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ING&DESIGN 住宅美學 10月號/2023 第149期
Fresh Space Chapter 書寫空間新篇章 藉風格演繹非凡夢想 在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時代,設計所呈現出來的成果不僅是一場視覺饗宴,更是情感與思想的交織,是夢想與現實的接軌。當設計師在紙上描繪藍圖,每一筆、每一畫,都承載著屋主對於未來生活的想像及期待,因此真正的設計除了可以營造空間,還能改變生活方式,喚醒人們心中對於美學最純粹的憧憬,像是時間的琴弦,彈奏出心中那未曾言說的美妙旋律,猶如施展魔法,將平凡轉為非凡,人生也將從此閃耀著璀璨的光芒。 雜誌目錄 LIVING ART 藝文資訊 TRENDS 新店開張 奢華節慶 悠然假期 BRAND BEHOLD LG'S ELEGANCE 韓系家電融入生活美學 賦予廚房嶄新生命力 SPECIAL REPORT 墨西哥設計週∣走覽設計歷史路徑 闡述文化影響力 東京設計藝術展∣靈光一閃 讓東京變成無界限博物館 DESIGN WINDOW 書寫空間新篇章 藉風格演繹非凡夢想 PART 1 韓國:迎來煥然一新 承載滿室勻淨透亮的溫馨三代同堂 PART 2 馬來西亞:解構建築內在詩意 探究與自然對話的空間極簡主義 PART 3 捷克:顛覆想像 關於一個場域的無限可能 PART 4 新加坡:日日都舒心 構築既獨立也包容的理想生活家景 PART 5 日本:滿滿人間煙火氣 舊日情懷融合現代美學煥發新生機 INTERIORS 成舍室內設計∣天空之城 邂逅光影揮灑自如的輕透蜿蜒曲線 伊太空間設計有限公司∣奢華只是基本 細緻入心方能洞見豪宅本色 近境制作∣銘刻洗鍊優雅 承載滿室流光曳影的低調奢華 吾宿空間設計∣悠恬 煦煦陽光牽引微甜日常 墨奕空間設計∣純白之境 溫柔光影包裹下的典雅居家即景 京平院設計事業有限公司∣沐晷 悠遊意境般沉浸在空間中的時光 富億空間設計∣空間獨白 深入刻劃少即是多的大器美學 一研設計制研所∣譜寫如詩新篇章 盛裝完美無瑕柔白時尚 EXPERT EYES 除舊布新 迎好年 HOME LIFE 水無形 美有型 盥洗優雅敘事 以機能與美學重新定義你的浴室 SHOPPING DESIGN 入山尋花 發現隱身綠意的摩洛哥絕美風情畫 宜蘭員山山里蒔花 PROMOTION TOTO∣不只馬桶 更是對完美生活的極致追求:TOTO X NEOREST RS 歐德傢俱∣純白揉入霧鄉色 暈染鎏光漫漫的時尚輕奢
優惠價:118元 / 198
-
Shopping Design季刊149期
破框世代・Into Design & Out of Design 疫後之年,全境開放,為創作者帶來嶄新的視角。究竟,「破框」作為一種刺激改變的行動。它能否作為當代創作者一致的態度與追求?又,它有沒有可能演變成一種迷失或限制?——致使我們限於純粹地為怪而怪,為酷而酷?反之,如若「破框」竟不是設計師或創作者之所以存在的本質意義,那麼,什麼才是呢?如若時代之中缺少了一些踰矩,那麼,未來又將如何到來? 本期冬季號以「破框世代:Into Design & Out of Design」為題,意味著在深陷(Into)創作魅力之餘,力求突破(Out of)的勇氣。最後,在2023 年的尾聲,致所有不乖的創作者:我們之所以能在時代的框裡長出新生的嫩芽,在於創作的本質便是在極限之外野蠻生長。
優惠價:350元 / 350
-
古美術375期 - 遇見基督
本期主題:遇見基督 ------ 普世歡騰,救主下降! 大地接她君王; 惟願眾心預備地方, 諸天萬物歌唱, 諸天萬物歌唱, 諸天,諸天萬物歌唱。 《普世歡騰》(Joy to the World)為最著名的聖誕頌歌之一,歌詞描寫主基督降臨的情景,祂將成為榮耀的王,賜予歡樂和愛,驅逐罪惡憂愁。基督宗教遍傳世界八方,隨著傳教士的腳步,捎來的不僅是神的恩典,科學、慈善、醫療、皆為之而變,而基督為中國藝術帶來的是……?
優惠價:120元 / 180
-
今藝術&投資375期 - 電影的美術館轉生考
本期主題:電影的美術館轉生考 ------ 有關電影與展覽這一主題有許許多多切入點,我們此次試圖以某種更為流動的線索來探討。透過謝以萱、童詠瑋、謝佩君、謝鎮逸和蔡倩怡這幾位年輕寫作者的眼與筆,就機構轉型、空間部署、影像本體性、影像檔案的運用策略,乃至於,傳統意義上的「電影作者」是否透過新的空間展覽形態而獲得新的觀看與想像,這樣諸多問題作出觀察與評價,或許也提出新的問題。其中,臺北市立美術館「一一重現:楊德昌」與北師美術館「蔡明亮的日子」這兩檔半年來臺灣美術館界重要的電影展覽,更因其觸及上述諸多面向,成為本次專題中專文探討的案例,與其他海外案例產生呼應與對話。(企劃/嚴瀟瀟,協同企畫/陳思宇)
優惠價:120元 / 180
-
La Vie 11月號/2023 第235期
封面故事《新時代的攝影修煉》 2023年的現在,我們在AI程式上輸入一串指令就能生成圖片,那為什麼還要談論攝影?自19世紀攝影術走入人們眼簾,已接近200年歷史,當初法文創造「Photographie」(英文就是Photography)這個詞彙時意為「以光作畫」。那時技術還未完善,拍照過程真就像光畫,1826年法國發明家Nicéphore Niépce成功拍了世上第一張照片,到1839年達蓋爾銀版(Daguerreotype)正式發表,那時須歷經數分鐘長長的曝光、人在鏡頭前不動才能清楚成像,然而,這已足夠震撼初見攝影術的畫家們。我們一般認識的攝影要透過相機,這媒介向來仰賴鏡頭光學儀器等科技的進步,從化學顯影的底片沿革到2000年後成熟的數位科技,近10年手機又改變人們的拍攝習慣,到現在AI新技術使我們驚艷,它不依靠光,它做的影像算攝影?攝影會不會消失? 現在回想,繪畫從未因攝影消失。再想想日文的照片一詞「写真」(しゃしん)的意思—拍攝真實樣貌、不經任何偽裝。當然真保存下曾經存在的現實是不可能,然而,攝影確實為我們留下記憶剪影。而我們早也被虛擬世界滲透,就像網路身分早也是生活一部分。一方面,採用「內容真實性規範」(Content Authenticity Initiative,CAI)認證將慢慢成為「真實照片」的標準,可AI照片也可能會被攝影接納,因此,我們請玩攝影也玩AI的bigflowerdeer為我們用Midjourney創作封面,表現出這樣虛實交錯的狀態。每個愛攝影的人都有他的理由,可能純粹愛記錄生活、愛分享,或也迷戀器材、藉此展現自我生活態度,甚至以此創作追尋自我。這次封面故事中,La Vie請不同攝影師、創意人分享他們的攝影,談AI科技也談Y2K復古風潮,談相機也談不使用相機的攝影,希望帶大家一起找到樂趣,並進行一場屬於這時代的攝影修煉。
優惠價:175元 / 250
-
LIVING&DESIGN 住宅美學:減法奢華:打造當代宅邸的精緻與溫度 no.1
《減法奢華:打造當代宅邸的精緻與溫度》 精緻與溫度的風格設計一次收錄 秒懂建材x格局x家具x藝術解析 集合25個案例、40位設計師 剖析品牌空間風格 德國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曾說過:「Less is more(少即是多)」,這句名言不僅影響了世界看待建築與設計的角度,也啟發了普羅大眾尋求生活中真正重要事物的方式。 室內設計不僅關乎風格的繁複變化與華麗裝飾,更重要的在於是否能創造出觸動人心的空間,本刊精心挑選了25件住家案例,它們全都是「輕奢華」與「減法設計」的象徵,這些作品的室內坪數未必都很寬敞,但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迷人魅力及獨特智慧,從而證明了真正的品味無關乎大小,對於細節跟品質的處理方式才是唯一決定性樞紐。 處於當代快節奏的步調中,家是人們的庇護所,是卸下一天疲憊、尋找平靜的地方,而專刊內的所有作品,都可以感受到設計師特意減去多餘裝飾、顏色與線條的努力,並精心挑選家具與建材,於是最終執行的結果除了帶來視覺效果的滿足,更為居住者提供了內心的安定踏實感,同時與輕奢美學牢牢呼應,遠離傳統意義上的金碧輝煌,自然而然的散發出一種內斂、細膩且深刻的飽滿華麗,它可能體現在一塊精緻的石材、一件手工裝飾品,抑或是一盞外觀有趣的燈飾上,價格從來不是必要條件,有沒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決心才是關鍵要素。 此外,空間的流動性與多功能性也在作品中被一再突顯,當面積有限時,實用機能就變得尤為重要,設計師一方面滿足屋主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又沒有讓美感受到任何影響,這正是減法設計的本質,去蕪存菁後所留下的每一件物品都值得用心鑑賞。 藉由這本專刊,編輯團隊誠摯邀請讀者一同探索設計的多元可能性,領略細微之處蘊藏的人文氣息,原本看似普通的空間,在設計師巧手安排下,逐漸被轉化為一個個充滿故事、個性與哲學的藝術品,如果您對於輕奢定義與減法設計還抱有任何疑問,那麼希望您能在這趟我們精心安排的旅程中找到專屬於自己的靈感與答案,Have a nice trip! 主編 王程瀚
優惠價:160元 / 350
-
時尚家居 House Style 113期
《專欄Column》 ✓50 位國內外藝術家齊聚盛會 2023 第13 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 《空間Interiors》 奕所設計/萬寶隆/亞特家設計/質覺制作 《品牌精選Brand》 ✓ 小豪宅品味選物指南--ASKO 瑞典雅士高洗碗機 ✓ 設計師蒞臨新品發表會 體驗舒眠新境界--TEMPUR 丹普 ✓ 新美式哲學 畫廊般的質感居家--Neo American style
優惠價:80元 / 120
-
古美術374期 - 千年宋畫
本期主題:千年宋畫 ------ 公元十世紀,北宋成立,畫院與文人活動相互輝映,造就一段藝術黃金年代。歷經千年歲月,今日的我們仍有幸見到宋代書畫的吉光片羽。「宋畫」的生命,不僅來自藝術家的創造,歷代藏家的寶愛使它們獲得跨越世代的長壽,研究者悉心賦予作品歷史價值,其內涵則因觀眾的欣賞而豐沛。本期專題與特輯,分別聚焦根津美術館「北宋書畫精華」特展,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寶進行式」系列展覽,請您一同沉浸這段宋畫流轉的過程。
優惠價:120元 / 180
-
今藝術&投資374期 - 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
本期主題: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 ------ 如果在2020年代,有一種花東藝術圈的話,它是如何連結的?又關心哪些事情?此次的「花東專題:創作社群與海洋文化行動的新網絡」,便是團隊在這樣的藝術創作生態裡所觀察到的現況誕生的專題企劃。典藏團隊邀請黃瀞瑩、呂瑋倫、徐國明、盧宏文與高立哲等關注花東藝術場域的研究與書寫者們,一起從「新興藝文空間盤點」、「創作者社群組織動態」、「海洋文化行動現況」、「場外(off-site)策展實踐」與「新材料美學」等面向,密集訪問近30組藝術文化工作者。(企畫/陳晞、陳思宇,文/陳晞)
優惠價:120元 / 180
-
La Vie 10月號/2023 第234期
封面故事《當時上遇見藝術》 時尚與藝術就像兩條線,百年來各自獨立又時常相交,也像是兩個集合的相交集,其中的模糊曖昧與難分難捨,近年顯得更加明顯。時尚與藝術的關係是獨立、部分交集或相等於,似乎永遠沒有正確解答,但不可否認的是,時尚和藝術之間一直有著很強烈的關聯互動,自古以來藝術家和時尚設計師往往也有著深厚的情誼,例如香奈兒女士與畢卡索;藝術常成為時尚的底蘊,時尚集團又成為這個世代最雄厚的藝術贊助者,近年更可以看到時尚與各種藝術家的合作和聯名甚至共創,例如鋪天蓋地的草間彌生圓點躍上Louis Vuitton、蔡國強的煙火替Saint Laurent綻放;各種時尚展覽在國際各大場域展出、設計師的作品被美術館收藏⋯⋯,案例不勝枚舉且持續發生,從商業行銷、社會現象、創作內涵、大眾心理等各個層面各有不同的解讀和觀看視角。 有趣的是,當拋出亙古不變的大哉問——時尚是否是藝術?這個問題百年後持續討論也依然有趣,我們幾乎問了這期每一位受訪者如服裝設計師、藝術家、藝廊經營者、藝術藏家、精品藏家、時尚選物店主理人、攝影師與教授,每個人都給出意想不到的答案,且角度不同、論點各自堅強,相當引人思考。時尚與藝術的兩條線在相似與相異之間,既平行又交錯,只要話不說死便能持續互相影響,交會成更豐富的美學樣貌。
優惠價:175元 / 250
-
dpi設計插畫誌 10月號/2023第265期
飄忽的曲線、解構的形體、魔性的漸層、螢光的彩虹。叛逆的美學猶如變聲器般,將我們認知的世界放肆扭曲、粉碎秩序。有一群藝術家正放著音樂、拿著畫筆,以令人犯暈的強烈手法,引領讀者進入他們腦中的異想世界。堆疊的臉譜是大門。迷離的星空是臥房。並置的前後一瞬是鐘錶。我們即將出發。 本期 dpi 以「迷幻不是夢 Psychedelic Sobriety : Dream as You Draw」為題,收錄來自美國、英國、西班牙、印尼、南韓等來自世界的迷幻風格畫家。並精選「台灣插畫家」、「插畫」和「拼貼」單元,帶你穿越一座目眩神迷的美感隧道! 現在就翻開雜誌,在理性的世界戴上迷幻濾鏡,讓強烈的視覺直通視皮層,搖頭晃腦! 【精彩收錄】 專題企劃 Feature Article | 迷幻不是夢 Psychedelic Sobriety : Dream as You Draw Jim Stoten|望穿菱鏡,追隨彩虹的腳步 Ardneks Paraiso Grafica|張開第三隻眼:看見音符的顏色 台灣插畫家 Talent from Taiwan Tang Wenching|美感的新陳代謝 拼貼 Collage Laprisamata|你的,我的,大千世界
優惠價:245元 / 350
-
LIVING&DESIGN 住宅美學 10月號/2023 第148期
Space is Art 空間即藝術 感受美學與設計的完美互補 當光與影於角落起舞,當色彩與線條交織出無瑕的畫面,那便是設計師在展現其魔法的時刻,在這無邊無界的美學宇宙中,無論是冷硬的金屬、柔軟的布料、清透的玻璃⋯,都充滿著超乎期待的溫度,平面圖上的每一個筆觸,都如此細膩而富有深度,默默述說著不經意的美好。五件位於不同國家的作品,彷彿月光穿透濃霧,讓人深深為其非凡創意所懾服,於是我們感受到了時間的脈搏、生命的節奏,由此走上對於美學的無盡追求。 19世紀的英國宗教家John Henry Newman曾經說過一句話:「To live is to change, and to be perfect is to have changed often.(生活就是要改變,而完美則需要經常改變。)」 不久前的一個週末晚上,與朋友相約到一間生意火熱的私廚用餐,老闆仔細的跟我們說明平均每半個月菜單就會全部更換,所以即使經常到這邊吃飯,餐點也很少機率會重複,但當時我聽見之後,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卻是:「這也太累了!」當然,喜新厭舊是人類的天性,店家為了能吸引更多顧客上門所以這樣做自然也無可厚非。小時候,聽到喜新厭舊這個詞,總覺得語帶貶義,代表著人格上的缺失,但是長大後才發現如果這世界沒有靠著喜新厭舊的動力推著向前邁進的話,恐怕我們還停留在原始時代,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這樣似乎也沒有不好?) 因為人類對外在環境的好奇,所以不斷有新科技被研發出來,社會才能持續進步,其中設計這一個產業更是嚴重仰賴喜新厭舊的趨勢而存活著,今天流行的風格,明天可能立即就被棄如敝屣,所以設計師們必須不斷精進,培養出數不盡的美學創意,才能獲得業主的青睞,然而當我們的目光一直往前窺探的時候,其實並非要將所有的舊記憶都遺忘,許多從過往年代遺留至今依然保存下來的玩意,通常是經過歷史的淘洗而益顯其珍貴的寶藏,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除了喜新,更要能懷舊,唯有將新與舊、現代和傳統巧妙結合,創造出來的東西才是可以通過歲月考驗的有趣設計。 本期雜誌所報導的內容,從中原大學的張光正董事長、晉基建設的陳仁昌總經理,乃至品牌廠商如宜庭國際、歐德傢俱、空間案等,都具備喜新也懷舊的特質,正因如此,他們所推出的產品才受到廣泛的支持與肯定,大家都知道時間是一條直線,那麼唯有了解過去、把握現在的人,方可通往光明的未來,希望所有閱讀Living住宅美學的讀者們,都能夠有這樣的體認,以不設限的心靈,擁抱過去的智慧與未來的創意,編織出屬於自己的理想人生。 主編 王程瀚
優惠價:118元 /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