式的繪本,滿足孩子成為健康快樂的社會人的多元需求。 啟發式閱讀篇 以繪本閱讀引導提問與互動,以延伸遊戲及活動啟發孩子的深度思考與創意想像,提升孩子的智商與情商。
優惠價:240元 / 300
-
請問洪蘭老師
洪蘭老師我想問……… 來自千萬家長迫切、焦慮的提問,洪蘭老師最真誠切實的回應 全書完整蒐集、整理洪蘭老師: ★ 演講現場最常見的疑惑與提問 ★ 部落格中最想獲得的教養建議 霸凌事件頻傳,現今的品格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父母想盡辦法讓孩子讀書,孩子卻找不到學習的熱情。當人們對於成功人生的定義,只狹隘的限於財富地位的追求,整個社會又會被帶往哪裡呢? 多年來,洪蘭持續不斷的在各地演講,結束後總被提問的人群圍繞。大家心中有太多疑問、太多不解,而洪蘭老師就像是一股穩定的力量,從理性思維出發,直搗問題的核心,點出不同的思考角度。 在這本書中,對於大家所關注的議題,洪蘭老師再一次做出精采的觀察與剖析。她以宏觀的人文關懷,為這個社會發聲,為每個人解惑。
優惠價:196元 / 280
-
設計思考:從教育開始的破框思維
如何幫助孩子奠定設計思考思維?老師如何讓自己成為課堂裡的教學設計師? 第一本針對教育教學現場而寫的設計思考書籍, 為你的教學創意加值,開啟校園裡的教育創新能量。 親赴美國灣區與矽谷,現場直擊IDEO總部教育工作室、史丹佛大學d.school,一窺設計思考發源地全貌;並收錄台大創新設計學院與Design for Change(DFC)台灣團隊,本土兩大推動設計思考團隊在台灣校園推動設計思考的精華心得。 矽谷新創公司都在學,史丹佛、台大都在教的創新課程「設計思考」,為什麼現在連美國中小學也都在學? 親子天下採訪團隊深入探訪設計思考發源地,帶回讓企業與全美中小學都在學的創新方法,用一整套的創新思維,解決每間教室、每個校園不同的難題,找出最適合你的教育創新解方。 「設計思考」是一套有邏輯、有系統的思考過程,協助教育工作者時而聚焦在某個步驟或問題上,又讓人必須跳出來、放大視角去檢視整體。讓孩子體驗設計思考之前,身為教育工作者,也應該同步具備設計思考思維。無論是設計產品、安排上下學家長接送動線,或是開發一個介面更友善的線上課程平台,透過同理觀察、定義問題、鼓勵發想、製作原型到修改測試,不斷的循環步驟,帶你找出教育創新的解方。 本書特色 特色1 越洋直擊:從企業到中小學都在學的創新思考法,從美國到台灣都在學的設計思考課程。圖文並茂呈現設計思考發源地,專訪美國教育現場如何透過設計思考,打破僵固思維,展現教育新貌。 特色2 本土實踐:透過實際教育現場案例,師生一起引爆課堂裡的設計思考魂!從步驟到方法,收錄台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魯奇的設計思考(Rookie’s Guide)」精髓,帶你精進自己與同儕的設計思考思維;更邀請DFC台灣推動團隊長年於中小學現場,推動簡化版設計思考的務實分享,從關懷同理到具體實踐,讓你帶著孩子一起體會設計思考的魅力。 各界好評 李瑋(廣達電腦副總經理暨人資長)、陳良基(科技部部長)、葉丙成(台大電機系教授)──好評推薦 (以上依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當帶著孩子一起經歷感受、想像、實踐、分享的步驟後,我們一起習得了「遇到問題願意不斷嘗試、修正、嘗試」的創意自信。我們運用自己的資源、知識,來解決身旁的問題,也從孩子眼中看到了充滿創意自信的光芒。――Design for Change台灣發起人 許芯瑋 如今台灣的教育,尚停留在傳統的專業分工思考方式,「設計思考」確實是我們急需培養的能力。而當孩子養成這樣的思考習慣,整個社會都是學習與研究的對象時,相信這會是受用一輩子的能力!――美感教科書計畫共同發起人 陳慕天 我們在課程中告訴同學,沒有所謂的失敗,只是還沒有成功;也提醒同學系所專業是解決問題的工具之一,但更多問題是要從人與人的合作,從對事物的好奇與興趣,從努力不懈的想方設法解決問題而來。――台大機械系副教授、台大創新設計學院教學組長 詹魁元 (以上依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優惠價:279元 / 399
-
老師,是孩子遲來的父母
成大資工系教授蘇文鈺,繼《做孩子的重要他人》之後, 帶你看見更多教育微光與希望的最新力作! 8個面向,蹲在和需要等高的視線,發揮教育最樸質的能量; Be A Giver,給孩子更多的支持,給老師更強的支援。 成大資工系教授蘇文鈺,以程式教育為起點, 腳步踏遍台灣八縣市的不山不市國中小與非營利組織; 在每年舉辦的程式營隊背後,他所關注的絕對不僅僅止於程式, 而是更寬廣的教育議題與社會關懷。 有著理工思維,也充滿人文關懷的蘇文鈺, 從基礎教育、關懷陪伴、家鄉文化、學校與企業等不同層面, 深度剖析他對偏鄉處境的思索與看見。 他說,在工程領域中,N常代表著「很大的數字」 而近年他走訪各縣市的最深感觸是,每個挺身而出幫助他的朋友, 都是一位位手心向下的Giver,都讓他在N這個變數上加1,讓台灣充滿希望。 他深信:「當一起努力的夥伴數目N趨近極大時,偏鄉就會找到出路,台灣也就有了出路。」 2016年蘇文鈺教授第一輪募資計畫已順利達標 an9.104.com.tw/plan/2570 【用程式與愛・陪伴偏鄉學生長大;建立免費程式教材,讓教學資源不受限】 2017年,讓愛傳承,第二輪募資計畫 an9.104.com.tw/plan/2964持續募集中 【培植在地教學能量《Program The World 長期陪伴教學計畫》】 串連各地夥伴,匯集無限大的力量,幫助每一個孩子長出自己的能力。 祈願這股暖光,在每個被忽略的角落,繼續燃燒30年。
優惠價:245元 / 350
-
不太乖世代:不是叛逆,更不是反骨,而是堅持乖乖做自己!
在乖與不乖間,還存在著一百萬種選擇, 只有乖乖做自己,是唯一的堅持。 未來的教育該往哪裡走,才能包容光譜上的各種多元可能性? 什麼是乖? 什麼是不乖? 你曾經為了堅持自己的理想而「不太乖」嗎? 如果你是個乖小孩, 為了滿足長輩期待而放棄人生其他不太乖的選擇; 如果你是個乖小孩, 正在猶豫要繼續乖下去,還是放手一搏, 選擇一條不一樣、但是你渴望嘗試的路; 如果你是個不太乖的小孩, 正走在自己的夢想路上,想著要不要堅持下去; 沒錯,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 這本書承載了眾人不太乖的歷程, 有的很順利,有的有點不順,但都非常熱血,很有幹勁。 歡迎你來這裡,一起不太乖。 【本書前情提要】 2015年5月,「不太乖教育節」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行,集結對教育有想想的團體及單位參展。展覽在年輕朋友與教育界引發大量討論,造成許多迴響,總計超過一百個單位參展,在兩日內吸引三萬人次參觀。 2016年11月,「不太乖教育節」重量回歸,今年步入第二屆的策展,以「雜學校」為主軸,更深入挖掘教育的不同樣貌及可能性。 21世紀是雜食者生存的年代,只擁有一項專業,已不足以適應現代社會的多工需求;快速的能力轉換,是斜槓族(Slashie)闖蕩江湖的必備技能。身為新世代的我們,該如何面對新社會型態的挑戰?教育又該扮演怎樣的角色,才能提供孩子與年輕人開創未來的知識及能力? 親子天下與不太乖展覽同步,推出《不太乖世代:不是叛逆,更不是反骨,而是堅持乖乖做自己!》一書,介紹各式各樣「不太乖」的人物故事,呈現生物多樣性的面貌,扭轉非黑即白的社會主流價值。除了豐富對不太乖世代的詮釋,更期待帶來「乖 vs.不乖」、「聽話 vs.叛逆」之間更多的討論與思索。
優惠價:266元 / 380
-
沒有學校可以嗎?
沒有學校可以嗎? 可以啊!我們來實驗看看。 會很難嗎?會辛苦嗎?會亂七八糟嗎?會如計畫嗎?會好玩嗎? 不知道耶,到底會怎樣?我跟兒子說,不然我們來自學一次。 人生嘛!各種方式都試試看,才會有意思。 「這本書是孩子的學習紀錄,也是母親的生活側寫。 我和兒子以一個學期的時間,交換一場教育脫軌的實驗。 所有很慘的狀況我都想過了喔,小六男孩怎麼會乖乖地照課程表自己上課,可想而知一定整天沉迷網路遊戲,而我就必須變成整天罵小孩的媽媽,還得身兼老師負起學習成果的責任! 像這樣不可收拾的場面,我都想過了。但我竟不覺得太糟,還是覺得在兒子身高還比不上我的階段(趁我還罩得住他的時候),讓我們母子一起嘗試一次有趣的實驗、度過這段寶貴的時期,怎麼想都不覺得太壞。 我並不是一個在教育上很大膽的家長,但我好奇——我很想知道每天抱怨功課的兒子、每天遲到的小學生如果不被學校規則限制,他會變成什麼樣的男孩?」 《交換日記》作者徐玫怡和兒子小福決定在六年級下學期嘗試在家自學,原因之一竟然是因為媽媽和兒子都想要睡飽?申請自學,第一個挑戰居然是填表格?國語課用相聲教學、上網找可汗用英文學數學、去大學旁聽法文課、翻譯約翰.藍儂的歌詞學英文,還要練習摺被子、做早餐、去車廠見習、參加淨灘,以及全台獨門的健康課——跟阿公學「穴道經絡」!而且每節下課長達一小時! 自學四個月,有新鮮、有混亂、有緊張、有歡笑,還有種種意外,暑假後小福選擇回到學校、進入國中,而小六這一學期的非典型實驗教育到底帶給玫怡和小福什麼樣的心得與收穫? 除此之外,成為媽媽的女性難道就只能把家人放第一,把自己放在最後?玫怡在書中自問: 「我該放下工作來帶孩子嗎?」「我的才華只能用來『騙囝仔』嗎?」「小孩教得不優秀,是我蠢嗎?」「有沒有一種最高的思考方式可以一口氣擊破母親的所有困境?」「這一切是困境嗎?還是只源於一個根本原因——睡眠不足?」 玫怡告訴所有苦惱的媽媽們:社會上並沒有任何一所媽媽學校讓我們學習。每個媽媽都是自學而來,自己找書、自己上網搜尋、自己詢問經驗者建議——自學就是這個樣子。 這本書並不批判教育,也不對抗體制,完全放在玫怡個人體驗的描述。雖不是太標準的自學範例,但是玫怡母子以自學做為背景,發展了更深入的親子關係——互相支援、彼此信任。無論選擇自學與否,本書都說出許多媽媽的心聲,也將刺激、引發每位讀者思考。
優惠價:266元 / 380
-
輕鬆教出乖孩子 Ⅱ(下)
很多孩子並不是懶惰,不是無心學習,也不是愚蠢,只是學不得其法。 如果家長了解他們的感官喜好和性格取向,就能幫助他們取長補短,將其弱項化為強項,並建立他們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了。 書中包含很多視覺、聽覺、動覺、觸覺、記憶、組織、情緒控制和自我抑制等遊戲和活動,都合適0-99歲的朋友按其能力去使用,讓學習達到更佳的效果。 若孩子被確診有學習和感覺統合的問題,就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導下使用本書,方能安全有效地達到治療的效果。
優惠價:99元 / 159
-
輕鬆教出乖孩子 Ⅱ(上)
很多孩子並不是懶惰,不是無心學習,也不是愚蠢,只是學不得其法。 如果家長了解他們的感官喜好和性格取向,就能幫助他們取長補短,將其弱項化為強項,並建立他們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了。 書中包含很多視覺、聽覺、動覺、觸覺、記憶、組織、情緒控制和自我抑制等遊戲和活動,都合適0-99歲的朋友按其能力去使用,讓學習達到更佳的效果。 若孩子被確診有學習和感覺統合的問題,就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導下使用本書,方能安全有效地達到治療的效果。
優惠價:99元 / 159
-
學‧思‧達- 張輝誠的翻轉實踐
2017GHF教育創新學人獎得主-張輝誠老師 第一位主動打開教室大門,歡迎任何人前往觀課的高中國文教師張輝誠, 首度完整披露【學思達教學法】醞釀歷程與價值理念, 從觀念、做法、工具到案例,引導傳統教師逐步轉型成「學習設計師(learning designer)」, 培養具備【自學、思考、表達】能力的未來人才。 站在打破傳統制式教育最前線,主動打開學校教室大門的關鍵推手──中山女高國文教師張輝誠,從2013年9月至今,短短一年半時間,已有來自加拿大、阿根廷、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超過3000名國內外教師前來取經。這位站在教學第一線的高中教師,引爆自主觀課風潮,把強調考試成績與精熟記憶的傳統課堂,轉化為孕育「自學、思考、表達」能力的培養皿,建構務實有效、符合國情的教學系統,引導傳統教師逐步轉型為「學習設計師(learning designer)」。 本身就是文學創作者,此書是張輝誠第一本聚焦於創新教學心路歷程的教育專著,也是扎根於本土的翻轉教學實踐之作。他從自小的學習經驗出發,張輝誠深度剖析傳統課堂「不准講話」與制式評量所帶來的教育沉痾,娓娓道來「學.思.達」教學的成形脈絡與發展歷程;並以近二十年的教學反省與實踐經驗,清楚勾勒學思達教學的概念、原則與關鍵:如何透過《青春第二課》進行閱讀寫作與生命反思?如何製作適用於學思達課堂的講義?如何運用「縮寫法」撰寫好文?如何幫學生分組……概念與做法兼具,系統性闡述培養孩子自學、思考、表達力的有效方法。 本書另一特色,是集結十餘位從小學到大學教育工作者的學思達實踐紀錄,並收錄不同教師、適合於各自不同課堂的教學方法。在臉書上成立「學思達教學社群」的張輝誠,如今社群成員已超過兩萬人,是國內最活躍的教育社群之一。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交流,遍布台灣各地的教師無私分享: 如何用一封信,在教學之前便與小學家長、中學家長,甚至學生本人溝通學思達理念? 如何透過大聯盟球團選秀、海螺、撲克牌甚至舉手等不同計分法,讓課堂充滿學習動力? 在本書中,讀者將可找到諸多點燃老師教學熱情、開啟學生學習欲望的教學方法,透過自學、合作、討論、溝通、發表、聆聽,讓學習展現深度與廣度兼具的盎然樣貌。 本書特色: ● 第一本系統闡述「學思達」發展與教學脈絡的專書:符合國情,源於台灣本土的教學理念與做法,作者並受邀至海外如新加坡、中國等地分享經驗。 ● 關鍵14問,解決現場教師「學思達」翻轉困境:從課堂教學、教師專業、學校行政到家庭支援,一次解答教師有關學思達教學的各種疑惑。 ● 系統化闡釋學思達理念,並收錄其他教師實踐心得:自小學到大學,從文科到理科,跨領域的學思達教學分享,概念到實踐一次完整呈現。
優惠價:224元 / 320
-
學思達增能:張輝誠的創新教學心法
全臺首位主動打開教室大門、學思達教學創始人張輝誠老師, 睽違兩年又一力作,務實親授「學思達」五大課堂心法! 講義製作力X問答設計力X主持引導力X對話統整力X班級經營力, 搭建五道教學增能之梯,協助每位教師自我成長 在台灣一方面進行教育改革,一方面儼然也成為「教育輸出國」之際,公益平台董事長嚴長壽先生對學思達理念有極深期許。他說:「我深信,從台灣走向華人社會,從華人社會推展到全世界,這就是學思達下一個階段的重要任務。」 什麼是「學思達」?2013年,中山女高國文教師張輝誠,率先提出「自學、思考、表達」的教學理念,歡迎各界隨時前往他的課堂觀課。四年多的時光,已有超過6000位教師曾造訪輝誠老師課堂;學思達的影響力,也早已跨出明星高中和語文科目,從幼兒園到醫學院,從國文科到數學、自然、英文、公民、藝術人文……各領域都有教師投入學思達行列,試著汲取理念並活化自己的課堂。 然而,究竟要如何成就一堂流暢的學思達教學?課前如何編製完整的自學講義?面對個別型與統整型的知識點,問題設計各有哪些眉角?課堂中教師如何成為適切的主持人?師生對話該如何兼顧知性交流與情意連結?課餘之際如何與自己、與學生深刻對話,理解並覺察師生行為底下的感受、渴望、期待?…… 諸如上述各種學思達教學環節,幫助學生從高度自學、培養多元能力,到有效學習甚至高效學習,輝誠老師均透過本書不藏私分享。這本書,「正是為了協助老師在有限時間內,儘速跨越教學障礙,成為學思達專業教練,」均一教育平台創辦人、誠致基金會董事長方新舟先生如此點評。 想要了解「學思達」如何實踐於課堂教學?推動教學創新的第一線教師,想知道有哪些迫切的增能與修煉,打造自主且高效的課堂?輝誠老師統整這些年各界回饋與提問,不斷反思更新,提煉出實踐學思達課堂的五大心法:「講義製作力」、「問答設計力」、「主持引導力」、「對話統整力」與「班級經營力」,引導教師有系統地為自身教學增能,讓學生在最符合人性化的教學場域,透過自學、合作、討論、溝通、發表、聆聽,培養具備21世紀核心素養的未來人才。 【本書特色】 ★ 教師必修!學思達增能五大心法,具備3大特色── 1. 實用:學思達創始人張輝誠老師再次力作,深度剖析課堂務實步驟與環節。 2. 兼顧:娓娓道來學思達實踐心法,同時兼顧學生課業成績的祕訣。 3. 前瞻:援引ORID焦點討論、PISA評量、薩提爾理論等內涵,讓學思達精神與時俱進。
優惠價:238元 / 340
-
爸媽何必太正經!幽默溝通,讓孩子正向、積極、有力量
既然無法永遠保護孩子, 就讓他有面對逆境的超能力吧! 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捱刀?幽默感無法杜絕逆境,但它具有正向影響力!幽默感能避免我們在面臨壓力時,將注意力聚焦在負面想法上,能為我們降低挫折感,以及因壓力而來的負面情緒——也就是說,幽默感能讓保護我們不被逆境擊倒! 雖然都能讓氣氛輕鬆點,但幽默和搞笑、裝可愛不太一樣。幽默之所以產生,是基於認知與情緒的層面,在認知上有了「出其不意」的衝突感——答案是意料之外的結果,而且沒什麼重大的利害關係與挫折時,就會產生好笑的感覺。 問題是,利害關係和挫折的重大程度要怎麼判斷?以親子關係為例,如果我們是想法越不肯變通、作法越不容質疑的父母,怎麼可能接納孩子的「突發狀況」?破梗之後怎麼笑得出來? ◎ 若循著慣例思考,當結果與預期不合的時候當然只有失望;沒有「非這樣不可」的執著,才有辦法迎接生活中突如其來的「驚喜」。 有輕鬆的態度才有辦法欣賞幽默,進而製造幽默。親子間的互動是生活,不是什麼殺人放火的國際大事,沒必要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偏偏許多父母以為帶小孩是帶兵,看不見小孩的需求與個性,老是吐出「如果沒有做到xxx就別喊我媽媽」、「你不乖就叫警察抓你」、「我還不是為你好」這種口語威脅、情感勒索的話語。 父母怎麼說話,孩子就怎麼學。理智上可以理解家人的付出,但情感上仍舊需要被呵護。感受不到溫情,一切都是白搭。如果長輩都沒有幽默感,如何帶給孩子一個有幽默感的成長環境呢? 本書作者是精神科心理治療師,參與大量兒童、青少年、家庭的個案輔導,本身也是兩個性格天差地遠的女兒的媽。在本書中,作者不只以心理學專業的角度解構幽默感、家庭、人際互動的火花,還列舉了許多爆笑事例,讀者將可循事例了解、如何讓幽默感在家裡萌芽! ◎ 家人,只是一家都是人而已,並非一家通通一個樣。同一個屋簷下的個人小世界,可能有很多種樣貌。
優惠價:210元 /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