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蝴蝶食草植物全圖鑑(347種台灣蝴蝶 × 788種食草雙向速查,特別收錄4種肉食性蝶類幼蟲)

    台灣蝴蝶食草植物全圖鑑(347種台灣蝴蝶 × 788種食草雙向速查,特別收錄4種肉食性蝶類幼蟲)

    作者:洪裕榮

    國內最詳盡的蝴蝶食草大圖鑑,蝴蝶野外探察與飼養必備讀物。 ★《台灣蝶類誌》作者徐堉峰專文推薦 ★ 完整收錄82科,788種蝴蝶食草植物名錄 ★ 詳列347種台灣蝴蝶與對應食草,並特別收錄4種肉食性蝴蝶幼蟲資料。 ★ 提供蝴蝶中文名→食草植物,以及食草植物→蝶種雙向速查表,方便讀者快速查詢。 ★ 精選252種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蝴蝶食草植物,完整呈現蝴蝶食草植物的花、葉、果、種子等識別特徵。    台灣之所以成為蝴蝶王國,除了氣候、環境適於蝴蝶繁殖外,自然界中植物種類豐富多元也是原因之一。絕大部分蝴蝶幼蟲對食草植物有很強的專一性,在台灣的4,000多種維管束植物中,雌蝶僅會選擇特定的一到數種,做為幼蟲的寄主植物。  因此,要尋找、飼育蝴蝶,或了解蝴蝶的生態,就必須先了解蝴蝶食性與特定植物的關係。除了在野外能夠更精準地尋訪蝶蹤。  本書作者洪裕榮老師為蝴蝶飼育與攝影的專家,他與中興大學森林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植物學者,以及《台灣蝶類誌》作者,蝶界權威徐堉峰老師共同合作,在本書中詳列82科788種蝴蝶食草植物,包括同類書藉鮮少記錄到的新種、新發表之食草蝶訊,以及多達347種蝴蝶的食草名錄,以提供讀者詳細的資訊。並依照海拔與分布,精選其中252種最具代表性的食草植物,以大篇幅呈現識別特徵,令讀者可以全面掌握台灣蝴蝶食草的世界。也是目前蝴蝶保育、復育或生態公園、社區綠美化等領域,最專業的參考書籍。c

    優惠價:1393 /  1990

  • 古今本草植物圖鑑(收錄台灣227種藥用植物,含藥名辯證、對應藥材與植株)

    古今本草植物圖鑑(收錄台灣227種藥用植物,含藥名辯證、對應藥材與植株)

    作者:貓頭鷹編輯部、陳昱璋、謝長富

    「傳統醫學需要現代化,本草也需要現代化。本書是《本草綱目》現代化的最佳典範。」──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 黃林煌 ◎ 第一本現代草藥學對應本草古籍的植物圖鑑 ◎ 收錄內容橫跨17部不同時期與主題的本草典籍 ◎ 詳列227種藥用植物的本草名、學名、產地、用法、禁忌等 ◎ 以最新分類學鑑別正確物種與產地,收錄真正裨益養生保健的草藥學知識 ★ 周遭不起眼的野草、瓜果,也許就是本草古籍中重要的藥用植物 「請問這株的植物名是什麼?」「有藥效嗎?」「有毒性嗎?」是植物社群中最常出現的三大提問。植物的藥用價值,向來是人們認識植物的主要動機之一,只是坊間普遍缺乏可靠的著作,提供精準的現代草藥學與鑑定知識,令需要深入學習與應用的讀者得以參據。 ★ 古今藥名辯證,呈現每種藥材的植株外觀、使用部位與藥性 以中國第一藥典《本草綱目》為例,全書收錄1,892種藥物中,以植物占1,095種為最大宗。但其記載的植物名與現今的稱呼多有不同,如韶子(紅毛丹)、白微(牛皮消)、金鈴子(苦楝),無法依書中古名辨識,也很難由繪圖看出實際樣貌,遑論如何應用。  本書收錄的植物以《本草綱目》為主軸,橫跨《本草綱目》、《唐本草》、《蜀本草》、《用藥法象》、《日用本草》、《食物本草》等17部不同時期與主題的本草典籍,羅列227種台灣最常見的藥用植物與其本草名、學名、產地、用法、禁忌等,將歷代藥學知識有系統的傳承下來。是國內第一本將經典古籍的文字,以現代藥用植物學全面剖析、並以清楚特徵照片重現的實用工具書。 ★ 專業人士審訂,收錄真正裨益平日養生保健的草藥學知識 本書邀請高醫大藥學系陳昱璋老師、台大生演所謝長富老師分別擔綱草藥學與分類學的編輯顧問。以本草分析、基原鑑別、藥效研究等過程為依據,並以生態演化的知識檢驗不同時期的植物分布,剖析古籍經典中記載的植物實際為何。並以速查表方式對照藥材的現代分科與歷代《本草》原典的收錄位置,令持有本草古籍的讀者得以交互參照,跨越歷史的門檻,進入中醫藥學的殿堂。    ★ 業界一致推薦 王靜瓊 (台北醫學大學生藥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邱重光(順天堂藥廠副董事長) 孫茂峰(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前理事長) 張永勳(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教授) 許中華(陽明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副教授) 喬夏(西洋藥草鋪「女巫藥草園」總監 ) 黃林煌(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

    優惠價:588 /  840

  • 在家也能種食蟲植物

    在家也能種食蟲植物

    作者:小鴨王Duckking(陳英佐)

    什麼!植物竟然也吃肉。 形態奇特的食蟲植物大多自有一套特殊的機制吸引獵物上門,透過演化而來的捕蟲器捕捉獵物,再經由消化液消化與吸收轉化為生長時所需的養分,如此搞怪獨特的特性,讓食蟲植物成為了炙手可熱的人氣植栽。 本書作者不藏私分享居家環境栽培食蟲植物的經驗與知識,教您如何讓它朝氣蓬勃,充滿活力。 本書特色 ● 詳介捕蠅草、豬籠草、毛氈苔、瓶子草等各種食蟲植物的原生環境以及種植過程中會遭遇哪些疑難雜症,深入淺出傳授栽培養護技巧。 ● 依據單元內容附有QRCode連結,以讓讀者透過影片說明更加瞭解操作流程。

    優惠價:266 /  380

  • 安全簡史:從個體到共生(簡體書)

    安全簡史:從個體到共生(簡體書)

    作者:汤凯

    本书描述了中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可能面临的时代变迁与其内在逻辑。按照时代变迁的顺序,全书以个体时代、协同时代、共生时代的顺序叙事。个体时代,人类个体几乎不可避免的错误被当成了事故追责的主要依据,用生命进行付出的人类个体在缺少组织后援的情况下,承担了主要的安全生产责任,具有悲壮的孤胆英雄色彩;协同时代,承认人类个体犯错不可避免,并且允许事故发生,不过安全生产责任由组织承担,组织因此获得持续改进的能力,反而使事故难以发生;共生时代,物理世界基本不再发生导致人类个体伤亡的安全事故,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物理世界和行为的数字化使人类个体的工作变成“游戏”,人类不仅与人工智能和知识共生,还与快乐同行。时代变迁的内在逻辑与源动力是知识的进化,它将帮助中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有机会从个体时代快速跨向共生时代。

    優惠價:324 /  324

  • 深入最禁忌的消化道之旅

    深入最禁忌的消化道之旅

    作者:瑪莉.羅曲

    → 美國最有趣的科普作家瑪莉.羅曲最膾炙人口的著作 → 《紐約時報》非文學暢銷書排行榜第二名,盤據非文學排行榜六週 我們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沒有正眼瞧過自己身上的器官,那是我們所擁有最珍貴、最神奇的東西。等到出了什麼毛病,才會想起它們的存在。—— 瑪莉.羅曲 有好幾個世紀,消化道的英文就是「供給營養的運河」(alimentary canal)。 想像一下,你的晚餐正沿著一條靜謐蜿蜒的水道漂流,這樣的畫面多麼宜人啊。消化與排泄不再令人感覺不適或厭惡,倒像是在萊茵河上巡遊般愜意。 消化系統深處蘊藏著豐富的傳奇故事 .充分咀嚼可以降低國債嗎? .如果唾液充滿細菌,為什麼動物要舔自己的傷口? .自殺炸彈客為什麼不把炸彈暗藏在直腸裡? .為什麼胃不會把自己消化掉? .脆脆的食物為什麼吃起來很「續嘴」? .便祕會不會要人命?貓王是否死於便祕? 人們喜歡吃雞皮和豬皮,為什麼對吃鯨皮卻猶豫半天?其實我們的菜單是由文化構成。而文化對於替代品,一向不太留情。 要說完全咀嚼有什麼好處,就是可以讓人吃東西的速度變慢。如果有人想要甩掉一些體重,這是有幫助的。 人體是大型、會動的容器,裡頭裝的正是我們最嫌惡的物質——鼻涕和唾液。倘若這些物質留在自身範圍內,我們就不覺得噁心。 爽脆的食物有獨特的吸引力。因為牙齒咬碎食物是一種破壞作用,人們因而獲得樂趣,或減輕壓力。 要學會說這套「味語」裡的風味語言,就如同聽管弦樂團演奏,一開始你聽到的是整體的聲音,聽久了,你就會聽出巴松管、雙簧管、弦樂等結構。 齊聲推薦 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書。讓我們在異常複雜且壯麗美妙的人類消化作用中,享受狂歡饗宴。──《經濟學人》 作者把之前帶入屍體、太空與性等主題的迫切好奇心,再次用在探索從嘴巴到結腸的消化系統。──《紐約客》 美妙且有趣的閱讀,而且我敢說,真是太好笑了。──《波士頓環球報》 進入消化道,充滿歡樂的朝聖之旅。──《紐約時報》 既噁心又好看。──《娛樂週刊》 「喜歡活潑生動寫作風格的書迷,一定會被瑪莉.羅曲的新書逗樂。羅曲又一次大膽嘗試前所未有的主題,充滿禁忌、駭人聽聞、噁心、簡直不可思議的科學。她以完美的筆觸傳達這一切,溫馨、透澈、詼諧,不落俗套地分享令人忍俊不已的趣聞。讀來津津有味!」──史蒂芬.品克(Steven Pinker),《語言本能》、《心智探奇》作者 「親愛的讀者,為了你,瑪莉.羅曲把手伸進牛的胃裡。如果你不看這本書,她就白忙一場了。而且,你將會錯過最有趣的一本關於腸子的書。」──卡爾.齊默(Carl Zimmer),《演化:一個觀念的勝利》、《小生命》作者 「如內視鏡檢查般深入探索,這本書是典型的瑪莉.羅曲:題材極為廣泛、永無止境的好奇、語不驚人死不休,而且,保證讓你笑到腸子抽筋。」──湯姆.范德比爾特(Tom Vanderbilt),《馬路學》作者

    優惠價:315 /  420

  • 甲蟲日記簿2:熱血阿傑的觀察與繁殖飼養筆記

    甲蟲日記簿2:熱血阿傑的觀察與繁殖飼養筆記

    作者:黃仕傑

    熱門甲蟲觀察飼育|冷門甲蟲探索分享 ◎ 審訂 鄭明倫博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  ◎ 推薦 楊平世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榮譽教授 邵廣昭博士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講座教授  林仲平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曾惠芸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助理教授 汪澤宏博士 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 黃一峯     金鼎奬科普作家/生態教育工作者 蕭志瑋     千萬網紅八弟/狂哥蛤吶畫雞丸 作者黃仕傑長期投入生態觀察與攝影,尤其熱愛甲蟲,累積了相當豐富的經驗與作品。2018年出版的《甲蟲日記簿》匯集他多年來在海內外的訪蟲故事,可惜受限於篇幅,仍有很多精彩的甲蟲無法收錄,於是接續推出《甲蟲日記簿2》。 本書內容七成是熱門甲蟲,由作者個人經驗挑選種類介紹,以飼養繁殖訣竅或是自然觀察心得為主。另外三成是與甲蟲有關的新知或少見種類的介紹,盡可能溶入科學知識,並分享自己如何在接觸飼養的過程中找尋答案。鼓勵讀者親身體驗觀蟲、養蟲的樂趣,進而得到啟發。

    優惠價:336 /  480

  • 大腦、演化、人:是什麼關鍵,造就如此奇妙的人類?

    大腦、演化、人:是什麼關鍵,造就如此奇妙的人類?

    作者:葛詹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

    第一本整合神經科學與認知心理學的革命性巨著! 既然我們和其他動物都是由同樣的化學物質組成的,也有同樣的生理反應,為何人類如此獨特? 人類很特別,常常能不費吹灰之力地解決問題,當我們手上拿著大包小包走到家門前,馬上就知道怎麼伸出小指勾住門把開門。人類的心智活動也很旺盛:我們有同情心、道德感,懂得抽象思考,能把幻想和現實分開;還能抑制衝動,延遲滿足時間。除此之外,人類懂得創造美的事物,甚至還會透過科技把性和繁殖分開!   大師親授的科普課,完整解析所有關於人類的研究!   在一九八○年代之前,神經科學與認知心理學這兩個領域之間幾乎沒有互動,直到裂腦研究先驅葛詹尼加與認知心理學大師米勒,在共赴餐宴的計程車上的一番對談,才促成了認知神經科學的誕生,葛詹尼加因而被譽為「認知神經科學之父」,認知神經科學更成為二十一世紀的顯學。   為了徹底了解「身為人類」所代表的科學意涵,葛詹尼加統整了神經科學、演化學、認知心理學、遺傳工程、人類學、動物行為學和語言學近十年的最新研究,融合社會科學的田野調查,探討各種令人困惑的問題:   人類的大腦很特別嗎?腦袋越大就越聰明? 我們為什麼那麼愛社交?講八卦攸關生存和演化? 動物有道德感嗎?只有人類有亂倫禁忌? 人類是唯一的藝術家嗎?猩猩也懂得欣賞夕陽之美? 意識是怎麼一回事?動物會思考自己知道的事嗎?   人類研究散落在各種不同領域,本書是葛詹尼加用大師的眼光為我們整理、至今為止最完整的人類研究,讓研究者和一般科普讀者,都能津津有味地讀下去。他在書中展現了幽默的筆法,從人類的生理構造、社交行為、道德、同理心,一路剖析至語言、藝術、直覺、意識等層面,結合各領域的文獻,挖掘人類的獨特之處。   跟著大師的思考脈絡,你會驚歎於人類的奧妙,更將明白「生而為人」所代表的重大意義!

    優惠價:390 /  540

  • 我們為何存在,又該如何定義自己?:從人類起源到生命樹,重新定義你在宇宙中的多重身分

    我們為何存在,又該如何定義自己?:從人類起源到生命樹,重新定義你在宇宙中的多重身分

    作者:威廉.歐文

    【專文導讀】 苑舉正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名家推薦】 李家維 《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寒波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版主 黃貞祥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高涌泉 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鄭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塔特索爾(Ian Tattersall)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人類起源榮譽策展人 美國《科學》雜誌 後疫情時代 你如何重新定義人生? 從45億年前行星撞地球 到人類祖先邂逅繁衍 哲學家帶你探索 我們是誰?為何在這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是什麼?顯然你是人類,科學家可以用家譜樹繪出你的祖先,但你也有其他身分。 演化生物學家認為,在生命樹上,你是智人物種的一份子;微生物學家認為,你是一群細胞的組合,每一個細胞都可追溯到數十億年前的細胞祖先;遺傳學者則認為,你是基因複製機器,可以繪出你的基因歷史。 但,物理學家則對你的身分提出截然不同的答案:你是一群原子的組合,每一個原子都有悠久的歷史,其中有些早在大霹靂時就已存在,有些則是恆星內核融合的結果。不僅如此,你大部分的原子在加入你之前,都曾是其他生物的一部分。因此由你原子的觀點來看,你不過是數十億年漫長旅程的一個小站。 《我們為何存在,又該如何定義自己?》對你的超級大家譜做了跨學科的分析,一路直到宇宙大霹靂為止。你的家譜或許能查到驚人的祖先,而這個超級大家譜則有更精彩的故事,讓你不但能更深入了解自己是誰和是什麼,更能以全新的眼光看周遭的世界。你也會發現,所有為了讓你能夠存在人世間,而必須發生的偶發事件:恆星必須爆炸,地球必須在45億年前和6千6百萬年前分別遭到行星和小行星撞擊,微生物必須吞噬微生物,非洲大草原必須經歷氣候變化。當然,還有你的直系祖先,每一個都得相遇並交配。 明白了我們的存在是多麼偶然之後,實在無法不覺得能夠成為宇宙一份子而感到幸運,因為世界有個偉大的宇宙計畫,能讓生命有意義,我們的存在視野也將因此更加寬闊,看待短暫人生的思考角度,也將不同。

    優惠價:315 /  450

  • 角蟬─不可思議的昆蟲

    角蟬─不可思議的昆蟲

    作者:丸山宗利

    ★ 榮獲文化部「第39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 (小學高年級、國高中適讀) 您有見過長相如此滑稽的昆蟲嗎? 綠豆般大小的超袖珍體型,卻擁有超乎想像的奇特外型、絕佳的彈跳能力。 演蜜蜂也好、扮黴菌也罷,甚至要裝死,通通難不倒牠,若眼看著就要被逮,也有棄「角」逃跑這一招,牠就是有擬態高手之稱的-角蟬。 本書特色 ■ 市面上第一本介紹角蟬的專門書籍。 ■ 以專欄介紹有關角蟬的口器及攝食行為、與螞蟻之間的互利共生關係、利用振動溝通系統向夥伴傳達訊息等生態知識,讓讀者對角蟬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 將角蟬微粒般大小的身體放大倍數清晰呈現外,另附有尺標展示原寸蟲體,以讓讀者對角蟬的體型有所概念。

    優惠價:266 /  380

  • 光彩閃耀的甲蟲圖鑑

    光彩閃耀的甲蟲圖鑑

    作者:丸山宗利

    ★ 第71梯次好書大家讀入選圖書 (國小高年級跨國中適讀) 來自日本暢銷書《昆蟲真不可思議》作者的最新昆蟲寫真圖鑑 囊括Amazon昆蟲類書籍銷售排行中前三名,具有高度評價 你能想像,原來世界上竟有色彩如此繽紛絢爛的甲蟲嗎? 這些看似堅硬強壯的甲蟲,別緻獨特的外表讓牠們擁有超高人氣,像是擁有罕見黃金、白金、白銀等各種代表性貴重金屬色澤的寶石金龜;有著類似日本傳統菊花紋圖案的硬象鼻蟲;在繽紛色彩外更兼具複雜立體造型的蜣螂等,這些甲蟲們簡直就是活生生的寶石,絕對讓你大開眼界。 此外,作者利用「深度合成攝影法」,將這些具有美麗金屬光澤、擁有罕見花紋、充滿藝術色彩的甲蟲,完整呈現出牠們的精細之美!相信在你欣賞過這些甲蟲表面的紋飾後會被牠的自然魅力所吸引。 本書特色 ■ 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向讀者介紹關於昆蟲知識,並以幽默的比喻方式讓讀者領略甲蟲的生態習性。 ■ 在每種甲蟲照片旁標註其俗名、學名、採集地、大小,以讓讀者有更深入的認識。 ■ 利用特殊的「深度合成攝影法」,拍攝出極度清晰美麗的甲蟲照片。 ■ 以專欄介紹有關甲蟲的發光原因、機制、擬態與人類間的關係等生態知識,讓讀者對於甲蟲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優惠價:315 /  450

  • 野鳥生態學堂

    野鳥生態學堂

    作者:陳加盛

    以棲地和活動環境作分類,詳介140餘種野鳥生態習性及有趣行為,帶您盡覽鳥類生態之美。 您知道杜鵑科鳥類會將自己的蛋產在其他鳥種巢內,由其代孵、代育嗎? 熊鷹築巢於高大樹木的上層,以樹枝築成的巢竟可容納一個成年人站立。 作者分享四十多年生態攝影的觀察紀實, 告訴您野鳥們的精采故事,引領您進入有趣的野鳥觀察世界。 本書特色 1. 本書將以野鳥的棲地和活動環境作分類,分別介紹各區域較易觀察到的野鳥,此編排方式相當適合野鳥觀察的新手或入門者。 2. 內容有別於一般書籍的形態特徵制式介紹,將以野鳥有趣的生態習性作切入。

    優惠價:385 /  550

  • 附生植物觀賞圖鑑

    附生植物觀賞圖鑑

    作者:夏洛特charlot

    橫越洲際,跋涉千里, 多次深入探訪拉丁美洲亞馬遜雨林與婆羅洲祕境, 帶您認識空中的微型生態島。 森林裡的大樹上住著許多房客,這類附著在其他植物體上生長的植物為了生存,在形態與生理上演化出異於一般陸生植物的機制,例如演化到極致境界的松蘿鳳梨不需要靠根來附著於大樹或岩壁上就能繼續成長;積水鳳梨具有杯狀物積水功能,可在降雨季節收集雨水中的沙塵、養分。這群極易被忽視的生物,對森林生態系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它們就是「附生植物」。 本書特色 1. 從附生植物的定義、演化及環境至附生植物與其他生物間的互動,皆有詳細介紹。 2. 附生植物成員受到地域及不同的森林狀態影響,有著非常大的種類差異。本書針對常見類群做解說,詳述其生理演化及特性,引導讀者了解附生植物為了生存,是如何突破限制,發展出各種有趣現象。

    優惠價:483 /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