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荷文學雜誌 - 第47期
■專號人物 胡 也|寫作是「種在心裡的玫瑰」───廖玉蕙專訪 6 ■特別企劃|家人 洪雅婷|優勝|散文|父祭文 13 澤 榆|佳作|新詩|蓄起 15 葉宸羽|佳作|散文|招牌 16 溫存凱|入選|新詩|一家人的天空 18 楊熾麟|入選|散文|母親的味道 19 張蘊之|入選|散文|媽媽抽屜裡的流「石」離事 20 ■新詩| 謝予騰|不特別值得隱藏的事 22 林思彤|更多的 -- 22 沐 魚|第三拾一天 23 龍 青|你愛龍膽草的青翠 24 白 亞|蓄情詩 24 白 亞|愛情海岸 24 鄭琮墿|遠在眼前:思念先母 25 曾元耀|愛情概念 26 袁丞修|速食愛情 26 雅 子|老同姒仔 27 侯馨婷|愛的主題 27 綠 豆|晚安 28 喜 菡|你離去時 -- 致家齊 29 曼殊沙華|蒼蒼 29 浮塵子|為自己捻一朵花--給家齊致曼殊 30 洪春峰|天母北路之秋 31 秀 實|愛情詩三首 32 ■荷香詩竊(有荷+ 詩聲字+竊竊詩語) 拾 三|鱗 34 林鉑翔|親愛的,請容許我的不小心 35 ■詩影迷藏 陳麗玫|圓仔 36 澤 榆|愛的形狀 37 無 花|貓耳朵 38 ■散文 貓印子|我們走了多遠? 40 謝予騰|祝壽文─致六十歲的母親 42 妍 音|善緣流轉 44 曾 真|想念一個人的方式 46 跳舞鯨魚|香腸的誕生 48 曾期星|永遠的學姊 50 侑 璞|離別了,我的愛貓 52 唐瑞晨|母親的「盲盒」54 ■五百字小品文徵選 語凡 ( 新加坡 )|第一名|學說愛 57 湛 藍|第二名|吾愛吾土 58 雪 見|第三名|我愛你 59 卡 路|入選|忠實觀眾 60 梧 桐|入選|覺察愛 61 ■小說 破碎琉璃|當妳的新郎好嗎? 62 江明樹|外公物語 64 林宇軒|請不要為我難過 73 ■愛分享 荷塘詩韻|承上啟下擁抱愛 74 ■文學觀察 江明樹|烏山心影錄 ——林諒和洪望見的故事 76 ■好藝文 胡 也|縹緲虛幻的現實,在栩栩如生的夢中:《如夢之夢》的史詩寓言 78 ■文字金箱子 秀 實|杯子與把玩杯子 談卡佛小說〈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82 ■聲聲慢 詩專輯 黃士洲|皺紋 85 ■新詩|精品 小 荷|天空與戰爭 86 小 荷|小詩三帖 86 許水富|隨言小札 87 許水富|歸鄉節奏 88 靈 歌|之間 88 靈 歌|說風就是 89 蔡履惠|誰是那個趕路的你 89 雨 曦|我,可不可以説,陰溝或我城—思念西西 90 高朝明|午前 90 白 楊|長夏與陶杯 91 老 喬|冬日的清晨 91 丁 口|拿鐵拉花 92 賢 衣|當雪化為春天之前 92 許哲偉|散髮 92 澤 榆|蜘蛛 93 雪 見|一隻螞蟻的走失 94 雪 見|黑盒子 95 之 宇|養光 95 寂日生|寫一封信 96 羅 拔|已讀 96 無 花|幽靈選民—— 撒謊的人,愛爬樓梯 97 Rich Ami|404 Not Found 98 Rich Ami|永久會員 98 Rich Ami|走後四年 99 梧 桐|思念的顏色在天空綻放 99 陳 靚|藍色漸層 100 陳 靚|咸豐草的自白 100 徐 行|詩人 101 江 彧|午後 ‧ 剪影 101 ■影片飆詩精選 無 花|車資 103 澤 榆|換乘 104 語凡 ( 新加坡 )|一種出發 105 林 芍|北漂 106 卡 路|乘客 107 ■2022獨行詩精選 建 德|「虎」|馬路 108 丁 口|「杯」|杯底 108 澤 榆|「摩天輪」|歲月 108 緜 緜|「龜」|寫詩 108 阿 龍|「針」|避雷針 108 宇 正|「竹」|骨刺 108 宇 正|「骨」|肋骨 109 阿 龍|「皮」|拉皮 109 李文靜|「皮」|曬傷 109 俞文羚|「茶」|茶葉蛋 109 建 德|「遊戲」|蹺蹺板 109 無 花|「信」|情信 109 席 輝|「耳」|耳朵裡有隻蝸牛 109 ■小說 拾 羽|異域筆記 110 墨子卿|一念無明 112 ■有荷淘詩 林 廣|我們都在看戲,同時也在演戲 —賞析有荷 46 期葉莎〈戲還未開演〉 120 ■有荷拾翠 李畇墨|文字優美,意象自然:略談朱李鍇〈家中青綠〉一文之特色 124
優惠價:160元 / 200
-
傳記文學 - 3月號/2023第730期
一九五○年韓戰爆發,東亞地區進入兩極對抗的冷戰格局。國共內戰後撤退來臺的中華民國,積極尋求加入亞洲反共陣營行列,然而卻處處受阻。一九五四年九月中共對金門發動大規模炮擊,是為「九三炮戰」,催化了與美國軍事合作的進程。同年十二月二日,兩國代表在華盛頓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一九五五年三月三日正式生效。《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安定了臺灣的民心,也阻卻了共軍的進逼。然而,各方在臺灣海峽的行動和企圖也受到了極大的制約。本期將就簽約背景,談判的主要內容與爭論,條約的影響,做一完整介紹。
優惠價:140元 / 200
-
幼獅文藝2023年03月號
【當代愛情及其不滿】 關於愛的提問、考察、想像,與演繹 朱翊寧、林妏霜、洪啟軒、吳佳駿、鄧九雲、蕭熠X羅曼蒂克消亡史 劉璧嘉X暈船的社會學解方 鍾旻瑞X真的是正常人。莎莉‧魯尼的戀愛病 林芳玫X瓊瑤小說的愛情創傷與當代意義 BeckX那些BL教我的事 張文薰X日治小說戀愛課 張志樺X日治自由戀愛思潮 王鈺婷X戰後愛情散文讀本 黃怡X擠迫的時代,不戀愛好嗎?
優惠價:119元 / 170
-
《香港文學》2023年3月號 NO.459
日華小說專輯 華 純 銀色的嘴唇 4 亦 夫 溫河村舊事 24 陳永和 曉山跟他的學生(非虛構) 17 張 石 異鄉交誼舞 36 潘 城 仙台二夜 48 王一敏 人生非花 60 彌 生 鄰家的橄欖樹 66 春 馬 尹文 78 滿目山河 張宗子 抄書 90 HONG KONG LITERARY 散文
優惠價:80元 / 80
-
VERSE - 2月號/2023第16期:江振誠版
新台灣之味 《VERSE》創刊號的其中一款封面人物就是一位很特別的主廚, 第一年就有兩個與飲食相關的固定欄目,Creative Dining欄目的深度報導也一直延續至今——畢竟,飲食是我們每日的文化享用與創造,也必然是這個文化媒體要不斷挖掘與述說的故事。 關於什麼是「台灣味」或「新台味」,對於以台灣文化為核心的VERSE來說,更是一直在乎的題目。但針對這個不斷被爭議、經常被討論的概念,可以有什麼不一樣的視角呢?這一題,我們討論了很久。在多次激辯後,編輯部決定,當多數媒體把焦點放在「味道」(亦即食物/料理),我們試圖提出一個更社會學的想像:從變動定義的「台灣人」出發。 台灣料理或者台灣味,是一個不斷被再定義的概念,且是隨著島嶼的身世而變遷——更具體地說,是隨著不同歷史階段的移民而不斷「混血」。從早期閩客移民,到日治時期,再到1949年大遷徙,當然還有原本的原住民族料理,加上後來西方的影響。 正如本期封面人物江振誠主廚所說,台灣味就是一個加減乘除的過程。但21世紀的台灣味有什麼新變化?一個角度是,不論是過去十年的fine dining、新一代廚師的重新創造,或者是整個社會與飲食趨勢對於在地食材的重視,都在不同程度上形塑了台味的新面貌。但還有一個比較少被注意到的改變:君不見,台灣各地越來越多港式茶餐廳?更不要說,在島嶼不同角落存在著各式越南小吃店。 過去30年的東南亞移民構成了「新台灣」社會的面貌,近幾年則有越來越多香港移民,而他們(與更早的僑生)的飲食文化是否改變了台灣人的舌頭?我們是否正在見證「新台灣之味」——這是「新台灣人」的味道,也是「新的台灣味」——的出現? 封面故事「東南亞篇」探討五個國家的飲食進入台灣的過程,包括越南籍配偶成為台灣飲食新勢力,泰式料理在台灣的轉化,米其林二星餐廳JL Studio如何再創造新加坡料理,馬來西亞料理如何在近年遍地開花,以及緬華二代如何從華新街出發,用料理搭建溝通的橋梁。我們也走進學校,探訪東南亞風味如何進入下一代學童的餐桌。 「香港篇」分別探討台灣的茶餐廳文化與精緻粵菜(由飲食作家蔡珠兒與雅閣和望月樓的兩位名廚對談),並專訪移民台灣的港星杜汶澤,談煲湯與燒鴨之於他的鄉愁,以及他的食品品牌「小杜良品」如何發揚台灣的麻辣鴨血。 「家庭餐桌篇」有移居台灣的知名香港廣告人畢明、來自大馬的攝影師張國耀、南洋台灣姊妹會多元文化講師洪金枝與她的丈夫李孝濂,分享他們餐桌上的家鄉味與台灣味。最後,介紹亞洲「奶茶聯盟」大混戰。(本期封面故事特別與藝術家倪瑞宏合作插畫。) 封面人物是台灣最著名的主廚江振誠。他不僅改變了台灣fine dining場景,更在過去幾年讓台灣味的討論進入新高度。在長訪談中,從他的味覺啟蒙一路談到他的飲食創造。對他來說,台灣味不只是阿嬤或媽媽的味道,而是不斷變遷的味覺記憶,所以他關心的是,下一代的台灣味會是什麼? 江振誠的論述正符合本期的問題意識。東南亞或香港料理或許在此刻還沒有成為我們普遍認知的「台灣味」,但十年、二十年後,會不會有更多的品項或者「味型」成為台灣人的共同味覺記憶? 封面故事之外,本期《VERSE》非常香港。Snapshots單元有剛在台灣舉辦演唱會的歌手黃耀明,Arts&Culture單元有去年獲得金馬獎影帝黃秋生,還有漫畫家柳廣成分享他的荒島書單/唱片。 本期另一大重點是介紹幾位台灣當代最有能量的文化創新者:畬室巧克力創辦人鄭畬軒、不斷創造演唱會和展演嶄新面貌的馮建彰、不到50歲就在建築界閃爍光芒的建築人曾柏庭、文資圈中最活躍的廟宇與藝術修復師蔡舜任,以及讓剪紙成為獨特藝術創作的吳耿禎(創作者方案訂戶將會收到他與VERSE合作的剪紙)。 我們也深入獵人現場認識原住民女獵人的故事,報導台灣最重要新創平台AAMA的十年有成,並去到台中大甲,重新提供這座知名小鎮一個地方敘事。 這是2023年的第一期。新的一年,VERSE會持續深入時代文化的心臟,企劃全新的大型活動與小型講座,也會與讀者有更多互動。 對了,農曆春節期間VERSE官網推出台灣新興AV產業的四篇深度報導,你看了嗎?不要訝異,從飲食到AV,從剪紙到打獵,VERSE會寫出一首又一首,或暗黑或激越的,屬於台灣的文化詩歌。 ——VERSE社長暨總編輯 張鐵志
優惠價:256元 / 320
-
傳記文學 - 2月號/2023第729期
孫運璿,一位在臺灣廣為人所懷念與敬重的政治家,抗戰勝利後來臺整建飽受戰火摧殘的電網,經手十大建設,推動經濟轉型,成立工研院,發展積體電路,為臺灣現今傲人的半導體產業奠定基礎,由於對臺灣有著卓越貢獻,使他被尊稱為「永遠的行政院長」。孫運璿的遠見與實作能力其來有自,早在抗戰前的「黃金十年」階段便已嶄露頭角。本期將追溯至孫運璿先生在中國大陸各地奔走電廠事業的青年時期,與讀者一同見證那段艱辛的奮鬥與歷練過程。 本期封面照片由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提供,特此致謝。
優惠價:140元 / 200
-
《香港文學》2023年2月號 NO.458
九零後作家小說專輯 黑 麥 將海水擰乾 4 張 元 前夜 19 陳思諺 比鄰 30 趙曉晨 怪房客 39 余 陣 一別 43 湯茫茫 二除以零 55 滿目山河 張宗子 和父親一起過年 70 散文 安 寧 煙雲 74 李 曄 再遇波士頓 82 武陵驛 最傻的人,最好的山水 86 鍾 倩 梅鄉的味道 91 游峰崖 元語言 95 詩歌 朱文輝 我生命的四時詠嘆 98 劉育龍 諸神的召喚―― 讀鄭問紀念集《千年一問》有感 100 向山海 戲子(外一首) 101 孫瑩瑩 飛鳥―― 聞西西去世(外二首) 102 和 子 佇立畫前 103 力 夫 寛恕 104 文藝漫談 關夢南 讓資料說話―― 序《七十年代青年小說作家群像》 105 胡少璋 務必順應作者的語言―― 追憶沈從文與我談批改作文 110 卷首語 游 江 一年之計
優惠價:80元 / 80
-
幼獅文藝2023年02月號
【甜美的剎那】 ■傾身細語 時間的名字/蔣亞妮 ■普魯斯特的甜美剎那 普魯斯特從不喊停時間/朱嘉漢 ■詩詞裡的甜美剎那 瞬間與永恆/祁立峰 ■藝術時間捕捉 從瑪德蓮到醬筍排骨湯佑/劉星佑 ■電影裡的甜美與孤寂 人生中的寂寞,竟是能回甘的甜/馬欣 ■向田邦子的甜美剎那 Umaimono/謝凱特 ■詩的甜美或惡魔果實 因為我們對記憶沒有把握/王柄富 ■料理與文字的交會 深秋一盤甜蜜的肉/周項萱 ■我的甜美剎那 悶/蔡欣純 再見聖誕市集/王麗雯 臉書動態上的哈哈鏡/宋尚緯 當狗屎落下,落在陳舊的紙張上/包冠涵 志學車站/郝妮爾 不合作運動/熊一蘋 金光/柏森 甜點、衣事、少女魂/李筱涵
優惠價:119元 / 170
-
國家地理雜誌255期 2023年2月號
2023年2月 NO.255:摺紙術開創科技新未來;新老年時代;要我們如何不愛牠;沉沒之島 摺紙術開創科技新未來 傳統藝術如何改變航太、醫學與建築設計。 摺紙術開創科技新未來 摺紙既精緻又具有裝飾性,而且,它可能還功能強大,又很實用。隨著藝術轉變為科學用途,摺紙的複雜模式被用來創造機械手臂、效果卓越的口罩,以及可以在太空中展開的太陽能板。 撰文/瑪雅.維-哈斯 攝影/克雷格.卡特勒 新老年時代 作為全球人口最老的國家之一,意謂著必須做出改變――一切都得改變。 撰文/莎拉.勒布曼 攝影/林典子 要我們如何不愛牠? 悠游海中的海獺族群似乎正在蓬勃發展,但情況比想像中更複雜。 撰文/辛西亞.戈尼 攝影/拉爾夫.佩斯、奇里.傑恩 沉沒之島 印度爪哇島的許多人居住在不斷下沉的海岸上,他們竭盡所能地生活著。 撰文/阿迪.雷納迪 攝影/艾吉.斯泰萬
優惠價:235元 / 300
-
傳記文學 - 1月號/2023第728期
張純如(Iris Chang),以《錢學森傳》《被遺忘的大屠殺》《美國華人史》等作品享譽國際,如此的明日之星正值閃耀光芒之際,卻於二○○四年十一月九日於加州自殺身亡。此消息令各界感到震驚與困惑,引起了諸多揣測和討論。她在深度報導方面的才華,展現在為「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寫作傳記上,也展現在為南京大屠殺紀錄血淚之上。在此之前,她對於相關議題尚未有深入地了解,但憑藉著熱情與毅力,探索史跡而成就一部部的大作。 本期透過追尋張純如不平凡的一生,探討古往今來的許多知名作家、獨立新聞人為何會選擇以自殺告別人生舞台。
優惠價:140元 / 200
-
《香港文學》2023年1月號 NO.457
加華文學專輯 張 翎 如此導師 4 曾曉文 隱形鎧甲 10 陸蔚青 彩票 18 山 眼 一次漂洋過海的出生 25 孔書玉 王蘭的村莊 38 滿目山河 張宗子 杖策孤征 42 小說 方 肯 海的女兒 46 南 希 風暴 56 黃可偉 魚人巴洛克 67 吳俊賢 阿貴與烏龜 70 散文 陳德錦 哲人與戀愛 74 蓬 草 失 77 小 湯 他和他的女人 80 西 貝 觸摸城市的記憶 87 HONG KONG LITERARY 評論 戴瑤琴 從森林回歸樹木―― 評「加華文學專輯」 90 詩歌 李紹端 夢路三首 94 王性初 流浪的雲(外一首) 96 曾瑞明 散步(外一首) 97 劉祖榮 陽台拾記 98 任弘毅 一百度 100 文藝漫談 高俊林 蟄存與默存 101 卷首語
優惠價:80元 / 80
-
金門文藝11月號/2022第74期
發行人的話 |Foreword| 04 筆友與網友 李台山 電影 |Film Reviews| 06《樂透大作戰》: 一張彩券笑換兩韓軍人合作 賴彥丞 09 《消失的情人節》:心中的「放不下」能怎麼辦? 蔡秀娟 專輯 |Special Feature| 一座橋的聯想 12 金門人是僑或是橋 楊永斌 15 翻轉,金門大橋通車的啟示 李福井 19 一座母親的橋 洪玉芬 23島與島,岸與岸的一座金色大橋 楊樹清 詩集 |Poetry| 28 侏儸紀的童話 賴文誠 30 時光 謝昭華 31 虛實交晃的黃昏――給母親 翁翁 32 瓊林海灘 蔡振念 33 春天的滋味 劉金雄 34 洗心革面 江郎財進 35 空山不見人 渡也 36 金色廢墟 劉曉頤 37 朝潮――記某個往成功沙灘漫步的秋晨 洪書勤 38 一個很亮的問句 林 靈 39 宮鬥劇 林念慈 40 特約茶室的玫瑰 莊源鎮 41 有影 鄭琮墿 42 天涯共此時 水晶 43 心所在不曾遠離 楊再平 44 遺棄 苔原 散文 |Essay| 46 陪表哥旅行 張耀仁 52 遇見美麗──述說平潭 古月 54 隨母親拜拜 牧羊女 57 說說童年 許水富 60 三姑六婆 徐佩瑜 65 鬱夏侘寂 蕪園筆記12 盧翠芳 70 練習 趙惠芬 74 人生如寄 楊熾麟 76 關於夏的一段回憶 瑞征 80 異鄉的雪地召喚 度睿 小說 |Novelette| 85 阿嬤的魚丸 馬世昌 90 灰毛衣 郭復升 94 憤怒好時光 林品軒 人文藝術 |Art & Humanities| 106 居家娛樂――楊登棋(登曼波)個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 110 璀璨的天球――宏觀與微觀下的宇宙百般風情 張國治 114 陽光,在臉上的樣子 翁明哲 116 石與時 ――攝影師黃邦培以鏡頭述寫的島之詩 編輯部 編後語 |The Editor| 122 猶如一座橋 張姿慧 出版訊息 |Information| 124 編輯部
優惠價:160元 /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