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溫雅醫師的濕氣調理全書:排濕從養氣開始

    彭溫雅醫師的濕氣調理全書:排濕從養氣開始

    作者:彭溫雅

    「濕」不一定等於病, 調理的重點在「養氣」! 台灣氣候潮濕炎熱,國人偏愛三高飲食、運動量不足,若未善加調理,體內聚積的濕氣就易形成「濕邪」,導致臟腑失調、代謝異常,進而引發疾病。 要排濕先要養氣,順應四時節令,彭溫雅醫師傳授藥膳食譜、養生經絡招及穴位按摩法,教你調理體內多餘的濕氣,對症養生! ◎ 美味又輕鬆的食療法──12道搭配季節的飲品、湯品及粥品 春天飲菊花枸杞茶:安撫長期使用3C產品的疲累雙眼。 夏天吃玉竹紅棗水鴨粥:專為容易中暑、濕氣重的體質調配。 秋天喝人參雞湯:補水、補氣聖品,合乎現代人低脂、高蛋白的養生觀。 冬天用十全排骨粥:10種中藥材和白米熬煮,讓身體發熱、促進血液循環。 ◎ 配合四季的經絡招──每天花3分鐘按穴位,去濕、去熱、抗老窈窕 彭溫雅醫師親自示範「四季養生經絡招」,如夏季對應的臟腑是心,容易心煩氣躁、氣急攻心的體質可以拍拍腋窩,心經通了,自然也就平靜了。 ◎ 3大穴位舒緩慢性病──每日按壓數回緩解病況、預防疾病 針對14種國人常見的慢性病,分別傳授三個重要穴位,並搭配詳細的圖解說明。 如夏季感冒起於濕氣,需清熱、祛濕才能改善症狀,常常按壓風池穴、合谷穴、神闕穴可紓解不適、提升免疫力。

    優惠價:238 /  340

  • 回春抗老:彭溫雅的中醫養生術

    回春抗老:彭溫雅的中醫養生術

    作者:彭溫雅

    你聽過太多如何回春抗老的偏方,哪些才是正確的? 網路上流傳的中藥秘方,是否可信? 中醫的養生方法與湯藥,每個人都適用嗎? 本書告訴你,如何根據每個人的不同體質,用「對」的方法養生、瘦身! 你知道中醫好,但好在哪裡? 你知道夢境也能判斷健康嗎? 中醫所謂的「腎虧」指的不是腎? 誰能進補,誰不能補,如何進補? 知名中醫師彭溫雅,在本書提供最正統、全面、正確的中醫觀點,針對國人最常見的五大養生回春問題: 窈窕保健、補中益氣、睡眠失調、美容滋補、中西醫互用 結合中醫回春養生觀點,和西醫的科學與實證經驗,助您青春永駐,健康精神好,抗老回春!  現代人營養雖好,但到三十五歲以上開始初老,身體機能開始衰退,開始髮蒼蒼而齒動搖,更因為長年累月姿勢不良、運動量不足、過度耗損而有相當多早老現象。 加上生活緊張、工作壓力大、暴飲暴食,以其空氣、水源、環境中的污染,身體或多或少受到傷害,而出現經常感冒、頭痛、咳嗽、食欲不振、體力衰退等現象。 網路與坊間流傳許多養生的偏方,雖不是不正確,但也可能失之不夠全面。 當體內新陳代謝率變慢,很多人前半生苗條、擁有傲人的人魚線,中年後才大幅走樣,且很難以藉由運動持之以恆地消減。中醫告訴您如何飲食養生雙管齊下,加速新陳代謝,讓老祖宗的回春養生智慧,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部份。  

    優惠價:252 /  360

  • 彭溫雅醫師的二十四節氣養生書:台灣在地藥材、食材及穴位養生法

    彭溫雅醫師的二十四節氣養生書:台灣在地藥材、食材及穴位養生法

    作者:彭溫雅

    用在地食材照顧你及你家人的健康,用老祖宗的智慧過健康生活 二十四節氣是順時應景的養生方法,只要日日跟隨中醫師彭溫雅告訴你的養生良方,就可天天健康又樂活。 中醫師彭溫雅鑽研台灣在地的食材與藥材, 告訴你,養生就應該從日常生活中著手, 從認識當地藥材、當令食材開始,搭配老祖宗的二十四節氣智慧養生, 才是累積健康哩程數的新觀念。 台灣也有自己生產的藥材與食材,從北到南,從東到西,都有新鮮又天然的本土藥草與蔬食。 彭溫雅醫師告訴你,最能輕鬆養生的方法就是「二十四節氣養生法」 只要在生活中落實本土食補,就能擁有健康與好氣色! 想要一年四季不感冒,就必須知道:春天是一年當中最容易感冒的時節,所以要提升免疫力;夏天要預防中暑及心悸,所以要注重養心;秋天要預防燥氣,所以要潤肺;冬天要補陽氣,所以要以背部面向陽光來養生。所以,一年四季都要為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做防護。 只需要兩三樣食材或藥材,不必大費周章, 五分鐘之內完成一道日常家庭養生的飲食料理。 對付白露時節口乾舌燥的病症,可以簡單用一道藥膳來緩和: 【玄參燉豬肉】 步驟一:取玄參片洗淨用紗布包好,與豬肉塊同煮1小時,取出豬肉塊切片備用,步驟二:將油鍋入薑、蔥炒,再放入豬肉片,加酒少許即可。 「手」是最方便、最天然的養生工具, 每天只要花兩三分鐘,就可以達到美容、舒緩病症、防患於未然的功效。 人的經絡是大自然的恩賜,十二經絡與二十四節氣相對應,只要在節氣當下,適當用手按壓相對應的穴位,就可以達到養生的效果、預防各個季節容易侵入身體的病症! 本書特色 ★ 一本關於季節與飲食、詳細介紹台灣本島的飲食藥膳生態。 ★ 繪製四季飲食地圖,告訴你在四季的節氣裡,該食用哪些食材與藥膳。 ★ 彭溫雅醫師專注研究台灣本土藥材、食材多年,深入台灣本土藥材的生長地,帶你認識原汁原味的本土二十四節氣飲食文化。 ★ 去蕪存精,最特別的二十四節氣養生書,搭配穴位養生,繪製一目瞭然的穴位按壓圖,讓你從最簡單的方式,身體力行二十四節氣養生法。

    優惠價:266 /  380

  • 這樣吃藥對不對?藥師最想告訴你的正確用藥與保健知識

    這樣吃藥對不對?藥師最想告訴你的正確用藥與保健知識

    作者:陳佳玲

    把家庭用藥守護者帶回家! 藥品學問複雜,藥吃對、懂用藥才是健康關鍵 ‧止痛藥那麼多種,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處方藥、指示藥及成藥,到底有什麼不同? ‧處方箋和藥袋上密密麻麻的字,要怎麼看懂呢? ‧藥物吃錯時間了怎麼辦? ‧Covid-19之後家中可以備上哪些藥品呢? 用藥錯誤完全可以事先避免, 「好好用藥,把藥用對」健康守護從自己開始 -醫院拿的藥品只吃了2個禮拜就沒了,少給藥了嗎? -吃了保健食品,為什麼身體反而越來越差? -手機螢幕的字已經看不清楚了,要怎麼知道藥品資訊? -現在缺藥,家裡有很多藥還沒吃,醫院要不要考慮跟我買? -原廠藥好貴ㄟ,想買學名藥來服用,但藥效會不會有差啊? 重複用藥、看不懂藥袋、藥吃錯時間、多重用藥產生交互作用……都是民眾用藥的常見疏失,藥師是用藥守護者,為了民眾的用藥安全努力,到偏鄉宣導、到學校分享、到社區衛教,或者成立關懷據點等等,每一項都有藥師的身影參與在其中。 保健食品該怎麼選擇?鼻噴劑要怎麼用?在國外網站購買健康食品安全嗎?「偽藥」、「劣藥」、「禁藥」怎麼分辨?……除了一般藥學知識,也針對不同科別的藥品使用和保存作詳細的解說和分解動作,讓民眾可以搞清楚,也成為一本寶典,可以隨時查閱。   本書特色 ‧輕鬆理解日常生活中各種藥品的服用知識。 ‧幫助民眾認識「藥品」和「保健食品」,明白正確的使用方法,避免因錯用傷害自己。 ‧藥師獨家建議Covid-19後的居家備藥清單 專文推薦 郭綜合醫院總裁郭宗正 社團法人台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吳振名  

    優惠價:294 /  420

  • 動勢,舞蹈治療新觀點

    動勢,舞蹈治療新觀點

    作者:李宗芹

    身體會說話,會透露真實的內心訊息,讓舞蹈治療師得以透過身體的動靜找出治療的可能。但本書作者,台灣第一位舞蹈治療師李宗芹博士卻發現,源自北美現代舞的舞蹈治療和東方人的身體文化脈絡有層隔閡,案主難以在舞動的情境中自在地表達。她綜合三十年治療經驗,提出「動勢」的概念,擴展舞蹈治療的視野,也開創了身心工作的新架構。 在李宗芹眼裡,身體時常以「勢」的方式存在,彷彿有著某種潛能,蟄伏當下,朝向未來。「動」與「勢」中的心理訊息有如夜夢的殘片,治療師則好比解夢師,洞悉其中隱微的話語,協助案主開啟身心連結的通道,貼近真實自我。 本書系統性地介紹了「動勢舞蹈治療」的立論基礎與實作方法,帶領有志透過身體動作探詢心靈的人一窺堂奧。相較於既有的舞蹈治療,動勢治療強調動勢三面向,不輕易論斷當事人的心理狀態,它講求運用身體之勢來探詢語言與思考所無法觸及的心靈深處,引領人們發現那個等著被開發的自己。 本書特色   ‧在舞蹈/動作治療的基礎上提出嶄新的治療典範,以更全面的身體動靜觀察法,貼合個人的身體文化脈絡。   ‧直指「透過身體表達自我」的核心理念,將積習的動作模式解構,讓身體與內在自我的關係更緊密。   ‧提出「動勢舞蹈治療」的立論基礎與實際做法,兼顧理論與操作,引領有志者完整入門。   ‧心理學界、藝術治療學界重量級學者認可推薦:吳英璋、吳靜吉、林耀盛、陸雅青、賴念華。   目前書市充滿各種療癒系作品,但本書提出的「動勢」其實是一種身體「形」與「勢」的傾聽,傾聽身體的沉默,沉默的身體是一種探詢語言本源處經驗的可能性。──林耀盛/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聯合推薦   吳英璋/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名譽教授   吳靜吉/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持人   林耀盛/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名譽教授   陸雅青/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系暨藝術治療碩士學位學程專任教授   賴念華/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優惠價:224 /  320

  • 乳癌奇蹟治癒:乳房再造權威鄭明輝乳癌完全康復指引

    乳癌奇蹟治癒:乳房再造權威鄭明輝乳癌完全康復指引

    作者:鄭明輝

     治癒、安全、美容、形象兼顧,生活品質與心理健康雙贏!   獨步全球的乳房重建和淋巴水腫治療創新手術,首度公開!   戰勝乳癌,不只活得好、更能活得美!   最新乳癌治療的重點,不再只是腫瘤切除與控制,   更能達到乳房外觀重新再造,連對側健康乳房都可一起調整美化,   上肢淋巴水腫後遺症可以根治,手臂能消腫且恢復機能,   真正在身心上獲得完整康復!   乳癌多年蟬連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每年新增約16000名以上乳癌患者。面臨可能失去乳房的不安,高達1/4以上的乳癌患者會罹患憂鬱症,還有很多人半途放棄治療,甚至輕信偏方,延誤治療。其實乳癌的早期治癒率非常高,即使確診,也可以保留或重建乳房,不會變成「少奶奶」。然而,台灣的乳癌患者在乳癌腫瘤切除手術之後,進行乳房重建的比例不到10%,許多患者深陷失去乳房的痛苦與不便。   赴美專攻顯微乳房重建技術的鄭明輝教授,能在一次手術過程裡同步完成「切除患側乳房、立即重建、調整對側乳房」,讓患側乳房的外觀和觸感自然柔軟,連對側的健康乳房也一併調整,雙邊胸型更對稱、更平衡,不但治癒了乳癌造成的生理創傷,也讓患者恢復自信,大大提升生活品質。   切除乳癌腫瘤以及腋下淋巴結清除手術後,有20〜40%的患者可能會出現上肢淋巴水腫的後遺症,手臂腫脹疼痛、緊繃僵硬、連找一件穿得下的衣服都很困難。有些患者反覆感染蜂窩性組織炎,若未妥善治療,甚至會引發敗血症、危及性命。針對淋巴水腫,鄭明輝教授發明了「邊對端淋巴管靜脈吻合術」及「下頜淋巴結皮瓣移植術」,成功率高達98%,成效為全球最高。   除了乳房重建和淋巴水腫的全球最新治療資訊,本書也貼心提供乳癌必做的篩檢、6大治療法、腫瘤切除術、凍卵的時機與選擇、術後正確保養和定期追蹤的智慧抗癌法、真實感人的病友案例分享,讓你不只戰勝乳癌,也能活得更美麗、更自信! 本書特色   1.乳房再造權威鄭明輝教授,首度公開獨步全球的乳房重建和淋巴水腫治療創新技術。   2.超值收錄100個乳癌治療必知重要醫題,例如我需要做「乳癌遺傳基因檢測」嗎?預防性乳房切除是必要的嗎?重建的乳房有感覺嗎?等等,提供最專業的醫學觀點。   3.教你就醫時問對關鍵問題,和乳房外科、腫瘤科、整形外科、婦產科等不同醫師、護理師溝通無障礙。

    優惠價:364 /  520

  • 美好青春期×愉悅更年期:認識女性荷爾蒙的變化與機轉,掌握身心平衡的關鍵!

    美好青春期×愉悅更年期:認識女性荷爾蒙的變化與機轉,掌握身心平衡的關鍵!

    作者:永田京子

    簡單的呼吸法+體操,緩解各種不適症狀 補充富含雌激素的天然食品,輕鬆吃成美魔女 掌握女性荷爾蒙分泌曲線的三大祕密,藉由更年期讓人生再起飛!     性荷爾蒙劇烈變動的更年期和青春期一樣,身體不斷產生的變化會讓人不由自主地嚇一跳!雖然有時會發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不過請別因此責怪自己。更年期的不適並非妳的錯,一切都是性荷爾蒙造成的。   乍看之下,青春期和更年期似乎是完全相反的存在。但其實兩者之間有著許多共通點,比方說,體內的荷爾蒙會產生巨大變動。由於身體在這兩個階段都會產生急劇的變化,因此有可能會因心情調適不及而感到困惑或是煩躁。不僅如此,這兩者也都是容易在學校、家庭、社會等環境面產生巨大變化的時期。   頭痛、潮熱、腰痛、易怒、煩躁、憂鬱……這些都是更年期常見的症狀。本書除提供多樣舒緩女性各種不適的解方之外,更教妳如何利用性荷爾蒙的分泌機制,積極正面又自在地度過更年期! 本書特色   ★日本亞馬遜讀者5顆星推薦   ★認識女性荷爾蒙的功用與分泌機制   ★青春期的體質打底十分重要,減肥請從18歲以後再開始   ★如何讓男性荷爾蒙也成為女性的盟友?   ★停經其實不是壞事,只要好好調養,更年期也可以是回春的關鍵

    優惠價:252 /  360

  • 晚清身體診療室

    晚清身體診療室

    作者:皮國立

    晚清身體診療室──唐宗海與中西醫的對話 當中醫遇到西醫 當經絡臟腑與遇上解剖學 在看醫生之前,要先看懂身體! 對西醫而言,身體是在手術解剖檯上可以「看」見的生理樣態, 對中醫而言,身體卻更隱含著一種氣化的、不可觀測的生命真理。 從《內經》、《傷寒》中走出的中國醫者,面對截然不同的醫學理論,該如何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由氣血經脈建構出的中國身體觀,又會如何被重新形塑? 晚清中國是一個新舊文化相互交匯衝擊的時代,在政治、社會、經濟等各層面,也迎來劇烈的衝突與轉變。傳統醫學在這樣的時代風氣下,也夾在中西文化之間搖擺不定。類似「中西醫融合」的理論彼此間相當不同。有強調合一的「中西一元化」,也有試圖「折衷中西」的說法。而唐宗海正是在這樣的潮流之中,首度提出了中西醫匯通的思想。他以傳統經脈氣血理論為骨幹,援引西醫的解剖學知識,在龐雜紛呈的各家理論上,替後來的醫者開拓出一條嶄新的航路。本書以他的立論為切入點,不只詳盡地介紹了中西醫理相互影響、匯通的過程,更替讀者建構出在晚清的時代變局之下,人們對於「身體」形象如何理解的歷程圖景。 解剖也看不見的人體——「把脈」現在還有用嗎? 對晚清的中醫而言,龐而繁雜的西方醫理知識特別在解剖學上備受重視。解剖學這種以「肉眼」觀測人體器官的新興學說,對於中醫傳統以經脈、臟腑理解人體的方式作出質疑。醫書典籍上的經脈路線,既不符合解剖學上的血管分布,卻又略有相似之處。對中醫而言,「脈」是一種氣血行走的路線,而這樣看似不科學的、難以捉摸的「氣脈」,在西方醫學大行其道的時代,又能扮演怎樣的角色?這樣的疑問既是中西醫學理論上的爭執,更展現了兩個文化之間,對於「人體」解讀的根本差異。 生命的中樞——思考用的是心還是腦? 在西醫的理論下,人體生命的一切活動簡而言之即受到大腦、脊髓、神經三者的連動控制。大腦作為生命的中樞,負責處理生命的一切感知。然而對中醫而言,比起大腦更為重要的,則是「心」的概念。心被是作一個擬人化的主體,在中醫理論上賦予情緒上的意義。唐宗海作為中西醫匯通的提倡者,並未完全否認大腦的功能,而是援引西方的解剖學說,在唐宗海的解讀下,大腦作為「心」轄下的其中一個臟腑,同樣的也負責處理人體的活動與感知。中西醫對生命的理解,自中樞起便南轅北轍,藉由唐宗海解讀、重構的過程也可以看出晚清中國知識分子在接受外來文化時,是如何理解與轉化新知。 本書透過中醫面對西醫學說的衝突,細密詳實地羅列出晚清中西醫在醫理與人體認知上的分歧。面對中醫受到的種種危機與質疑,唐宗海自受過傳統中醫薰陶的醫者角度出發,以西方解剖知識來完善受制於歷史文化因素影響,而許久未見大幅度革新的中醫理論。他的思想展現了一種兼具復古與創新的新氣象。既非完全的中西統一,也非死守著傳統典籍不願讓步,一味的否決新知。作者參酌豐富的史料典籍,細膩梳理近代中西醫接觸、碰撞、匯通的脈絡,並一步步帶領讀者領略知識與文化的形成與變遷。

    優惠價:488 /  650

  • 蟎蟲、酒糟與玫瑰斑

    蟎蟲、酒糟與玫瑰斑

    作者:黃輝鵬

    ◎本書內容以玫瑰斑(酒糟)臨床為主,兼具學術與衛教價值。 ◎治療除表型導向外,也著重路徑層次和作用標的治療。 ◎說明如何擺脫蠕形蟎蟲、熱、壓力這三條誘因路徑,有效治療玫瑰斑。 玫瑰斑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 台灣發生率約在5-10%, 好發於30-60歲女性, 近年罹病年齡有下降的趨勢! 精準鑑別診斷玫瑰斑,並給予更有效的治療, 本書詳介皮膚科權威黃輝鵬醫師 如何針對臉部玫瑰斑進行臨床診斷、鑑別診斷, 並如何以自創的蠕形蟎蟲密度檢測法, 有效的評估並比較玫瑰斑及其他臉部皮膚病灶的 蟎蟲密度、蟎蟲過度增生等問題, 也介紹了不同治療方法在玫瑰斑的療效, 讓許多久治不癒或反覆發作的玫瑰斑患者, 得到相當好的治療成果。 ★治療玫瑰斑,那些和蠕形蟎蟲一樣重要的事 ‧紫外線和蠕形蟎蟲誘發免疫反應。 ‧熱刺激、情緒壓力、酒和辛辣食物,引起神經血管反應。 ‧過度醫美和不適合的清潔保養品,破壞表皮屏障,引發皮膚泛紅敏感。 除了蠕形蟎蟲,也要一併處理其他因素,治療才能完整。 ★一本具有台灣特色的玫瑰斑(酒糟)醫學科普, 兼顧臨床實用性和玫瑰之友的衛教功能, 醫師及病友們一書在手, 就能解答心中的許多疑問。 ★重磅推薦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皮膚科教授 李玉雲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 趙曉秋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免疫科主任 鐘文宏 林政賢皮膚科診所院長 林政賢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皮膚科副教授 許釗凱

    優惠價:350 /  500

  • 愛,髓時都在

    愛,髓時都在

    作者: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

    我們在找一個人,那個人可能就是你!   全世界,每三分鐘就有一個人得到血癌;   在台灣,每個月平均有三百位病患在等待移植,   他可以治療,但需要你的幫助。   罹患血液疾病的病友,往往有極高的生命危險,除了化學治療,許多病友唯有透過骨髓幹細胞移植,才能活下來。然而,骨髓移植必須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合適的配對者——而配對成功的機率,只有二千分之一至一億分之一。   配對成功的捐贈者阿成,原本是位菸酒檳榔不離手,一天都不能沒有酒喝的人。心軟的他,卻在允諾捐贈後,開始擔心受贈病人體衰力微,萬一自己的惡習影響捐贈品質,豈不讓病人受累。於是,捐贈前他狠下心來戒酒兩周,竟讓他從此遠離惡習。   曾獲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張書豪,在得知配對成功後,大量攝取蔬菜、均衡飲食,更加強慢跑等運動鍛鍊,讓身體保持最佳狀態。捐贈前碰到寒流來襲,他自行禁足,只為隔離感染流感的可能性,以提供最佳品質的周邊血幹細胞。   本書所敘說的,正是臺灣社會大眾無私的愛,讓「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成立25年來,累積超過43萬名志願捐髓者的愛心建檔,提供迫在眉睫的病人查詢;更在捐贈者、志工、醫師、護理人員等與時間賽跑的努力下,將新生命的希望送到了31個國家地區,搶救了超過五千個生命與家庭。      他們從死神手上搶下名單,他們深信「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他們的大愛讓受盡病苦折磨的血液疾病病人與家屬,得以走出死亡幽谷,重新活出精彩人生。   一本關於病苦與大愛的故事,期待您的參與!   只要多一位朋友加入骨髓驗血建檔,這個世界就多一個重生的機會!   在這個地球上,我們都是一家人。 共同推薦   證嚴法師  佛教慈濟基金會創辦人   王博南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前血液腫瘤科主任   巫康熙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   李典錕  臺中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   李啟誠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秘書長   周獻堂  臺大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   林碧玉  佛教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   林俊龍  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   林欣榮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   邱世欣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   邱宗傑  前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   姚  明  前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   柯博升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   唐季祿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及臺大醫院骨髓移植中心主任   高志平  臺北榮民總醫院血液科主任   高偉堯  臺北慈濟醫院癌症中心主任   高瑞和  前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及臺中慈濟醫院癌症中心主任   陳宇欽  三軍總醫院血友病防治及研究中心主任   陳彩雲  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   陳淑惠  臺北醫學大學雙和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   陳瑞儀  臺大醫院護理部督導長   陳榮隆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   楊國梁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主任   葉士芃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及骨髓移植主任   劉俊煌  臺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   劉峻宇  臺北榮民總醫院輸血醫學科主任   劉益昌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   滕傑林  臺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   盧孟佑  臺大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   蕭惠樺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   閻  雲  前臺北醫學大學校長及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   譚傳德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血液與腫瘤內科資深主治醫師 好評推薦   「想到當時捐骨髓的過程,心裡真的很堅定,有一種我一定會救活你的決心,希望人生還能有機會再救人,真的很滿足,很幸福。」——捐贈者 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張書豪   「一生中能有機會捐髓救人,實在難能可貴,當再次站在生命臨界點時,只要有緣需要我,我還是會大聲說出:我願意!」——捐贈者 花蓮慈濟醫院護理師 張友薰   「我在急診室接到告知,我的孩子被診斷出急性白血病,身為醫師的我這時才深刻感受到『告知實情』帶來的震撼和不知所措。人類與疾病的競爭永遠不會休止、只希望能用更多的圓滿來取代缺憾。」——林真福醫師         「『黑黃配』對我來說是奇蹟,我真的很感激每一位協助我重生的人;能夠在臺灣配對又移植成功,說明人類是沒有種族、大小、年紀差別的。在地球上,我們原本就是一家人。」——南非印度裔受贈者 阿力斯(Amrith Prithrajsing)              「血癌一開始就是第四期,但是有機會可以根治的,病人跟家屬的期望很高,我們醫生期望也很高,我們的醫療團隊必須要有堅強的人格,要有像上人的愛心跟慈悲,在這個領域,不能輕言退縮。」——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秘書長 李啟誠

    優惠價:224 /  320

  • 亞歷山大技巧:身心運用的優化之道

    亞歷山大技巧:身心運用的優化之道

    作者:F.M.亞歷山大(F.M. Alexander)

    亞歷山大技巧是一門身心學的技術,教導人們訓練大腦正確接收身體訊息、控制身心運作,以改善不良姿勢、增進身心效能與健康。百年來,該技巧風行全球,不僅能緩解疼痛、改善體態,更協助運動員與各類表演工作者提升表現,受惠者眾。 亞歷山大技巧由戲劇朗誦員F.M.亞歷山大所開發,緣起於他在演出時聲音沙啞,求醫無解,不得不轉而自救。他觀察鏡中自己發聲時體態的微妙變化,終於開發出調整姿勢的技巧,改變錯誤的身心慣性,不但沙啞不藥而癒,更改善了健康。 在本書中,亞歷山大記錄了這套技巧曲折的發展歷程,並透過實例來解析技巧的應用原則,令人感佩他的膽大心細與頑強毅力。亞歷山大對身體鉅細靡遺的觀察、調整,不僅堪稱科學實驗,也是生命態度的探索,留給世人可貴的啟發:   ‧我們熟悉且「覺得正確」的感覺,可能正在傷害我們。   ‧「身體」與「心理」是一體的,任何身體小毛病,都牽涉整體身心的運作。   ‧越是以「目標導向」矯正特定錯誤、追求特定成就,越可能適得其反。   ‧幸好,我們能透過理性意識的覺察、調整,漸漸引導自己改善。   ‧這個過程不容易,首要的功夫,就是懂得「克制」。 專業推薦   李燕宜/台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易之新/神經內科醫師,費登奎斯老師(GCFP)   唐詠雯/唐氏自然順位法創始人、母嬰關係專業協會總召   孫柏鈞/精神科醫師、希望心靈診所院長   荆宇元/復健科專科醫師、身心靈整合專家   陳美貴/長笛家、台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曾婉青/亮顏美學牙醫診所院長   劉美珠/台東大學身心整合與運休閒產業學系教授   (依照姓氏筆畫排列) 好評推薦   透過本書,我們不僅發現一種非常特殊的自我觀察,還發現我們擁有質疑主觀覺知的意識,並意會到過去認為對的事,今日可能不盡然……亞歷山大描述了身體誤用的本質,也設計了極為微妙的方法,讓我們藉以對自己的錯誤習慣重新教育。──威爾弗雷德‧巴洛(Wilfred Barlow)/亞歷山大技巧教師與研究學者人   亞歷山大先生創造了可能能夠真正被稱為生物生理學的東西。他的觀察和實驗必須在實際的身體功能、有機體的運作以及在日常生活條件下進行操作……持續而準確地觀察生活日常,相對於在不尋常及人為控制條件下觀察死的事物,兩者之間就是事實與偽科學之間的差異。──約翰‧杜威(John Dewey)/美國教育家、實用主義哲學家   現代人忙著追尋許多目標,並認為這只是憑藉意志力與耐力的競賽,很少靜下心來檢視自己到底用的是什麼方法、在過程中經歷了什麼……亞歷山大技巧教人不要只看目標,也必須檢視方法,方法對了目標自然達成。──黃詩雲/本書譯者、亞歷山大技巧專業教師   本書是身心學重要學派亞歷山大技巧創始者的重要著作,詳述他如何發展出他的方法。讀者可從三個層面來閱讀,首先是做了什麼(What to do),可以知其然;其次是如何去做(How to do),可以知其所以然;第三個層面是如何學習(How to learn),可以發揮這樣的探索過程,應用到形形色色的身心狀況。若是從第三個層面來看本書,也會有助於費登奎斯方法的學習。──易之新/神經內科醫師,費登奎斯老師GCFP   本書的觀點,對目前學校體育開始重視身體素養的教育理念,提供了很好的參考論述;在人類學習、身體行為、使用模式和動作教育的思維上也能帶來突破性的影響和改變。──劉美珠/國立台東大學身心整合與運休閒產業學系教授   書中倡導的就是最基本有效的養生之道──如何使用身體:從正確感官回饋以抑制錯誤使用習慣,用身體基礎控制正確使用身體進行活動,提升功能,改變意識與潛意識,讓身心靈更健康,是人體健康復原之道。──唐詠雯/唐氏自然順位法創始人   很高興本書中譯問世!我相信這本書的書名不證而明:亞歷山大技巧,不只是技巧。我學了許久關於心靈的自由的學問,方知其無窮無盡。而現在還有另一個浩瀚的宇宙等待我好好探索學習並使用。   感謝兩位譯者,兩位有心人,我的老師。 ──孫柏鈞/希望心靈診所院長、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常務理事

    優惠價:196 /  280

  • 山岳醫生告訴你!111道Q&A解析安全登山X戶外傷害應對

    山岳醫生告訴你!111道Q&A解析安全登山X戶外傷害應對

    作者:木元康晴

    多位醫學專家的叮嚀,從認清身體狀況到解決突發事故,登山者必備的行前手冊! 當醫師建議「還是放棄登山會比較好喔!」你的興趣跟身體在拔河?! 「爬山的時候,腰部好疼啊」「針對腰痛的應急措施方法是甚麼?」 「無法判斷是中暑還是高山症時的應對方法是甚麼?」 「因凍傷而起的水泡該怎麼處理才好呢?」「萊姆症是甚麼?」 「爬山的時候,心跳變得不規則是正常的嗎?」 向山岳醫師洽談這些煩惱吧!讓喜愛又熟稔登山的醫生們為你詳細解說。 1. 登山的這些問題,問醫生最清楚了!六位專科醫師用最簡易的語言為登山者會遇到的身體狀況問題提出解答。 2. 即便身體已出現有些許狀況,固然不同症狀仍有難以處理的狀況,書裡提供還能繼續維持登山興趣的方法。 3. 111道Q&A為你從膝蓋、下背部(腰)和腳踝的疼痛解析,高山症、中暑 (熱衰竭)、體溫過低、凍傷、皮膚問題(昆蟲咬傷)的預防及處置,以及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在登山時需預防及警惕的事項。

    優惠價:294 /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