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好懂元素圖鑑:偷看東大生的筆記
★ 每日只要1分鐘!瞬間理解118個化學元素,愛上化學 ★ 118個元素配合手繪插圖,加上淺顯易懂的詳盡解說,超好懂!超好記! ★ 詳細說明考試必出的元素知識及重點化學反應 ★ 用簡易模擬試題測驗自己是否了解吧! ★ 對於社會人士想要重新理解元素也超有幫助! 給對於化學充滿興趣的小學生 定期會面臨化學考試的國高中生 離開學校已久、想重溫化學的社會人士 由東大生傳授!用插畫了解元素 「化學」這門學問, 就是以「原子這種粒子是構成所有物質的要素」為前提,探討各種物質之性質的領域。 而支持這個領域的基礎,就是所謂的元素。 目前已發現的元素有118種,其中有「氫」或「氧」等常見的元素, 也包括了才剛發現不久的「重」元素。 本書會以插圖、專欄、問答等方式,解說118種元素的性質, 以及這些元素所形成之化合物的性質。 期盼讀者在看過本書之後, 能更了解「乍看之下只是由一兩個字母所組成的符號」是什麼樣的物質, 如果能不再排斥「化學」這個看似難以接近的領域的話,那就太棒了。
優惠價:224元 / 320
-
宇宙的歷史與觀測:看漫畫學宇宙知識!
宇宙的起源到底是什麼呢? 人類又是如何觀測廣袤無邊的宇宙? 你知道宇宙有138億年的歷史嗎? 從宇宙誕生到現在,中間到底經過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跟著兩個可愛的漫畫角色:昴星團望遠鏡「阿昴」跟超級神岡探測器「SK」,一起來了解宇宙的演變吧! 全彩插圖+可愛四格漫畫, 帶你進入迷人的宇宙世界! 本書藉由輕鬆有趣的插圖跟漫畫,淺顯易懂地講解有關宇宙的所有知識! 現在最夯的基本粒子到底是什麼?我們的世界是幾次元?為什麼在宇宙放晴之前什麼都看不到?無法看見的暗物質與暗能量又是什麼?宇宙最後會如何終結呢? 各種你想得到或想不到的問題,都可以在書中獲得解答! 原來身在地球上的科學家們, 用各種千奇百怪的方式在觀察宇宙!? 這些設施是透過什麼原理來觀測宇宙的呢? 一起來揭開宇宙的神秘面紗吧! 離開地球,從太空中觀察【哈伯太空望遠鏡】 從沙漠用電波觀察宇宙【ALMA望遠鏡】 用來自宇宙的重力波觀察宇宙【DECIGO】 用南極的冰觀測微中子【冰立方微中子天文台】 用伽瑪射線眺望宇宙【切倫科夫望遠鏡陣列】
優惠價:245元 / 350
-
比教科書有趣的14個科學實驗Ⅱ:滿足好奇心!開拓新視界!
高中理科老師必讀! 讓學生驚呼的有趣科學實驗! 比起課本上的死板知識,「這才是真正的科學!」 由曾在許多科學競賽獲獎的理學院老師們撰寫, 用身邊隨手可得的材料,重現「實驗室等級」的實驗。 藉由實際操作,培養學生綜合性理解、思考的能力, 超精彩的實驗內容,絕對會讓學生們瞬間愛上科學的世界! 本書的作者群為早稻田大學本庄高等學院的實驗開發班,曾獲獎無數,包括「JSEC(高中生科學技術挑戰)」、「PEC青少年科學節 金獎」等。 作者代表影森徹先生於早稻田大學本庄高等學院教授物理,並以「實驗」為基礎進行授課,這種獨特的教育方式深受學生好評。除了指導中小學生教師的實驗以外,亦擔任理科部的顧問,教出許多科學競賽的獲獎者。 科學不該只是死背課本上的知識與公式,讓學生親眼看到、親自動手實驗,才能體會科學的奧妙與有趣之處! 師生一起做做看! ◆ 用微波爐可以製作出寶石!? ◆ 讓人驚豔的透明骨骼標本 ◆ 從廢棄家電中居然可以提取出黃金!? ◆ 親手DIY真正的氮氣雷射 ◆ 五顏六色!讓學生眼睛閃閃發亮的焰色反應表演 ※ 注意:本書中的部分實驗較具危險性,進行實驗時請務必有老師陪同。 本書特色 ★ 14個吸引孩子目光、獨一無二的實驗 ★ 由理學院老師撰寫!最適合與學生一同實作 ★ 打破生物、化學、物理等科目的藩籬 名人推薦 佑來了/佑來了生活科學頻道YouTuber 周芳妃/北一女中化學科老師 林柏青/復興實驗高級中學自然科老師 張瑞/A.S.K 愛思考自然科學實驗創辦人 楊國珠/北一女中化學科老師 鄭永銘/前建國中學物理老師‧跟著鄭大師玩科學部落客 賴奕帆/建國中學物理科老師
優惠價:280元 / 400
-
比教科書有趣的14個科學實驗I:滿足好奇心!開拓新視界!
高中理科老師必讀! 讓學生驚呼的有趣科學實驗! 比起課本上的死板知識,「這才是真正的科學!」 由曾在許多科學競賽獲獎的理學院老師們撰寫, 用身邊隨手可得的材料,重現「實驗室等級」的實驗。 藉由實際操作,培養學生綜合性理解、思考的能力, 超精彩的實驗內容,絕對會讓學生們瞬間愛上科學的世界! 本書的作者群為早稻田大學本庄高等學院的實驗開發班,曾獲獎無數,包括「JSEC(高中生科學技術挑戰)」、「PEC青少年科學節 金獎」等。 作者代表影森徹先生於早稻田大學本庄高等學院教授物理,並以「實驗」為基礎進行授課,這種獨特的教育方式深受學生好評。除了指導中小學生教師的實驗以外,亦擔任理科部的顧問,教出許多科學競賽的獲獎者。 科學不該只是死背課本上的知識與公式,讓學生親眼看到、親自動手實驗,才能體會科學的奧妙與有趣之處! 師生一起做做看! ◆ 用微波爐可以製作出寶石!? ◆ 讓人驚豔的透明骨骼標本 ◆ 從廢棄家電中居然可以提取出黃金!? ◆ 親手DIY真正的氮氣雷射 ◆ 五顏六色!讓學生眼睛閃閃發亮的焰色反應表演 ※ 注意:本書中的部分實驗較具危險性,進行實驗時請務必有老師陪同。 本書特色 ★ 14個吸引孩子目光、獨一無二的實驗 ★ 由理學院老師撰寫!最適合與學生一同實作 ★ 打破生物、化學、物理等科目的藩籬 名人推薦 佑來了/佑來了生活科學頻道YouTuber 周芳妃/北一女中化學科老師 林柏青/復興實驗高級中學自然科老師 張瑞/A.S.K 愛思考自然科學實驗創辦人 楊國珠/北一女中化學科老師 鄭永銘/前建國中學物理老師‧跟著鄭大師玩科學部落客 賴奕帆/建國中學物理科老師
優惠價:280元 / 400
-
台灣賞螢地圖
台灣地區螢火蟲生態豐富之旅‧螢火蟲生態入門分析‧最佳賞螢景點100選 ‧台灣螢火蟲圖鑑44種 ■ 賞螢入門,探究螢火蟲生態奧秘 描述螢火蟲生活史,認識螢火蟲從卵到幼蟲、化蛹羽化、成蟲一連串的型態變化;介紹螢火蟲的發光,一探其發光究竟。同時也介紹螢火蟲的飼養與觀察方法與棲地保育,更進一步了解螢火蟲的生態環境。 ■ 賞螢地圖,提供翔實的賞螢情報 推薦台灣地區最佳賞螢景點100處,提供賞螢季節的賞螢路線與賞螢裝備。在介紹景點的同時,對於螢火蟲無污染的生態環境也能一目了然。 ■ 賞螢圖鑑,描述螢火蟲型態特性 介紹44種夜行性、日行性台灣螢火蟲,分析其種類型態與生態,並對其棲地與發光特性有扼要的介紹,充分掌握辨識螢火蟲的關鍵。
優惠價:315元 / 450
-
全唐詩植物學
開創台北植物園的古典文學景觀,跨界結合科學知識與詩詞歌賦賞析, 世界第一個「植物文學偵探」潘富俊,2018再出擊! 運用現代科學研究《全唐詩》49,036首詩、統計出唐朝有398種植物入詩。獲得新穎的賞析角度,同時領略古人景觀設計的匠心、落實美學於日常生活! 唐詩是漢字文化的巔峰傑作,幾乎人人皆可隨口引用上幾句,例如: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心有靈犀一點通。」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一般傳世的《唐詩三百首》只是方便兒童朗誦的入門集錦,真正精華集大成的是《全唐詩》,影響全球漢文化圈,包括台灣、中國、乃至日韓等,至今不墜。唐詩作者自君王將相至僧道青樓,內容或引經據典,或喻依萬物──尤其是「植物」計有398種入詩。 本書從認識植物這個視角度來刻劃唐帝國,大至盛世的全貌,小至生活點滴,並依據唐代版圖的空間分布及歷史文化縱深,區分《全唐詩》植物成十四章。
優惠價:336元 / 480
-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
情緒科學的思想革命之作! 國際重量級心理學家暨神經科學家代表作 了解情緒,就是了解我們自己 情緒並非自發產生,而是由你的大腦建構出來的文化類別 根據傳統情緒觀點,情緒是自發的,所以科學家長期以來認為情緒在身體或大腦中是固定線路,由大腦的固定部位決定,比如傳統情緒觀點就認為杏仁核掌管恐懼,缺乏杏仁核就無法習得恐懼。本書所提出的情緒建構理論,就以各種實驗數據和科學證據來顛覆傳統情緒觀點。 本書作者麗莎.費德曼.巴瑞特博士,曾獲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先鋒獎和2019年古根漢研究學者獎(每年全球僅二人次),是國際知名的心理學家暨神經科學家。她在本書中以實驗室的縝密研究數據,佐以諸多其他科學的研究證據,說明大腦如何構建我們的情緒,情緒實際上並非生來就有,也非普世共通,而是你所身處的社會共識、文化與教養下的產物。情緒建構論,是一個能徹底改變心理學、醫療保健、法律體系以及我們對人類心靈理解的情緒新理論,本書更是情緒科學的典範轉移之作。 巴瑞特博士在本書中以各種淺顯易懂的例子說明大腦如何建構情緒,更提出喜怒哀樂等種種情緒,實際上只是大腦建構的文化類別和概念,就好比,杯子蛋糕和瑪芬,因為食用時機不同,早餐吃的叫瑪芬,點心時間吃的叫杯子蛋糕。以情緒來說,你感到胃糾成一團,如果你現在是在醫院等檢查報告,你可能會把胃痛當成是「焦慮」的生理現象,但如果你目前是在餐桌前,可能你就會把胃痛當成「肚子餓」的生理現象;或者,你原本覺得某個人並非你可以交往的對象,但今天跟他碰面時,你卻突然感到心跳加速、面頰泛紅,你不禁懷疑,難道原本對這個人的認知錯了嗎?晚上卻發現自己得了流感!(這是巴瑞特博士的親身經歷。)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你還能說「情緒是自發、與生俱來」的嗎? 巴瑞特博士更以情緒建構論為基礎,提供可以掌控自己情緒的方法。因為你的身體和你的心智深深地相互連結,你的內感驅動你的行為,你的文化又串連你的大腦。所以事實上,掌控情緒的最基本功夫,就是保持身體預算的良好狀態。因此,健康的食物、規律的運動和睡眠,是身體預算平衡與情緒生活健康的先決條件,她據此建議了提升身體健康以及情商健康的方法。提升身體預算能力的方法,包括能提升與人接觸的按摩、慢呼吸的瑜珈、布置綠色的安靜環境、引人入勝的小說……甚至定期跟朋友聚餐,並且輪流請客,都有益於身體健康。至於提高情商的方法,重點則在於增加情緒粒度和概念,更有效地預測和分類你的感覺,這樣更能依照環境制訂你的行為;根據神經科學,學習新語詞也能提高情緒健康……。 巴瑞特博士的情緒建構理論正在推動對思想和大腦的更深層次理解。《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不僅揭露了情緒、思維和大腦科學的最新研究,更以許多實例闡明有趣的實際應用。 〈好評推薦與讚譽〉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黃揚名 審定|導讀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鄭國威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謝伯讓 專文推薦 中央硏究院民族所兼任硏究員暨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兼任教授 朱瑞玲 心曦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周慕姿 揚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 許華倚 台灣愛笑瑜伽協會創會會長 陳達誠 好評推薦
優惠價:340元 / 480
-
第一次登月:阿波羅11號登月50週年
「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 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尼爾 · 阿姆斯壯 1969 年7月20日 地點:月球 ●「我們選擇在十年內登上月球以及完成其它夢想,並非它們輕而易舉,而正是因為它們困難重重……」──約翰‧甘迺迪,西元一九六二年九月在美國德州萊斯大學演講詞 ●「太空人登陸月球,這不只是歷史的一步;這是進化史上的一步。」時報社論,西元1969年7月20日 《第一次登月》書中有多幀迷人、以往從未公布的照片,以及許多珍貴難得的影像和檔案文件,故事引人入勝,生動敍述阿波羅11號的史上創舉,同時為慶祝它登月五十週年紀念共襄盛舉。 人類登陸月球是歷史性且具指標意義的里程碑,《第一次登月》為我們揭露其幕後不為人知的真實樣貌,從美國與蘇聯間的太空競賽,講到阿波羅11號降落月球上的寧靜海,再講到重返地球及其後續發展,精彩絶倫。 《紐約時報》日前在「新的和值得關注的書籍」(""New and Noteworthy"")書評專區將《第一次登月》列為本周精選。 ※ 登月重要事件 1957年10月 4日 蘇聯發射人造衛星史波尼克1號升空 1961年 4月12日 尤里‧加加林是全球第一位上太空的人 1961年 6月 5日 艾倫‧雪帕德成為美國第一位上太空的人 1962年2月20日 約翰‧葛倫成為全球第一位上地球軌道的人 1963年6月16日 范倫蒂娜‧泰勒絲是全球第一位上太空的女性 1965年3月18日 阿列克謝‧列昂諾夫是全球第一位進行太空漫步的人 1965年6月3日 愛德華‧懷特是美國第一位進行太空漫步的人 1967年1月27日 三位太空人死於阿波羅1號的火災 1968年12月24日 阿波羅8號繞行月球
優惠價:700元 / 1000
-
改變你的心智:用啟靈藥物新科學探索意識運作、治療上癮及憂鬱、面對死亡與看見超脫
暢銷名作《雜食者的兩難》、《烹》作者重磅新書 《紐約時報》2018十大好書.暢銷榜第一名 探索心智邊界與運作模式的雄心之作 讓我們進入意識深處,那個藏著宇宙,藏著所謂「神性」的地方 「日常生活的問題、困頓、憂慮、沮喪都已消失……我似乎終於能夠冥想永恆的真理。」「我立刻感到進入神的懷抱。祂與我合一。」「我看到數字產生顏色,顏色附帶著聲音。」——這是超脫,是神人合一的神袐體驗。許多人,包括最講求科學實證、最唯物論的人,都曾在這樣的經歷中脫胎換骨,擺脫過去。 還有另一種現象,以神經科學的語言來說,是「大腦中主宰自我和大多數判斷的預設模式網路停止活動,更原始、更古老的腦區浮出」,如幼兒的大腦,在那裡,自我感消融了,萬世萬物如同新造,各種創意、想像,噴薄而出。——這是用藥物達成的心智模式,文學家和藝術家從中汲取絕妙靈感,灣區第一代電腦工程師也因此得以設計出無數電路晶片。 以上兩者的交會點,正是「啟靈藥」。這一類精神活性物質還有個更惡名遠播的名字,「迷幻藥」。小小棕色蘑菇和感染穀類的真菌中含有的物質,曾經是醫生和科學家寄予厚望,期盼治療精神病與成癮症狀,甚至讓健康人士過得更幸福的靈丹。但人們發現服下後不僅感官敏銳度大幅提升、感覺到自己與萬物合一的喜悅,甚至會在異象中看見宇宙根源、自身降世之祕——這種藥物似乎不僅僅對臨床病患有療效,還可能對超脫物質世界、解決人類困境提供解方。 只是這種物質的顛覆性是福也是禍:不只消融了自我與外在的界限、成年後僵化的心智模式,也消融了服從,從而摧毀了種種權威及權力結構,因而被當成敗壞道德、顛覆政府的危險物質。啟靈藥從震驚醫界、席捲歐美,到跌落神壇,只經歷了短短二三十年時間,在效用與潛力還未在實驗中獲得充分證實及否證之時,就已被列入管制藥物,染上汙名。 多年後,啟靈藥捲土重來。這一次,從醫學界、心理學界、食藥局到媒體,人人都知道絕不能重蹈覆轍。嚴謹的實驗控制、無懈可擊的研究人員、戰戰兢兢的成果發表取代了譁眾取寵的教主及口號;腦神經科學知識及腦造像解釋了靈性譫妄背後大腦的神經傳導;反文化的意涵退位,大家更關注的是如何用啟靈藥敲開通道,讓我們大腦中隱而未覺的心智冰山浮上水面——如何用啟靈藥「改變我們的心智」。 。。。 關於這樣的啟靈藥,永遠的懷疑論者、靈性開發程度幾乎為零的麥可.波倫,似乎是最不可能發生興趣的人,但他也因而成為最有公信力的報導者。「我的人生,少了什麼嗎?」的中年疑惑,帶他踏入醫院的實驗室、專業研討會、靈遊嚮導的治療椅、巫醫的地下室,透過訪問眾多在檯面上下投身啟靈藥探索的人物,將啟靈藥驚世駭俗的過去及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帶到讀者眼前,也細數啟靈藥可以如何運用在心理治療上,包括憂鬱症及臨終的死亡恐懼。 但全書最大的亮光,是波倫親身在靈遊中探索生命的靈性及神袐性,用最理性、冷靜的筆,描述這最難以言喻、不可置信的體驗。這一場場靈遊,讓以科普作家身分知名的波倫,縱使並未開始信奉神佛,卻也清楚看見自己所熟知的「正常意識」,不過是精神冰山露出海面的小小一角。
優惠價:385元 / 550
-
免疫解碼:免疫科學的最新發現,未來醫療的生死關鍵
Amazon書店5顆星盛讚: 破解我們對免疫系統的認知,21世紀最具里程碑意義的書! 《紐約時報》最具開創性醫學報導!諾貝爾生醫獎得主等數十位專家訪談! 從癌症、愛滋病、失智症、自體免疫失調等重症, 深入探究免疫系統這人體最精微奧妙的奇蹟武器! 免疫系統是人類健康與安適、生或死的關鍵, 本書探索人類免疫系統和健康的祕密, 以宏大的報導及精心的布局,成就一部史詩,為這類書籍開創先河。 內容交織著尖端的科學新知與四位主人翁私密的生命故事。 ◆ 普立茲獎得主暨《紐約時報》暢銷作家麥特.瑞克托的最新醫療新知鉅作。 ◆ 深度訪談數十位世界知名重量級科學家和免疫專家,其中不乏在免疫研究上發明關鍵疫苗和藥物以及做出突破性實驗和研究成果的學者專家,如免疫學先驅雅克‧米勒(Dr. Jacques Miller)、弗契(Dr. Anthony Fauci)、2018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得主美國免疫學者艾利森(James Allison)和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特別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等人,更為本書增添科學信實佐證。 ◆ BBC「本月必讀的十本書」、《紐約書評》、《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書評》、《今日美國》、《科克斯書評》、《書單》、《出版人週刊》一致好評口碑推薦! ◆ 本書很具說服力地把免疫學的科學和歷史交錯寫入四位病患的生活中,這些病患各自有不同的免疫功能失調狀況:有的反應過度,有的反應不足,或將自己當成敵人,或將敵人當成自己。 ◆ 說明免疫系統的研究歷史,也讓我們了解免疫系統的運作。一本理解免疫系統與社會對免疫產生何種影響的擲地有聲之作。 ◆ 述說免疫系統機制以及它如何涉入實際健康層面,也是關於睡眠、健身、情緒、壓力、營養、年老和失智症的故事。 「免疫系統走的路如同在深淵上走鋼索,要活下來取決於免疫系統知道分辨誰是自己人,誰又是外來者,還得對應三大挑戰:壞傢伙的變異性;讓血液在幾秒內流過全身的中央循環系統;以及必要的癒合力。以上種種,免疫系統不但都要做到,還要做得恰到好處,不能在過程中把自己也殺了。免疫系統走了一條最細緻的路,它能成功是因為有高效率的維和部隊在幫忙,讓人誤以為它們的工作是魔法。最近七十年的免疫學一直追求魔法的破解,想知道我們的防禦機制在關鍵核心如何運作分工。而這趟驚異旅程開始轉向,從對免疫系統的粗略了解轉到分子層級的探究,結果讓現代醫學深入魔法中心,從精妙防禦的內部機制直接插手你的健康。」──本書作者 麥特.瑞克托 免疫系統是世上最想建構和諧關係的維和部隊,精妙運作只為實現一個基本目標——平衡。 免疫系統是身體必要的防禦網絡,是守護者,能對抗疾病,癒合傷口,維持秩序,保持平衡,讓人活著。從T細胞到自然殺手細胞,這些微型步兵軍團在體內巡邏,以即時通訊網絡互相聯絡。經過千年來的演化磨練,免疫系統幾乎能面對無限威脅。
優惠價:336元 / 480
-
理科醫科套書(共四冊):圖解物理學+圖解化學+圖解生化學+圖解醫療
第一冊《圖解物理學更新版》 人類因無窮的想像而發現物理,物理則使人們更了解這世界的真實。 解答身旁的種種「為什麼」即為物理的精隨。 • 為何天空會被晚霞染紅? • 為什麼救護車接近時的音高較為高亢,遠去時則較低而穩定? • 彩色電視機的原理是什麼? • 為何水裡加入冰塊後,不是水結凍,而是冰塊溶化? 物理是源自於對生活周遭的現象所產生的好奇,進而抽絲剝繭試圖解答的科學。物理學不僅解釋了自然界中許多有趣的、令人疑惑的現象,利用物理學的原理,人類也創造出許多實用工具,例如透過電阻加熱的烤箱、誘電加熱的微波爐、利用空氣比重浮起來的熱氣球等。 世界上存在著難以計數的自然現象,都能系統地被歸納於力學、熱學、波動學、電學、量子學等五大領域,也是物理學發展的歷史順序。透過這五大領域可以掌握物理學的整體輪廓。《圖解物理學更新版》即以不同篇章介紹這五大領域的要點及各領域之間的關係,並藉由圖文並列的撰述方式,使讀者能輕鬆地建立完整且脈絡清晰的基礎物理概念。對於物理當中不可或缺的運算公式,則深入淺出地說明根據的原理和推演過程、帶出各公式間相互套用的關聯性,並透過有趣的物理知識幫助記憶,使一向被初學者視為畏途的公式也能變得易於理解。 第二冊《圖解化學更新版》 我們生活的物質世界追溯至最根本,不過約九十種化學元素。 運用這些精簡的元素、構造原理和建構機制, 化學便能如魔術般,重組、變化出更多令人驚奇的物品。 化學把我們所處的物質世界窮究到最微小的根本元素,是了解物質構造和機制的學科,不僅解開這個世界既有物質、現象的組成、構造、機制之謎,還要進一步運用物質建構的原理和機制,變化組合出各種有助益的物品。 在這本《圖解化學》更新版裡,作者有計畫地將化學理論融入人們日常生活接觸的事物及先進科技的具體主題中,要讓讀者在充滿樂趣的過程中,輕鬆了解化學本質和理論的全貌。 第三冊《圖解生化學更新版》 為什麼吃魚會變聰明? 為什麼減肥會失敗? 對身體多一分微觀的了解, 才能期待一份善待的反饋! 身體,唯一的親密伙伴,遠比想像的更有內涵、更具奧妙! 對重要保健知識總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嗎?注重養生卻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嗎?關心健康,首先回歸原點,從了解人體運作基本原理開始! 人體就像一個大型化學反應室,無數分子日復一日默默進行著生化反應,以超效運作支應人體種種生存與活動需求。生化學結合了生物學與化學兩大領域,從分子層次研究生物如何生存活動,探尋外部變化的根本原因,了解人體內部各種機制的奧妙。 第四冊《圖解醫療更新版》 了解各類醫學的原理方法,建立醫療的觀念知識,自己的健康,由自己選擇掌握! 不同的醫學體系立基於不同的思維邏輯,治療的方法手段也有極大差異,如何不延誤治療時機,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式,是現代人在面對醫療問題時必須判斷的重要課題。唯有了解醫院的醫療體系如何分科分工、醫學和醫療的能與不能、主流與另類醫學的優點侷限,才能充分善用現代醫學資源,盡速解決問題、恢復身心健康。
優惠價:1036元 / 1036
-
別告訴上帝祂該怎麼做:開啟量子糾纏與平行宇宙的大門
一隻貓怎麼可能同時死去卻又活著?我是我,我又好像不是我?!量子世界是一個讓人無法捉摸卻又驚喜連連的地方。拋開枯燥的物理符號、跳脫嚴肅的框架學習,透過這本奇妙又豐富的小書,一起探索神秘的量子科學吧! 你知道嗎? 薛丁格的貓:貓處於又死又活的狀態?盒子裡面的事件,你永遠不會知道? 靈魂疊加:我是我?我好像不是我? 心靈感應:雙胞胎與一見鍾情? 萬有引力:一個倒楣的年輕人,對砸中他的蘋果產生興趣,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一切都是十分偶然的結果? 退相干效應:如果你不看月亮,月亮就只是按一定的「機率」掛在天上? 波粒二象性:就算我們的肉體消亡,靈魂也仍舊會繼續存在,永存不朽? 平行宇宙:量子世界存在多種可能性,我們的世界是否也存在多種可能? 光電效應:當我們誕生在這個世界時,一睜開雙眼,就會看到明亮的光線,弱小的我們會不由自主的閉上眼睛,發出第一聲啼哭。光是什麼? 鬼魅般的超距作用──量子糾纏:瞬間移動不是夢? 量子電腦:破解密碼超簡單? 量子雷達:隱形飛機露出廬山真面目? 量子密碼:抵禦駭客的最好選擇? 第一顆量子衛星墨子號:突破地球的距離極限,實現地球和地球之外的量子通訊? 名人推薦 相較於熱衷科學的專業人士分享知識,我更希望看到更多像本書一樣的內容,將專業的量子科學從生活的角度展現給大眾。 ———物理學家 卡洛·羅威利(Carlo Rovelli) 量子論作為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石之一,是現代物理學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而本書作者借助生活的角度,將專業、深奧的量子科學,以簡單易懂的方式介紹給大家,這對於推動量子科學的科普工作深具重要意義。 ———諾貝爾獎評委 漢森
優惠價:220元 /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