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有早行人:上村松園傾盡一生的藝術,與她所生活的世界

    更有早行人:上村松園傾盡一生的藝術,與她所生活的世界

    作者:[日]上村松園 著 方旭 譯

    研墨,展紙,姿勢端坐,視線集中於一點, 便可無念無想,任何雜念都無容身之地。 對我來說,畫室就是蓮花座, 是無與倫比的極樂淨土。 ▍上村「松園」的由來──「我至今還能記起母親為我感到欣慰的表情,就像松樹園一樣欣欣向榮。」 「松園」這一雅號是從鈴木松年先生的名字中取的「松」字。剛開始學畫的時候,我們家的茶葉鋪與宇治的茶商有生意往來,那裡有收穫上等茶的茶園,就從中取了一個「園」字,於是組成了「松園」。 我記得第一次以〈四季美人圖〉參加展覽時,松年先生說:「應該給你取個雅號啊。」於是就給我取了這個名號。松年先生開心地說:「『松園』這名字很好,很有女性氣質。」好像是他自己獲得了個好名字似的。 ▍且以藝術,度化眾生──「我的夙願是,畫出絲毫沒有卑俗感,而是如珠玉一般品味高潔、讓人感到身心清澈澄靜的畫。」 自古以來,沒有一個能創作出優秀藝術的藝術家是壞人。 他們各自的人格都有高尚之處。 我想畫出達到極致的真、善、美的真正的美人畫。 我的美人畫,不只是單純地以寫實手法描繪女人。雖然我重視寫實,但我想畫的是對於女性美的理想和憧憬——我是一直懷抱著這樣的想法,而一路走過繪畫生涯的。 ▍對母親的追慕──「我只要在母親身邊,就算一無所有也覺得幸福。」 姊姊出嫁之後,我和母親兩個人生活,母親更加努力地工作,對我說:「你不用擔心家裡的事。全心全意地畫畫吧。」看得出,她看著我全神貫注地畫畫的樣子,心裡暗暗高興。 托母親的福,我沒有為生活操心,可以以畫為生命、為手杖,在繪畫的道路上戰鬥。 給予我生命的是母親,給予我的藝術以生命的,也是母親。 ▍啟蒙教師,鈴木松年先生──「先生常常強調,畫家應該單憑畫筆來安身立命。」 說到師徒間的關係,正是因為學到這個地步,師父才能成為師父、弟子才能成為弟子。這其中難道不是包含深意的嗎? 當然,在繪畫方面也必須完全徹底地將老師的技法學到家。在此基礎上,根據每個弟子的資質,聰慧的人就能以目前學到的為跳板,向自己的畫風邁進。 「不完全學習到老師的風格是不行的。但是總是陷在其中,也就無法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先生常常對弟子們這麼說。 ★本書特色:本書收錄松園以畫為道五十年間的回憶私想。她所生活的世界,記憶裡的那些人,那些穩穩推著她向前的愛,人生況味盡在其間。何謂早行人?舉步維艱,掙脫俗世沈浮的侵擾;兩足俱廢,亦步履不停。終於是一己之力創立美人畫的巔峰,以畫筆吟唱一行閃耀的人生路。

    優惠價:315 /  450

  • 效果字繪製教室:字體選擇X排版位置X文字大小,職業漫畫家教你如何讓作品更加生動!

    效果字繪製教室:字體選擇X排版位置X文字大小,職業漫畫家教你如何讓作品更加生動!

    作者:東京設計專門學校

      繪製漫畫或同人誌時,不可或缺的就是「效果字」。   所謂的「效果字」,就是指在畫面上用手繪而成的文字。   考量聲音的大小、高低、力道等設計而出的文字,可以分為「將實際聽到的聲音轉化為文字」=「擬聲」,以及「將當下的狀態或看到的事物轉化為文字」=「擬態語」兩種。   畫出「擬聲」的話能加深臨場感,也有讓讀者能更加投入於畫面中的效果。畫出擬態語則能將角色以什麼樣的心情在行動,或是畫面場景中是什麼樣的氣氛等,好好地傳達給讀者。   將漫畫效果字相關的基本知識和畫法熟記下來,便可以更加有效地呈現出角色的心情或周遭環境的效果音。   本書由日本專業漫畫家盡全力傳授,漫畫效果字的繪製技巧與使用時機一本掌握! 本書特色   ★市面上極少數針對「擬聲、擬態詞」完全解析的漫畫專業書籍   ★由專家監修,只要一本就能完全掌握效果字的繪製技巧、使用時機及應用方法

    優惠價:266 /  380

  • 咻!30秒神奇手勢畫(1)姿勢篇:一根手指勾勒人物生動姿勢,從此不再只會畫火柴人

    咻!30秒神奇手勢畫(1)姿勢篇:一根手指勾勒人物生動姿勢,從此不再只會畫火柴人

    作者:Satoh Fukurow

    一根手指勾勒人體生動姿勢,從此不再只會畫火柴人 「30秒神奇手勢畫」教你快速捕捉角色形體與動態姿勢,  傳遞出故事臨場感、氣勢、瞬間爆發力, 成功解鎖人物繪畫! 為何我畫的人物總是沒生命力? 想畫卻不知從哪一條線開始? 想手繪紀錄生活,但又不想花太多時間繪製…… Satoh Fukurow老師為大家降低繪畫的門檻! 人物畫不再那麼難以接近,改變學習方式: ①運用手勢畫,繪出生動肢體動作 ②練習畫圓和線,將頭、胸和骨盆關係銜接 ③練習用球體和圓柱體,幫助身體開始長肉。 【手勢畫特色】 1.改變看圖方式,轉換新視角 2.掌握人物姿勢的骨幹重點 3.練習以新方式速寫人物 4.描繪全身更得心應手 5.養成視覺敘事的習慣 6.短時間內畫出簡易草圖  7.重畫時不會猶豫 8.隨時隨地都能畫 書中除了實際人物圖片外,還有大量的 DEMO 和範例解說,讓你更容易比對、學習、觀察與最重要主動思考如何去做。 ~放鬆觀察,才能享受畫畫的快樂~ 【本書特色】 🖌 抓住人體姿勢的繪畫重點 🖌 畫出生動的人體姿勢 🖌 練習畫人物素體的方式 🖌 捕捉動作和情緒

    優惠價:364 /  520

  • 朝向新建築

    朝向新建築

    作者:勒.柯比意 Le Corbusier

    *「現代建築之父」勒.柯比意劃時代驚論述作品,並啟發20世紀無數建築師、各領域藝術家、工業設計觀念與一般讀者。 *今年適逢此經典出版(1923)百年紀念。全書圖文配置致敬初版版型,並收錄原書200餘張豐富圖片與建築大師勒.柯比意設計圖稿。 *建築學界必讀教科書級經典。法文直譯。建築師、藝評家專文導讀。

    優惠價:288 /  480

  • 文創20+,我們依然在路上:6條從英國到臺灣的探索路徑 x 6套實驗與實踐心法 x 6道真實的成長風景

    文創20+,我們依然在路上:6條從英國到臺灣的探索路徑 x 6套實驗與實踐心法 x 6道真實的成長風景

    作者:仲曉玲、郭紀舟、蔡宜真、蘇于修、林慧美、劉華欣

    英國華威大學校友 文化創業+在地實踐六堂課 歡迎入座! 起心動念、起腳行動 以文化創意為基石、各自在不同領域創業的六個故事; 抱著將文化深耕於這塊土地、使我們更美好的期許, 挑戰將看不見的內容轉換成經濟價值, 開展出了六道真實的成長風景, 唯一的不變堅持,是以人為本、以文化傳承的初衷, 「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 「本書將幫助你勘測地域、選擇同伴、了解自己與創意產業的生態系統。要不要從這裡選一條路走,由你決定。」 ──克里斯.畢爾頓/英國華威大學「文化媒體政策研究中心」教授 六個青壯耕耘文化產業創業的故事 2002年為行政院文創政策白皮書操刀的郭紀舟,隱身於迪化街,在古老宅第間打造起水果藝廊,他如何用文創賣水果,四處尋找有哲學思想的小農,特別標榜職人的故事讓消費者感動? 讓遊學不只是學語言和生活體驗,蔡宜真如何做到專屬客製化又深入文化的英國遊學培育服務?把服務做得細膩貼心,成功的經驗要如何複製到台灣? 在板橋林家花園旁的「在一起」複合空間,蘇于修用溫暖的人情味黏著人氣,如何於巷弄間串聯在地創造者、藝術家,搭建創生橋梁,傳遞正向的能量? 林慧美卸甲回鄉試驗,想把一支十元的筆,創造出有人願意花千元買的價值。她如何把內容轉化字句洋溢在紙上?出版還有哪些可能性? 把自己打造成行銷創意品牌的劉華欣,如何成為文化藝術的整合者,如何將多元又抽象的文創計畫,用行銷的方式包裝推銷出去? 仲曉玲以自身從實務業界轉往高等教育界的學習與歷練,將知識與經驗冶於一爐,融合成與多元專業及文化背景的學生,一同在校園內外、教學相長的實踐,想投入文創教育的你,這將是一堂可以自練心法與方法的課程。 心法提醒與演練x方法分享與指引 x跨域素養培育與自助 這六位耕耘文創夢田的創業家,在過去二十年間,也是從英國創意產業搖籃華威大學各自學成的校友,經由實踐自我價值而累積的養分,恰恰好孕育出這本書的創意。他們分別從時間的切面不斷地回溯、檢視,同時也與自己真實對話,透過梳理寫下的深刻體會,有挫折與轉化,還有展望未來而提煉的實用策略與心法,成為教科書外的六堂實務學習,分享給更多想從事文創的前仆後繼的接續者:起腳行動前參照演練,創業途中逢拐點時藉以警惕,避開地雷,短走冤枉路! 「在文創產業生態系統裡,彼此依賴、連結,任誰也無法獨自穿越這座森林!」本書是他們人生篇章的難得一頁,記錄著共享,期盼共好,而一起共創! 面對未來,仍要期許──文創20+,依然在路上…… 而你呢……,是否起心動念!?何妨起腳行動!

    優惠價:360 /  480

  • 最強排版設計: 32個版面關鍵技巧,社群小編、斜槓設計,自學者神速升級!

    最強排版設計: 32個版面關鍵技巧,社群小編、斜槓設計,自學者神速升級!

    作者:ingectar-e

    誰說素人辦不到?第一次排版就專業! 日本最強設計教學團隊暢銷保證,專為自學者精心打造! ︱怎麼排都「怪怪的」,怎麼辦? 沒有模版就做不出來?看著一堆圖文素材迷失方向?排出來的版面總是被說「很難閱讀」?什麼東西該放哪裡,總是舉棋不定?字型一大堆,選擇困難?圖片要不要去背裁切或調色?如何讓設計風格符合品牌形象?配色苦手好煩惱…… ︱學會這些,從此這樣排也好,那樣排也好! 排版、字型(包含漢字和拉丁文字)、色彩、圖片、裝飾,五大單元一次學足,對應常見排版疑難雜症提供立即見效的解方,配合不同文宣類型需求靈活變化範例一字排開,無論單色、三色還是多色都能輕鬆駕馭……從此不用依賴模版、拿到素材就會排,展現與眾不同的作品風格,光榮脫離設計新手村! ︱書籍本身也超容易理解! 圖文緊密搭配,學習內容一目瞭然,每一頁都滿滿實戰技巧,所有排版方法立刻就能兑現使用。「一打開書,就好像立刻使用看看!」「邊開手邊癢,好想要排版。」「整本書都是重點,CP值很高!」請苦惱的你一定要來體驗看看! 【大展身手來推薦】(依姓名筆畫順序) 小編大神 楊啟巽︱書籍設計師、《素直設計Book Design》作者 說哈設計︱藝術與設計 Youtube 頻道 「本書透過淺顯易懂的圖文、大量實際案例,幫助讀者輕鬆了解設計的原則以及應用技巧。非常推薦給設計新手、社群美編以及想要提升設計能力的你!」──小編大神 「這是一本讓全民美感提升的好書。」──楊啟巽︱書籍設計師、《素直設計Book Design》作者 「這本書提供許多超實用的排版技巧,以及升級畫面質感的訣竅,這本書絕對可以成為排版設計的啟蒙工具寶典!」──說哈設計︱藝術與設計 Youtube 頻道

    優惠價:360 /  480

  • 老屋時態【老屋顏第4彈!】

    老屋時態【老屋顏第4彈!】

    作者:老屋顏(辛永勝、楊朝景)

    《老屋顏》第4彈!!!  時代的腳步從未停下,但老屋始終巍巍佇立在那兒…… 從台灣老房子窺見近百年社會文化變遷 從老屋歷經的滄桑與重啟,感受時代的興衰與推移   ¶為什麼一座美術館, 承載了軍官們奔赴戰地前一夜的沉重告別? ¶為什麼東海岸的老製糖廠, 太平洋戰爭時期躍居軍需重地而慘遭空襲全毀? ¶昭和年間時髦前衛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市場, 如今竟藏身在北部的一座老市場裡?   本書的「老屋時態」,為老屋顏團隊走訪全台一度閒置荒廢、而後修復重啟的老屋後,對照這些老房子在不同時代下的今昔角色轉換、特色功能與建築元素演變,所做的深度考察紀錄。   時代的腳步從未停下,但老屋始終巍巍佇立在那兒。               它們曾經是日治時期最新穎前衛的示範市場、推出明星護膚霜熱賣至今的全台第一間化妝品工廠、向東京銀座取經的繁華商店街。但隨著時間之河流動,老屋逐漸變換功能型態。曾經充滿宗教色彩的中藥行,如今飄起了咖啡香;昔為農人命脈的水利站,從「鬼屋」化身絕景隧道裡的友善農業餐廳;爆發議員被軍隊押走大案的地方州會,成了紀念人權的書香圖書館。   這一次,老屋顏團隊從踏點老屋、介紹老件,更進一步串起老屋今昔時光。從建築形式結構、風格特徵、空間格局、設計裝飾、建材作工演變,以至於修復整建歷程一一細述,揭露隱藏在老房子內外的功能性設計,例如日治市場馬蹄形動線的視覺感與高機動性、向東京銀座取經的挑高天井與空中拱廊設計。                 同時分享老屋重啟的關鍵環節:如何保留軍事設施的建築輪廓卻提升開放感?通鋪臥榻如何轉為起居空間?面臨案場規格放大、整修預算倍增時,如何調整進駐計畫與隔間動線?以及許多讓人們身處老屋裡交流更為舒適的建築細節。   老建築裡有神話、有故事、有歷史現場,老屋顏團隊嚴謹爬梳文獻資料,第一手採訪相關人士,也透過前後任屋主口述歷史,傳述著從舊城復興、從廢墟重生的老屋變遷。                 老屋曾是最貼近平民生活的切片,背後住居聚落的興衰與庶民日常,是在地人與移鄉人眼中最美的風景。本書帶領讀者看見先人所賦予老屋的靈魂與意志,以及橫跨近一世紀動盪年代的流轉軌跡,是每一位陪伴老屋行過繁華與艱難年代人們的最好見證。

    優惠價:333 /  540

  • 全仕事:隈研吾的建築人生〔臺灣版限定附「作者的話&數位簽名」〕

    全仕事:隈研吾的建築人生〔臺灣版限定附「作者的話&數位簽名」〕

    作者:隈研吾

    【臺灣版限定】作者的話&數位簽名 希望能讓臺灣的讀者們知道, 不管是大型建築、都市計畫, 還是小案子,對我來說都很有趣, 都是相關聯的。 —— 隈研吾 始終都朝著夢想奔跑!建築大師隈研吾親自執筆 「建築師以外的人,也應該閱讀這本關於人生的書」 徹底解析55件代表作,完整了解大師心中的美學世界 這是一本坦承無私的分享, 也是一位大師回望30年工作軌跡, 對建築及人生的叩問。 不願意就這樣成為「社會人士」, 在混亂充滿對立的新世界,保持挑戰精神,開始奔跑。 「建築是信用的產物,倘若不一塊一塊細心堆築名為信用的磚頭,就不會有人請我打造建築,無法一蹴可幾或越級而上。所以建築師必須有著長跑選手般的體力、跑法、意志力,才能咬緊牙關,持續創造出好的作品、讓人喜悅的建築。」 隈研吾從不拘泥於作品的大或小,在他眼中,建築物的大小都是構築成日常風景再重要不過的存在,他的作品呈現中沒有框架,更極力打造貼近人心,融入背景的建築,兼具獨創與尊重自然的特質。 《全仕事》不僅記錄了他對建築的想法,同時也是他完成工作後的自我省思,更是他重新梳理截至今日職人生涯的回首。曾經年少,衝撞體制創造實驗性極強的作品,到如今更關懷人與人之間、自然與永續的未來。 身為一名國際建築師,他所有的建築作品、全部的工作,見證也映照了時代。 真誠推薦 Miho∕旅日作家 何承育∕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李玉玲∕高雄市立美術館前館長 李昀蓁∕東京建築女子 高承恕∕逢甲大學董事長 蘇芸加∕台灣白石畫廊總監 (依姓氏筆畫排列) 再忙,也堅持以理性與熱情持續寫作的建築師,唯有隈研吾才能做到。看完後會更了解,每一項作品的背後都反映出他最真實的感受。 ── Miho(旅日作家) 溫暖、謙虛卻又驚喜連連。 ── 何承育(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不只從旅行,這本書更可以了解建築家隈研吾的思考脈絡與工作軌跡。 ── 李昀蓁(東京建築女子) 在書中看到不只是對建築的思考,還有歐陸哲學與社會學以及日本文學傳統的底蘊。 ── 高承恕(逢甲大學董事長) 隈研吾是名藝術家,我們很幸運地收藏了他的作品,將自己置身於這項藝術品之中,於日常堆積滿溢的幸福,同時也品味著他深具獨特現代美感的作品。 ── 蘇芸加(台灣白石畫廊總監) 隈研吾是一位線的建築師。 不僅僅是以線建模,同時也以線將人連接起來。 將隈研吾的世界碎片化連接成一個網絡。 這樣的建築師將他的腳步比作長跑。 當我沿著隈研吾經歷的充滿「失敗」的長線時,我感到充滿活力。 一本關於生活的書,建築師以外的人也應該閱讀。 ── 東浩紀,日本知名評論家、株式會社Genron的創辦人兼董事

    優惠價:455 /  650

  • 進化思考:引導創造力的「變異與選擇」

    進化思考:引導創造力的「變異與選擇」

    作者:太刀川英輔

    什麼是創造?我們是否真正理解創造的意義? 創造力只屬於擁有天賦的少數人嗎? 學習生物演化的系統性思考法 協助你找回固有的創造力寶典 只需稍加練習,人人都能擁有創造力,一起為世界的未來做出貢獻 NOSIGNER 創辦人太刀川英輔開創性著作《進化思考》   本書勾勒的設計藍圖超越了我們習知的設計,是等在未來下個百年的設計,是來自社會最終也將回到社會的設計新視野,是破繭而出「超越設計的設計」。──鄭陸霖   「你具備創造力嗎?」在日本,92%的學童認為自己沒有創造力,是對自身的能力理解不足,還是對創造力有錯誤的想像和認識?我們時常讚歎傑出的藝術作品,同時也為改變世界的物件深受震撼,它們都是出自具有創造力的「天才」之手嗎?世界上92%的人只能認命地與創造力絕緣?   求學時期同感疑惑和挫折的太刀川英輔,在透過研究語言與設計的相似性,掌握了發想的方法,發現了設計,語言,與演化三者之間的相似。偶然產生的口誤,就像偶然複製錯誤的DNA,都為世界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太刀川轉向生物的演化學習,從達爾文的演化論出發,反覆思考生物如何經過「天擇」繼續存活在世界。太刀川英輔熱切地讓我們相信創造是人類固有的能力,我們所需要的是一套學習的系統,《進化思考》就是為此而生的創造力思考法。   「進化思考」──   將人的創造力視為與生物演化具有相同結構的現象,   此思考法將透過反覆的「變異與選擇」,引導出人人與生俱來的創造力   「狂人,變異,HOW」;「秀才,選擇,WHY」   創造力並不專屬於人口占比極少的高智力天才,也並非建築師、設計師、音樂家等專業人士特有。諾貝爾獎的得獎者中不乏中等智力的研究者,他們改變世界的能力並不完全仰賴天賦,而是能掌握有效的方法,特別是思考的模式。   太刀川英輔將創造力的思考要素區分為兩大特質:「狂人型」和「秀才型」。狂人代表勇於突破現況挑戰未知,能靈活地因應改變(HOW);秀才能藉由分析、理解,掌握事物的本質(WHY)。看似衝突的兩種特質,正是史上被稱為「天才」的人交錯運用得以發揮創造力的思考方式。先仰賴狂人式思維產出大量可能;再憑藉秀才式思維分析出可行辦法,經由兩種思維的不斷往復操作,得以發揮出創造力。   創造性是一種在變異和選擇間反覆來回的演化現象   變異思維:大量產出偶發創意的發想手法   HOW(如何才能改變?)   選擇思維:模仿自然選擇壓力的生物學式觀察手法   WHY(為何應該如此?)   「進化思考」認為發揮創造性這種現象,跟生物演化的結構極爲相似。生物演化是透過偶然的「變異」和必然的「選擇」來回反覆:變異→選擇→變異→選擇→……形成演化的螺旋。儘管人類是現存已知動物中唯一具有創造力的物種,然而人類的歷史在地球歷史上卻顯得微不足道,生物長遠的演化歷程和豐富的案例,足以成為人類的借鏡。「進化思考」從生物演化螺旋的兩個端點「變異」與「選擇」中,將變異的可能性歸納出九種路徑;將選擇以時間的過去與未來,空間的內與外,作為觀察世界的時空觀學習法。   變異(HOW)的九種路徑   變量──試著想像極端的數值   擬態──試著模仿理想的狀況   消失──試著減少標準的裝備   增殖──試著反常地增加數量   轉移──試著尋找全新的場域   交換──試著替換為其他物件   分離──試著區分出不同元素   逆轉──試著思考相反的狀況   融合──試著打造意外的組合   選擇(WHY)的四種時空觀   解剖──了解內部結構與其意義   系統──承繼過去的系譜與脈絡   生態──觀察往外部連結的關係   預測──聯繫未來和希望的預測   「進化思考」是協助每個人找回創造力的工具,讓並非天才的我們正確認識何謂創造,並且明確理解它所必須歷經的過程。同時,明白創造超越了意志,只需透過「偶然變異」和「必然選擇」的往返,任何人都可以提高創造發生的機率。學習有效的思考模式達成創造力的發揮。更重要的是,愈多的人發揮出創造力時,我們將集結彼此的力量,為世界產生貢獻。就從質疑常識,重新發現改寫現實的變異可能性開始,拋除自我的執著。學習建構創造力只是邁向未來的開端,在過程中,請反覆回顧序章中提出的六大問題:   ●何謂「美」?   ●何謂「發想的強度」?   ●如何看待「關係」?   ●什麼是「真正該製造的東西」?   ●為什麼「自然擅長創造」?   ●為什麼「人類具備創造力」?   當全球陷入氣候變遷和政局動盪的生存威脅下,正是需要發揮創造力,集結起眾人的力量,適時為人類的未來做出貢獻的時刻。一邊加以練習「進化思考」找回我們固有創造力的同時,也請一併以永續發展,尊重環境……等為方向,重新思索人類跟自然的關係。 本書特色   《進化思考》不僅是一套思考法,在經由太刀川英輔的親身示範下,已經成為一項創造力工具,日本諸多大企業,學校機關,均邀請前往分享「進化思考」觀念。本書中,設有50道練習題(每道題約需20~60分鐘完成),提供讀者在閱讀的同時,即能藉由引導式提問,深入理解「進化思考」如何運用,符合「稍加練習即能擁有創造力」的「進化思考」理念。

    優惠價:574 /  820

  • 繆思談片:漢寶德三談博物館

    繆思談片:漢寶德三談博物館

    作者:漢寶德/著;黃健敏/主編

    【最具參考價值的台灣博物館學三部曲!】 談片——輕薄短小之評論。 關於博物館,所謂繆思的殿堂, 在台灣的起步、發展及建言, 透過漢寶德的前瞻視野、執行與推動, 語重心長將厚重理論化為精巧易讀的談片, 與前作《邁向繆思》、《繆思意境》, 構成完善有緒最具參考價值的台灣博物館學三部曲! 「博物館不一定要規模龐大才有價值。學校有大學與小學之分,小學的重要性不亞於大學。同理,博物館因其功能,也有大小之分,即使小到社區博物館,其價值也是很顯著的。要認真地把博物館與觀眾結合在一起,小的比大的好,分散的比集中的好,內容屬於地方性的比屬於全國性或世界性的好。在我國,博物館正朝龐大型發展,要大家了解『小的就是好的』,實在很不容易。」——漢寶德   博物館發展已有幾百年歷史,在二次大戰後,博物館最大的改變就是繼「收藏」之後增強了教育功能。而台灣博物館數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因地制宜展現了哪些風貌?又有哪些值得玩味深思改進的地方?本書《繆思談片》分為上下篇,上篇「博物館談片」是漢寶德擔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任內,在《博物館學季刊》所撰寫之「論評」結集而成;下篇「宗教建築」則收錄「世界十大宗教建築」三篇相關專文,綜合回顧台灣博物館的發展歷程,並且對於全球博物館的所見所聞也有獨特觀點。

    優惠價:336 /  480

  • 每天只畫一點點:365個創意驚喜,成為你的解壓良方

    每天只畫一點點:365個創意驚喜,成為你的解壓良方

    作者:洛娜‧史可碧

    隨心所欲,天天激發想像力! 沒有畫對、畫錯、畫醜的問題, 只有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開心, 想畫就畫的感覺,真的很棒! 從天上的雲朵,到咖啡店的咖啡杯; 從空空的罐子,到滿滿海洋生物; 從路邊的枯樹枯枝,到彈吉他唱歌的姿勢; 從A到Z,你今天看到哪幾個字母,畫畫看。 在藍色上畫一片海,在三角形畫旗子,在圓圈圈上畫盤子; 用兩隻筆一起畫,用三種色彩一起畫,找個朋友跟你一起畫…… 這是屬於你的特色書,你愛怎麼畫就怎麼畫,你想畫什麼就畫什麼。 不知道畫什麼,沒關係,作者給你一點提示; 今天不想畫,沒關係,365個發想,永遠為你綻放。 不論你是新手、塗鴉狂人,還是資深老手,《每天只畫一點點》讓你想像力大噴發, 每天實驗一點自己的天馬行空,每天釋放一點自己的壓力,每天跟自己的內心說一點話, 生活的驚喜,原來可以無憂無慮創造。 創意不只是在紙上塗塗抹抹而已。 創意是用略為不同的方式觀看這個世界, 並開啟你的想像力去迎接不同的可能性。   \替初學者打開繪畫的大門,替老手注入創意靈感的泉源!/ 本書特色   高興怎麼使用就怎麼使用,   讓它充滿的你的個人特色!   ★打造完全屬於你自己的空間   書裡沒有絕對的使用方式,你將能於書中展現自己獨一無二的創意!   ★提供源源不絕的創意點子   為你的生活、工作添加靈感,激發想像力!   ★引導你對世界產生更多好奇   從有限的視野,拓寬對生活的觀察!   ★一個人就能在家裡盡情的遊戲繪畫   幫助你從忙碌的日子裡脫離,令人感到紓壓!  

    優惠價:385 /  550

  • 瓶史·瓶花譜·瓶花三說:中國現存最早的插花專著,一窺明代萬曆年間的生活美學

    瓶史·瓶花譜·瓶花三說:中國現存最早的插花專著,一窺明代萬曆年間的生活美學

    作者:(明)袁宏道,張謙德,高濂 著彭劍斌 譯注

    花藝可不是日本專屬,你對中式「花道」了解多少? 早在《詩經》、《楚辭》便可見古人對大自然的敬畏, 並形成數千年來用花木供奉祖先、神祇、社稷的傳統; 在文學作品中,借花抒情、以花明志者更是數不勝數! 插花原本是宮廷貴族活動,而後演變為幽人雅士之好, 至元、明甚至出現了專門著作,自成一套完整的體系, 以「正本清源」為己任,帶領讀者領略瓶花藝術的真諦! ◎袁宏道《瓶史》 ——嚮往雅士歸隱山水,寄情花竹聊以自慰 ★別讓香料毀去自然清香,談談那些花之「人禍」   花前不宜焚香,這個道理就跟茶中不宜泡果脯一樣明白。茶有茶味,不需要果味去賦予它甜或苦,花有花香,也不是靠香煙薰陶得來的芬芳。這兩種做法,都是非常低級庸俗的錯誤。再者說,香煙氣性燥烈,極易害花,一旦受其荼毒馬上枯萎,所以在花前焚香還不如直接揮劍削死它算了。捧香、合香,尤其使不得,因為這些裡面都摻有麝香。   那個韓熙載就最喜歡在花前焚香,還說什麼:桂花宜用龍腦香料,酴醾宜用沉香,蘭花宜用四絕,含笑宜用麝香,薝卜宜用檀香。此人怕是過慣了徹夜宴飲的生活,就連養個花也要像設宴一樣大講排場,這不是清賞雅士應該做的事情呀! ◎張謙德《瓶花譜》 ——清閒安逸生活中流淌,執筆竟是翩翩少年郎 ★花開堪折直須折,「折枝」須待最佳時機   若上梢繁茂,須下幹消瘦;左高仰,右必低沉,反之亦然;或是一杈分兩枝,各自蜿蜒盤曲,皆因花葉覆壓而臥姿難正;或是底部叢密,掩蓋瓶口,突然從中竄出孤零零一挺拔高枝,花簇緊湊掛於梢上。凡此種種,渾然天成,其妙境亦不輸畫中。倘不然,直愣愣的一根呆枝,挑起一堆蓬頭垢面的憨花,還拿去插在瓶裡清供——這像什麼玩意? ◎高濂《瓶花三說》 ——縱是賞玩仍講究宜忌,始知草木有三品等第 ★牡丹花   於小口瓶中,灌入滾水,插牡丹一二枝,緊塞瓶口,則三四天之內,花葉都飽滿不衰,可盡情賞玩。芍藥亦可照此法插貯。另一說:用蜂蜜取代水,可使牡丹不衰,蜂蜜也不會變質。 ★梔子花   將折枝的末端捶碎,抹上食鹽,再入水插貯,可使花不枯黃。或初冬,等它結了梔子之後,再折一枝來插在瓶中,紅色的梔子宛若花蕊,亦十分可觀。 ★荷花   新採的荷花,折斷處用亂髮捆纏,然後用泥漿將它上面的孔都封住,先插入瓶中,觸至瓶底,再灌水,防止水進入孔中。孔內進水,則花易凋落。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袁宏道《瓶史》、張謙德《瓶花譜》、高濂《瓶花三說》皆為明萬曆年間的著作,插花藝術在此時進入鼎盛,趨向平民化發展。《瓶花譜》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插花專著,系統制定了各項標準;《瓶史》則傑出於文學價值,活靈活現地展現愛花人之神態;《瓶花三說》雖僅是對瓶花藝術的零星闡述,其觀點卻也深受袁、張的肯定。

    優惠價:364 /  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