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手做科學探究:輕鬆運用生活中的材料,培養提問、設計實驗、邏輯思辨與表達能力

    動手做科學探究:輕鬆運用生活中的材料,培養提問、設計實驗、邏輯思辨與表達能力

    作者:蔡任圃

    無需花大錢,就能動手玩科學。 科學探究能力是「依邏輯架構,從做中學習」的學門。不是漫無目標的創意發想,而是透過食譜式實驗活動,先熟悉操作過程,了解各項工具的特性與限制,練習數據的收集、紀錄與整理方法,再依不同任務,探討指定變因與規劃實驗設計,或是自行尋找變因與研究方向。 本書架構 實驗設計。 研究資料的種類、數據處理與圖表。 20項動手做科學探究活動。 科學報告撰寫。 本書特色 器材容易準備且便宜,操作門檻低,活動場地限制小。 針對各主題設計初階、進階與高階的探究任務,逐步提升挑戰性。 橫跨物理、化學、生物及數學領域,不侷限單科,學習更加全面。 兼具質性比較與量化分析訓練,藉由問題討論培養統整能力。 各探究任務皆提供相關學理說明,增加探討深度。 臺中市立臺中一中生物科教師 龔雍任 專文推薦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 于宏燦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系特聘教授 鄭夢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所教授、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理事長 劉湘瑤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顏聖紘 臺北市私立復興國小退休教師 張慎 臺北市立龍門國中教師 陳英杰 嘉義市立嘉義國中教師 黃大裕 數理資優班資深理化教師、劉璿科學基地創辦人 劉睿荷 新竹市立光華國中「阿簡老師」 簡志祥 臺北市立民生國中數理資優班教師 蘇恭彥 共同推薦

    優惠價:450 /  620

  • 用數學的語言看世界:一位博士爸爸送給女兒的數學之書,發現數學真正的趣味、價值與美

    用數學的語言看世界:一位博士爸爸送給女兒的數學之書,發現數學真正的趣味、價值與美

    作者:大栗博司

    給曾經害怕數學、不知道學數學有什麼用的你-- 學數學,讓你「多擁有一種靈魂」。 東京大學博士、加州理工學院理論物理學研究所所長大栗博司, 帶你用生活的眼光認識、理解重要數學概念,不再害怕數學, 更發現世界隱藏在數學背後的真實面貌。 學數學其實就像學一種新的語言,是一扇帶你進入未知世界的門。而這本數學書,就像一本實用的生活會話書,而非硬邦邦的文法課本,以輕鬆而深入淺出的筆法,讓我們體會數學的趣味與美──由最基本的算術、方程式、基本幾何、畢氏定理、機率等國高中數學,到大學的微積分,以及更進階的複數系統、群論,透過真實生活中的例子及歷史軼事,讓我們拋開對數學的刻板印象,真正認識數學的本質,進而能夠用數學這個「語言」與世界對話。 ■ 為什麼美國政府會向大眾宣告「不建議女性每年接受乳癌篩檢」?  ■ 「納皮爾常數」可以用來挑選戀人,現代天文學之父克卜勒甚至以它來挑選再婚對象! ■ 畢達哥拉斯的弟子發現了無法化為分數的數,卻因此惹來殺身之禍? ■ 不能理解「負數」概念別擔心,因為連帕斯卡、笛卡兒等偉大數學家也都沒辦法接受! ■ 如果少了質數,我們可能再也沒辦法網路購物? ■ 「對數函數」的發明,讓天文學家壽命延長了兩倍! ■ 古希臘人如何在西元前3世紀就知道「地球是圓的」,甚至算出地球的大小? …… 不論你過去是否討厭數學,本書將讓你看見它的本質, 以及它在歷史上及現代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發現學習數學的意義及樂趣! 【國內數學專家、學者,共感推薦!】 李信昌(數學網站「昌爸工作坊」站長) 林福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施信源(2019全國師鐸獎得主、新北市資訊與科技教育諮詢委員) 洪萬生(臺灣數學史教育學會理事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賴以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電機系副教授、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大栗博司希望透過書中的豐富內容啟發女兒與讀者明白「數學是為了將事物回歸到基本原理、盡可能正確地表現出事物樣貌而產生的語言。」使用數學的語言可以精準地描述自己的想法,展現自主思考的能力。伽利略認為:「自然寫在宇宙這本大書上,而這本書是用數學語言寫成的。」如今大家身處大數據資訊洪流裡,如何萃取當中的本質,建立模式,更需要依賴數學的語言。 ──李信昌(數學網站「昌爸工作坊」站長) 在新課綱朝向真實世界與學科知識結合的素養教育中,現象與人類之間的溝通,更需要順暢的語言進行流動。透過本書風趣、真實的文字敘述,讓我們找到數學的視覺、聽覺與觸覺的新感受,跨越數學與生活的鴻溝,咀嚼思考所帶來的驚艷與感動! ──施信源(2019全國師鐸獎得主、新北市資訊與科技教育諮詢委員) 傑出物理學家大栗博司至少精通四種語言:日文、英文、物理,以及數學。不過,他透過本書內容精彩而手法獨到的敘事,最想與他女兒及讀者分享的,則莫過於數學語言。這是因為他認為:「數學是一種為了可以正確的表示事物本質而創造的語言,而這一點正是英語或日語無法達到的。」所以,「如果明白了數學這種語言,就能夠說出以前無法述說的話語、看清以前不曾見過的事物,思考以前不曾想過的問題。」 ──洪萬生(臺灣數學史教育學會理事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優惠價:266 /  380

  • 傳說裏的民俗學

    傳說裏的民俗學

    作者:稻垣榮洋

    ~牠們是怎麼誕生?為何招致人類懼怕?~ 集結55個東洋妖怪與西洋怪物,揭露傳說下的真實面貌! 夜半的路上,身後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緊隨不去…… 山路間傳來嬰兒哭聲,上前抱起一看,發現竟長著老人臉孔,還變得越發沉重…… 一株神祕的植物,果實能生出綿羊,落地就啃食周圍的草…… 會行走的曼德拉草,一被拔出便會發出淒厲叫聲,光是聽聞就足以當場斃命。 這些不可思議的生物真實存在嗎? 又是什麼原因賦予這些生物謎一般的傳聞? 自古以來,妖怪始終寄存於人類的想像。 霧隱雪藏、山徑密林、川湖沼澤、墳頭暗巷、居家一隅,人跡所到之處,妖怪必然生焉。 農學博士,同時也是植物專家、生物科普作家的稻垣榮洋,將為您講述關於妖怪、精靈與怪奇生物的產地、傳說淵源,並且從現代科學和民俗研究的角度,一一剝下傳說的布幔,還原其真實面貌。 讓我們再次重溫妖怪與怪物的故事,走入科學誕生之前的晦暗時代, 讓心靈回溯到文明緣起之初,先民充滿浪漫且豐沛無涯的想像力之中。 本書特色 ◎由擅長科普的農學博士與插畫家聯手,一同揭開世界各地的精怪、妖異與傳說生物的真面目。 ◎精選55則妖怪故事,從民俗角度剖析其原型、人類心理運作,並深度認識生物學特性。 ◎每則記事,皆附妖怪想像圖&原型動植物的精美圖繪。

    優惠價:245 /  350

  • 宙斯與玉帝談星:四季星宿×神話故事×觀星指南,一次了解各具特色的東西方星空,成為讀星高手不是夢!

    宙斯與玉帝談星:四季星宿×神話故事×觀星指南,一次了解各具特色的東西方星空,成為讀星高手不是夢!

    作者:姚建明

    三垣四象×二十八宿×戰場史詩=東方的含蓄古雅 黃道十二宮×無數星座×神話故事=西方的浪漫綺想 同一片天空,不同的觀看方式,織就出東西方燦爛瑰麗的星圖盛景! 獨家收錄:「星星證照」分級表,輕鬆成為「天文達人」! 【東方人看星空:宮廷、朝堂、戰場廝殺!】 ►三垣──三大行政區: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 紫微垣是皇親國戚的居住地。垣牆內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是「深宮大院」,皇后、太子、宮女都在此居住。 太微垣是政府機關所在。細看這些官名,它們是由丞相率領的,一群負責保衛皇宮安全的侍官和衛士,以及負責皇家家政內外事務的宰相和輔弼組成的。另外還有一名少尉,專門負責皇宮刑獄。 而天市垣則是天上的貿易場所。就像是古代市集一樣,四通八達的交易窗口和交易路徑,通達「天下的」諸侯國。 ►二十八宿──二十八個社區:角、斗、奎、井…… 宿就是居住地的意思。二十八星宿就是沿黃道和赤道將天區分為大小不等的28個區塊。 月亮在繞地球運行的過程中,每日從西往東經過一宿。 結合東西南北方位,人們又把相連的七宿合稱一象,共四象,即人們常說的蒼龍、玄武、白虎和朱雀。 二十八星宿是從角宿至亢宿開始,這和日月五星從西往東運動的方向是一致的。 ►四季星象──四大戰場:西北抗胡、南抵蠻夷、北迎強敵…… 春夏秋冬的星空,各有各的主要「星官」負責守衛,他們面對的敵人也各不相同。就如同遠古戰場那樣,中原地區受南蠻、北狄,以及其他少數民族侵擾,而各個星官盡忠職守、保衛家園。 【西方人看星空:情愛、復仇、夢幻神話!】 ►金牛座──人神之間的羅曼史 天神宙斯仰慕溫柔美麗的歐羅巴公主,為此變作溫馴的公牛吸引公主靠近,並以此為契機,成功抱得美人歸。而那頭牽起兩人姻緣的公牛升上天空,成為金牛座。 ►雙子座──兄弟之間的手足情 神子波路克斯和人之子卡斯托,兩人皆是驍勇冒險的武士,經常聯手立下大功。而後卡斯托因意外死去後,傷心的波路克斯不吝惜將神力分給卡斯托,只希望宙斯復活弟弟。他的悲痛感動了宙斯,宙斯就為他們兩人設立星座升到天上,讓他們能永遠相伴。 ►天秤座──神性與人性的衝突 從前的眾神和人類是和平共處於大地上,神擁有永遠的生命,但人類壽命有限。那時的人好爭鬥,惡業橫行,眾神在對人類失望之餘回到天上。 只有正義女神阿斯特賴亞捨不得回去,留在世間教人為善。儘管如此,人類仍繼續墮落,戰事頻起。最後連阿斯特賴亞也放棄人類而回到天上。天空從此高掛著鍾愛正義、和平、公正的天秤座。 本書特色: 本書透過每個星座的「主星」、「代表星」等等天體,為讀者講述東西方星座故事,並仔細講解東西方天文系統的不同及特殊之處。書中附有「星星證照」,供讀者檢測自身對星空的認識程度,適合所有天文愛好者閱讀。

    優惠價:245 /  350

  • 決斷的演算:預測、分析與好決定的11堂邏輯課(三版)

    決斷的演算:預測、分析與好決定的11堂邏輯課(三版)

    作者:布萊恩‧克里斯汀、湯姆‧葛瑞菲斯

    ●特別說明 本書第一、二版與本版(第三版)中文書名相同,內容沒有增加,本版主要再行修潤與校對。 遠比賽局理論更強大、更全面的決策思維! 亞馬遜書店一上市,直取「電腦科學類」暢銷榜第1名, 並擠下《快思慢想》榮登「認知科學類」暢銷榜第1名, 出版多年,長踞「商務決策與問題解決類」榜單Top 50。 2017年「台灣人工智慧年會」暨「台灣資料科學年會」紀念贈書 《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年度最佳書籍,亞馬遜書店年度最佳科學書籍 【亞馬遜書店數千則讀者肯定,給予平均4.5顆星超高好評!】 *** 說到演算法,你想到的是政府和大企業如何利用數學模型算計你? 其實,演算法的本質是「解決問題的一連串步驟」,它長期為各領域帶來洞見與重大變革,還能幫助個人跳脫盲點與錯誤直覺。 說到電腦,你認為它冰冷且毫無彈性,思考方式跟人腦南轅北轍? 事實上,我們面臨的許多挑戰,源頭跟電腦科學家的困擾一樣,因此電腦解決問題的方式,能在極大程度上與人們的作法融合。 為什麼電腦科學家說,賽局理論「奈許均衡」的地位言過其實,「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也不是資產配置的好建議?本書訪問近五十年來最知名演算法的設計者,了解他們如何教電腦發揮最大效用,自己又從中學得什麼生活智慧,內容顛覆你對於「合理」的看法,眾多讀者大推:「真是過癮!」 書中各章以日常問題開場,釐清它們的演算結構後,探討研究者找出什麼解決方案,以及這些方法對學術、產業及個人生活帶來什麼幫助,像是: ►證明「所有雙人賽局至少有一個均衡狀態」的奈許均衡,讓約翰.奈許拿下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但它的地位可能言過其實。為什麼?(賽局理論) ►自動駕駛汽車能改善交通阻塞,打造交通天堂?你可能要失望了。現在自私駕駛人各行其是的情形其實已接近最佳狀態。(賽局理論,自主行為代價) ►棉花糖實驗證明了意志力對日後的成就有深遠影響?事情沒這麼簡單。抵擋得住誘惑的另一個關鍵可能是「期望」……(貝氏法則) ►以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馬可維茲,居然把自己的退休金平均投資在債券和股票上!這未免太不聰明了?未必。(過度擬合) ►2010年5月6日,美國股市發生閃電崩盤,短短幾分鐘內有幾家公司股價飆漲、另幾家則直線崩跌,這是怎麼回事?(賽局理論,資訊瀑布) ►你打算在十八歲到四十歲期間覓得人生伴侶,那麼幾歲時選定的對象可能最好?(最佳停止點,37%法則) ►紙本資料用完隨手往旁邊疊,既沒條理又沒效率?不,根據演算法原理,這是目前已知最精良、效率最佳的資料結構。(快取) ►什麼情況下,隨便挑一封電子郵件回覆,會好過先回覆最重要的郵件?(排程,往復移動) ►為什麼玩吃角子老虎時,贏錢繼續玩同一台是好策略,但是輸錢就換一台則太過輕率?(開發與善用) 電腦科學還能協助我們清楚劃分哪些問題有明確解答、哪些則無,從而選擇自己要面對什麼,以及要讓其他人面對什麼,從而增進雙方互動的效率。

    優惠價:406 /  580

  • 臺灣野鳥圖鑑[水鳥篇]-增訂版

    臺灣野鳥圖鑑[水鳥篇]-增訂版

    作者:廖本興

    臺灣是候鳥南來北返必經的驛站,每年秋冬季節,可欣賞到許多鷸鴴科、雁鴨科、鷺科等水鳥來臺度冬的景象,由於水鳥的羽色會隨著季節變化,因此增加了辨識的困難度。作者為了讓更多人快速學得辨識水鳥的祕訣,特地分享多年的觀察心得,希望藉由鉅細靡遺的敘述,引導讀者盡享深度賞鳥之旅。 本書是2012年出版《臺灣野鳥圖鑑-水鳥篇》的增訂版,近幾年來因臺灣鳥類現況已有很大變化,除鳥種數從出版當初的593種增加到696種外,圖鑑所依循的Clements世界鳥類名錄及鳥種分科有很大異動,且分類地位變動因而增加許多鳥種,因此新版本中做了大幅度增訂。 為了讓圖鑑更完善,作者竭盡所能補充更多更好的圖片,對於鳥種的特徵描述及辨識也做了加強及修正,相信對初學者或進階使用者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優惠價:693 /  990

  • 大自然的數學遊戲

    大自然的數學遊戲

    作者:史都華

      看似千變萬化的大自然,卻處處充滿著「模式」。   為什麼花瓣的數量,大都是五瓣或八瓣,而少有六瓣或七瓣?   為什麼火山是錐形、星體是球形,而星系大都是橢圓形或螺旋型?   東南亞的某種螢火蟲能成群同步發光,是誰在指揮牠們?   風吹過沙丘,為何會讓沙子堆疊的有如波浪?   自然界的模式,也能用來預測「蝴蝶效應」嗎?   我們常用藝術與文學的角度欣賞自然,   這回《大自然的數學遊戲》將賦予你數學家的眼睛,   讓你看見,大自然究竟在玩什麼樣的數學遊戲。

    優惠價:285 /  380

  • 圖解半導體:從設計、製程、應用一窺產業現況與展望

    圖解半導體:從設計、製程、應用一窺產業現況與展望

    作者:井上伸雄, 藏本貴文

    被稱做「產業核心」的半導體究竟是什麼呢? 半導體哪裡厲害?有哪些種類與功能?活躍於哪些領域呢? 本書將從「半導體」最基礎的部分講起, 再提及IC、LSI、記憶體與LED等等, 用簡單明瞭的方式說明它們的機制及運用。   我們的周遭隨處可見半導體的蹤影。   事實上,不管是需要插電的機器,還是裝有電池的機器,一定都會用到半導體。   反過來說,要是沒有半導體,就沒辦法運用電力。   要是半導體突然消失,世界上的人們就會突然無法使用電力。   半導體的功能大致上可以分成2種,   一種是「控制電流、電壓」,一種則是「思考」。   控制電流、電壓的半導體也叫做類比半導體,其用途包含   ①開關:可以將電流切換成通路或斷路。   ②轉換:例如名為LED的半導體,便可將電流轉換成光。   ③放大:將微小的訊號透過放大器放大。   負責思考的半導體,也叫做數位半導體。   大家應該有聽過CPU、微控器、處理器等名詞吧?   這些是利用半導體的「思考」功能製作而成的產品。   而記憶體則是利用其「記憶」功能製作而成的產品。   半導體的製作過程大致上可以分成3個階段。   設計工程→前段製程→後段製程(含封裝、測試)   書中也會以淺顯的方式說明各個階段所要進行的工程與原理。   仔細回顧半導體黎明期的技術,會發現即使經過了半世紀,   根本的原理、技術仍沒有太大的改變。   本書以半導體技術的基礎與歷史為基礎,增添現代半導體技術的相關內容。   不只會詳細介紹各種基本技術,   也會說明為什麼這些是必要的技術,幫助讀者理解整個脈絡。   希望讀者讀過本書後,能夠了解到半導體的根本技術,   從半導體運用方式的工程師觀點、商業觀點,以及各種不同面向,看待整個半導體產業。

    優惠價:294 /  420

  • 追蝶人:詹家龍與臺灣最美86隻蝴蝶的故事

    追蝶人:詹家龍與臺灣最美86隻蝴蝶的故事

    作者:詹家龍

    「蝴蝶是美好事物的象徵,更是一個整體環境的指標。」                                    ──蝴蝶生態紀錄片導演詹家龍 1999年冬天,我闖入數十萬隻蝴蝶越冬的山谷, 成千上萬的紫斑蝶在空中泛著紫光,這一美麗畫面震撼了我。 如今,全球暖化、棲地破壞,蝴蝶谷現象即將消失…… 追蝶20多年,書中有作者用鏡頭捕捉每隻蝴蝶飛舞的身影, 並寫下他與86隻蝴蝶的美好相遇與故事, 讓我們重新發現這塊土地美麗的生命力。 ── 臺灣最美蝴蝶 ╳ 追蝶人的故事 ──  2023《消失的紫斑蝶》紀錄片上映 30多年前都還看得到蝴蝶, 但,現在都市裡幾乎完全看不到蝴蝶…… 追蝶人-詹家龍博士,不只用4K影片紀錄蝴蝶生態, 更多蝴蝶的精采故事,慢慢說給你聽! 一次收藏臺灣蝴蝶最美麗的奇蹟美照! ◆紫斑蝶:像候鳥一樣規律性地通過國道 ◆大紫斑蝶:臺灣第一種被確認絕種的蝴蝶 ◆大青斑蝶:在臺灣與日本間「跳島」流浪 ◆寬尾鳳蝶:臺灣國蝶,擁有青天白日滿地紅顏色 ◆閃電蝶:追蝶人一生必拍的圓夢物種 ◆楊氏淺色小豹蛺蝶:從標本箱到消失的草原 ◆臺灣燕小灰蝶:最愛臺灣的蝴蝶 ◆歪紋小灰蝶:最愛走路的蝴蝶 ◆枯葉蝶:人人稱他「偽裝大師」 ◆淡青雀斑小灰蝶/白雀斑小灰蝶:認蟻作父,被螞蟻養大的蝴蝶 「這本書除了有臺灣最美麗的蝴蝶外,最希望的就是能把蝴蝶找回我們身邊。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願意在自己的地方、即使只是一小塊地,種植蝴蝶可以吃的植物,或許就有可能讓蝴蝶重新回來,和我們一起生活。有更多的「蝴蝶花園」出現在我們周遭,就是我出版這本書最大的希望。」 ──蝴蝶生態紀錄片導演詹家龍 【本書特色】 •精選追蝶生涯中最有故事的86隻蝴蝶 •從上萬張幻燈片中挑選最珍貴的臺灣蝴蝶美照 •蝴蝶小知識,再懂蝴蝶多一點 •拍攝《消失的紫斑蝶》紀錄片的背後故事 •全臺賞蝶景點推薦,一起追蝶去!

    優惠價:840 /  1200

  • 蜻蜓石:擁抱生態農場的幸福民宿

    蜻蜓石:擁抱生態農場的幸福民宿

    作者:石正人、孫沛芬

    ●結合有機農作、友善種植、自然農法,關心個人,也關心環境健康! ●以生生不息、相輔相成的循環,形成符合SDGs永續精神的生態圈! 一位退休的昆蟲系教授,和他的護理師妻子,買下了一個山頭,他們如何構築出夢想中的生態城堡?蜻蜓石的故事,將帶大家一窺他們從城市陀螺到山大王的奇幻人生。 在頭城的山巔,一座如同蜻蜓般飛翔的建築,點綴上波光粼粼的泳池,在綠意環繞的山林間,形成了蜻蜓點水的樣貌,這個地方,取名為「蜻蜓石」。其中的「蜻蜓」,象徵著在這片山頭自在飛舞的輕盈身影,「石」則來自昆蟲系教授石正人的姓,這個退休後開啟的第二人生,帶著他走向一畝從未耕耘過的神奇夢田。 「蜻蜓石」以有機農業結合綠生活民宿,以有機、永續、生態循環、生物多樣性等概念,落實於種植農作物、培育研究黑水虻、飼養雞隻以及提供優質膳宿等層面,不僅自身實踐SDGs理念,也善用其環境致力推廣食農教育,讓更多來訪之民眾及住客皆能感受到永續的生活、生態與生產,進而累積最佳教育宣導機能。 ‧黑水虻:動物最好的大餐,生質柴油的優質原料 從一把鋤頭開始,那雙教授的文人之手,走進了刨土種菜的世界、石正人順應著周遭環境,揭開了有機農場的序幕,堅持不灑農藥、不用化肥,他和昆蟲、動物們,一起享用著天地的恩賜。隨著土地越買越大,一段偶然間在澳洲民宿的美好體驗,讓他起心動念想蓋棟屬於自己的民宿,於是,邊種菜邊經營民宿,成了他55歲之後的生命核心。 原本每周要當苦力挖洞埋廚餘的他,有一次把廚餘放到忘了,等聞到臭味去查看,才發現密密麻麻的蛆,把廚餘吃到只剩半桶,這個別人看了會驚聲尖叫的恐怖景象,卻成了他眼中如獲至寶的意外驚喜。 ‧蜻蜓石:兼顧生產、生態、生活,自給自足的小宇宙 他開始研究這隻蟲,才發現牠名叫「黑水虻」,這看似不起眼的傢伙,竟是寶貝,不僅會吃廚餘,還全身都是寶,蟲體滿滿的蛋白質、油脂,是雞隻、動物最好的大餐,也是生質柴油的優質原料;蟲糞和蟲蛻,又可做為農場植物的天然肥料。 黑水虻的出現,讓蜻蜓石,自然而然形成了守護環境的生態圈,生活在其中的人、蟲、植物、動物,從農場的「生產」、「生態」保育,進而達到改善「生活」的目的,這「三生」理念,不僅創造出蜻蜓石的獨特價值,也讓石正人重拾研究熱情。 ‧蟲蟲危機?黑水虻帶來低碳永續食物供應鏈 儘管已離開教職,卻因為黑水虻,石正人再度開闢了山間實驗室,用畢生研究的學識和經驗,不僅將這隻蟲摸得熟透,更藉由觀察其生長,慢慢改良並開發出「黑水虻塔」。 石正人說,研究黑水虻,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更希望藉由牠來翻轉人類的命運。「黑水虻塔」不僅可以解決人類廚餘及生物廢棄物的棘手問題,同時,還能幫助農、漁、牧業,形成最具生態價值的循環。更值得關注的是,牠極有可能成為拯救地球暖化、糧食危機及生態浩劫的尖兵! 【幸福推薦】 林錦藤 台灣農業經營管理學會理事長 林耀東 中興大學終身特聘教授 施振榮 宏碁集團創辦人 洪堯昆 福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許如君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主任 張瑞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所長 鄭福田 財團法人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董事長 盧虎生 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

    優惠價:322 /  460

  • 大腦喜歡這樣學改變:科學家教你強化學習效果的轉念技巧,幫助你自信改變人生,學習全新專長

    大腦喜歡這樣學改變:科學家教你強化學習效果的轉念技巧,幫助你自信改變人生,學習全新專長

    作者:芭芭拉‧歐克莉

    暢銷學習書《大腦喜歡這樣學》作者 持續開發潛力、終生學習的大腦特訓課 美國《華爾街日報》專文推薦 Amazon 成人教育類 暢銷書   不論年齡、性別、職業、學歷,你都有機會建立自信,翻轉人生   當你覺得穩定的生活和工作已無法滿足內心渴望,   你明明知道學習很重要,但你的大腦似乎跟不上你想要的進步。   這時你需要:正確的科學知識,有效的心理認知,來幫助你突破困境。   工程師放棄原先的工程背景,從頭開始學習木工。   爵士樂手想要造福更多人而申請醫學系,克服自己最痛苦的理科,當上醫生。   公車司機為了對抗憂鬱症,重新學習讓身體動起來,建立新的認知習慣。   國三男生無法適應傳統教學方式而開始自學,大學畢業後,在大學擔任學院院長。   學者離開高端研究領域,選擇冷門的路線,度過職涯低潮,成為頂尖重要學者。   這些故事裡的人,經歷不同,背景懸殊,有男有女,但他們都:   ——曾經遭遇到人生的瓶頸;   ——經歷了幾個觀念的重大改變;   ——透過學習,來讓自己的人生翻轉。   從這些精采人生和深刻的學習歷程,我們會認識到許多有用的學習方式:   .網路開放平台課程 。不需要教室,不受地點限制,根據個人需要登記課程。   .運動 。運動是非常有效的改變大腦神經突觸的方式。   .開發第二專長 。   .鎖定目標,在限定的範圍裡,專注學習。   .重新定義自己的缺點 ,缺點是相對的觀念,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刻意練習 ,仔細而重複學習困難的細節。   .尋找值得跟隨的師父 。師徒制,是需要時間但很有效的一對一學習方式。   .培養個人興趣。從生活熱情發展出新工作。   本書收錄大量的真人實例,穿插簡明的腦神經科學知識,   讀者將會得到許多的激勵和實用的方法,來檢視自己的處境,   並迫不及待學習新事物,追求新的人生。   從這本書我們會得到啟發:   .學習以及學習所帶來的改變,可以超越天賦的能力。   .跟著熱情發展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能擴展你的熱情。   .人人都可以在缺點裡看見機會,在困境裡尋找可能性。   ※本書初版為木馬文化《給大人的人生翻轉學》

    優惠價:280 /  400

  • 圖解生命科學 更新版

    圖解生命科學 更新版

    作者:李銘杰、高慧芸、林峻宇、陳弘昕、傅珀瑩、林俸瑜、江君理、劉思廷、楊健志

    自從人類解開DNA分子結構後,將生物學從過去探尋生命起源、生理運作機制、生物分類及生態觀察等,帶進一個能夠揭示生命奧祕、甚至改變生命的嶄新世界,成為「生命科學」。 生命科學不只要了解生命,還要追求總體生命的價值,主張地球上的生物共存且相互依賴,追求永續發展的前提是尊重生命及生物多樣性。並以生命為核心,整合過去分散在生物、物理和化學的自然科學,發展有益於人類生活品質的生物科技,例如利用廢棄物製成生質能源降低對環境的傷害;透過基因改造將優良或特殊特性的基因轉入或在農作物中殖入抗旱抗害蟲基因,以大幅提升作物質量與產量;透過儲存臍帶血來儲備幹細胞,以利在必要時供做醫藥治療之用……等。這些生物技術廣泛應用於農業、醫療、工業、環境等領域,使生命科學搖身變成當今最熱門的實用科學。 本書以清晰敘述和一目了然的圖解,帶你一覽生命科學全貌,小至細胞、DNA、生殖與遺傳,大至演化、生態系,並深入淺出解說生物科技在「基因轉殖」、「基因改造」、「生物復育」、「生質能源」、「基因療法」的驚人成果。是建構生命科學視野、涵養科學人文的最佳入門書。

    優惠價:245 /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