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寶寶 2022 12月號
封面人物:趙小僑 享受愛的每一秒 在趙小僑懷孕的過程中,我們才發現:一個女人在成為母親的路上,韌性可以如此堅強。而懷中的典典,就是她堅強的理由。如今的她,全心享受育兒每一刻。 文/葉怡君 攝影/Hedy Chang 造型/Kathy Hsu 髮型化妝/菲菲 影音/煒喆影音工作室 封面故事:成功自然產攻略 文/陳維婷 採訪諮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劉政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部主治醫師張伊(依文章出現順序排序) 預定自然產的孕媽咪,你準備好了嗎?歷經十個月的孕程,終於要「卸貨」了。然而,越是接近預產期,心情越是忐忑不安。未知的確會讓人萌生恐懼,但若能做足準備,了解包括產兆、生產過程、產後照護等相關知識,相信能讓準媽咪更有信心度過這段人生中最難得的時光,並以喜悅的心情迎接小生命的誕生。
優惠價:158元 / 198
-
親子天下125期:預備幸福的能力SEL社會情緒學習
封面故事:預備幸福的能力SEL社會情緒學習 你家小孩常因小事生氣?或是在學校交不到朋友不想去上學?從學前到青少年,孩子的各式情緒問題困擾著每個家庭與學校。 如何幫助孩子學到自我察覺,進而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在全球颳起風潮的「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SEL),也許是解答。 SEL透過系統性的方法,從情緒教育、社交技巧到自我管理,引導孩子成為一個快樂且為自己負責的人。研究顯示,學習SEL三年後,孩子感到更快樂,學業成績也提升11%。現在就跟著親子天下12月號的SEL專題,陪孩子從安度情緒開始,打開一扇通往幸福的門。
優惠價:154元 / 240
-
張老師月刊540期
你好嗎?心理健健開麥拉! 闖過現實人生的重重關卡,今年你還好嗎?現代人已經知道要定期做身體健檢,防患未然,但「心理健檢」呢?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佛洛伊德曾提出,心理健康的定義為「有工作及愛的能力」,聽起來容易又簡單,卻知易行難。邀請您歲末年終,為自己的心靈健檢一下,找出痛處及解方,永保安康。
優惠價:128元 / 160
-
媽媽寶寶 2022 11月號
封面人物:劉馨如Ruby.放慢腳步擁抱愛 在許多活動現場或節目,都可以看見她擔任主持人的身影。生了女兒的劉馨如Ruby,開始學習放慢步調,擁抱自己的工作、享受育兒的生活,她的每一次紀錄都代表著人生中的一道橫切面,是如此真實又真切。 文/陳維婷 攝影/Hedy Chang 妝髮/娃娃 服裝造型/Kathy Hsu 影音/煒喆視覺影像工作坊 封面故事:過敏兒換季照護守則 在台灣,嬰幼兒過敏的比例相當高,幾乎每三位就有一位是過敏兒。適逢季節交替之際,溫差及天氣變化大,正是過敏好發的時機點,經常導致寶貝流鼻水、打噴嚏、搔癢,甚至出現皮膚紅腫的現象。 孩子飽受過敏之苦,家長看在眼裡,內心也滿滿的煎熬,究竟過敏狀況是否可以提早預防及控制,避免小徵兆變成大危機呢? 文/陳維婷 採訪諮詢/臺安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專任醫師陳振寬.亞東醫院小兒部一般兒科主任陳家駿(依文章出現順序)
優惠價:158元 / 198
-
張老師月刊539期
不論你是否表現出需要愛人與被愛,但在心裡,大概沒有人不期待愛與被愛。人生中許多看似沒有原因的焦慮和難題,可能都源於愛的議題。如果我們擁有愛人的能力與被愛的肯定,人生將會平靜美好許多。學會好好愛,是人生中龍捲風等級的重量級課題,我們一起學習。
優惠價:128元 / 160
-
少年牛頓雜誌 2020年4月號 NO.187
醣和糖不一樣 不可不知的糖問題 恐怖的蝗蟲大軍 防疫罩得住 「醣類」是人體熱量最主要的來源,包含了寡醣、澱粉、纖維素等複雜醣類,而吃起來味道甜甜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簡單醣類,也就是一般說的「糖」。到底這二者有何差別?該怎麼吃,才能營養又健康?快來仔細認識一下「醣」和「糖」! 醣和糖不一樣 我們每天都要從食物中獲得身體所需的營養,蛋白質、脂質和醣類是維持生命的三大營養素,其中「醣類」是人體熱量最主要的來源,也稱為碳水化合物,是個包含許多物質的大家族,像是寡醣、澱粉、纖維素等複雜醣類,而吃起來味道甜甜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簡單醣類,也就是一般說的「糖」。這期的《少年牛頓》將為大家詳細介紹醣類,告訴你要吃好的「醣」,不要吃太多「糖」! 牛頓也不知道 新型T細胞可消滅多種癌症 跟汽車一樣大的「地紋骸龜」 銀杏的長壽之謎 會走路的鯊魚 灰鸚鵡懂得幫助同伴 【問題特蒐檔案】不可不知的糖問題 碳水化合物對人體的健康非常重要,攝取過多或過少,都會對身體產生不良的影響,尤其是許多人都很喜愛甜食,甚至不知不覺吃下過量的糖,大家要多多認識糖,才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可以保持健康,一起來了解各種跟糖有關的問題吧! 【eye地球】恐怖的蝗蟲大軍 當世界各國努力防禦新冠肺炎的同時,一場大規模的蝗災正在橫掃非洲和南亞地區,造成這次災害的是會變身的「沙漠蝗蟲」,4000億隻蝗蟲大軍無情的啃食各地的農作物和植物,所到之處災情慘重,沙漠蝗蟲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這次蝗災又是怎麼發生的呢? 【QA保健室】防疫罩得住 小汶沒戴口罩跟同學聊天,阿達醫生告訴他,新冠肺炎的感染者可能沒有明顯的症狀,戴上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還有口罩的正確戴法,以及各種不同口罩的區別,另外,勤洗手對防疫非常重要,用酒精、乾洗手、漂白水等清潔用品來消毒也有幫助,大家要共同努力防疫,別讓疫情繼續擴大喔!
優惠價:139元 / 300
-
少年牛頓雜誌 2017年8月號 NO.155
人體肌肉的奧祕 動物肌肉大驚奇 如何長得高? 挖洞高手――鼴鼠 從心臟跳動到面帶微笑,不管做什麼事都需要用到肌肉,人體到底有哪些肌肉?肌肉又是如何運作?如何能讓肌肉保持強健?如何避免肌肉痠痛?快跟著《少年牛頓》一起來探索人體肌肉的奧祕吧! 人體肌肉的奧祕 我們不管做什麼事都需要用到肌肉,像是讓臉上做出表情、吃東西、進行各種運動……是由640條「骨骼肌」產生的,體內還有組成心臟的「心肌」,以及形成消化道、膀胱等構造的「平滑肌」,你知道人體有哪些肌肉嗎?肌肉如何運作?還有運動為什麼能訓練肌肉?如何才能避免運動傷害和肌肉痠痛?跟著《少年牛頓》一起來探索人體肌肉的奧祕吧! 【專題報導】動物肌肉大驚奇 人類的肌肉能進行跑步、游泳、舉重、跳高等各種運動,不過如果把每種項目分別和動物中的佼佼者相比,人類當然比不上,而且不管怎麼訓練,還是沒辦法像大猩猩那樣強壯,一起來看看許多世界上令人驚奇的動物肌肉吧! 【顯影大自然】挖洞高手――鼴鼠 鼴鼠是一種住在地底的食蟲類動物,乍看之下,鼴鼠的體型和毛色很像老鼠,其實牠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動物,仔細看看就會發現身體構造很不一樣。鼴鼠是天生的挖洞高手,在地底下挖出複雜的地道,可以躲避天敵、儲存食物、養育寶寶……這個地底世界就是牠們的小王國呢! 【QA保健室】如何長得高? 小汶班上的小美突然長得好高,小汶擔心自己長不高,阿達醫生跟他解釋骨骼生長和身高的關係,還有男生、女生長高的期間不太一樣,也告訴他要在10點前睡覺、睡足8個小時,還要均衡飲食、多多運動等長高的方法。
優惠價:139元 / 300
-
少年牛頓雜誌 2016年4月號 NO.139
動物骨骼真奇妙 外骨骼機械裝 把塑膠變燃料 分辨野外植物 你知道動物的骨骼可以分為「內骨骼」、「外骨骼」,還有「水骨骼」嗎?這些骨骼長什麼模樣?有哪些功能?又分別出現在哪些動物身上呢?快讓《少年牛頓》告訴你關於骨骼的各種秘密吧! 動物骨骼真奇妙 我們人類的骨骼長在身體裡面,叫做「內骨骼」;可是有些動物則是在身體外面有「外骨骼」喔!例如貝類、蝸牛的殼等,而蝦子、螃蟹和昆蟲的外骨骼就好像盔甲一樣喲!你知道嗎?還有些動物,則是靠著水來支撐身體,稱為「水骨骼」呢!這期的《少年牛頓》要告訴大家,骨骼有哪些奇妙的學問喔! 【原來如此】外骨骼機械裝 科幻電影中的鋼鐵人裝,是一種外骨骼概念的機械裝備,其實科學家早在1960年代就開始研究,能讓人「穿」在身上搬運重物、走得更遠的「外骨骼機械裝」,現在這個構想已經實現了,許多種類的機械裝運用在軍事和救災等用途上,也能協助行動不便的病人和老人,甚至可以幫助下肢癱瘓的人行走呢! 【eye地球】把塑膠變燃料 塑膠製品造成的垃圾問題,已成為全球生態的浩劫,幸好科學家發明了把塑膠變成燃料的設備,除了能作為汽車、摩托車等交通工具的燃油,還可以用來發電,現在也有能放在家中使用的小型機器,不僅可以解決塑膠垃圾的問題,還能讓人們生活更方便,不過減少使用塑膠用品才是最環保的方法喔! 【野外大玩家】分辨野外植物 爸爸帶著小莉來到山裡的森林步道,一路上看到構樹、龍葵、紫花酢漿草等許多可以吃的植物,不過也看到長得像山芋的姑婆芋、長得像昭和草的歐洲黃苑,這些容易和可食植物混淆的有毒植物,甚至還有夾竹桃、咬人貓、咬人狗和銀膠菊等接觸到就會過敏或刺痛的植物,原來到野外時也要小心植物呢!
優惠價:139元 / 300
-
張老師月刊538期
透視行為奧妙 聽見被忽略的心聲 我們日常生活裡的出現的每個行為,其實都與心理學相關,只是你尚未發現其中的奧秘。包括你不知不覺出現的反射慣性反應或情緒感受,都是我們潛意識透露出的訊息。其實你沒有那麼乖、其實你就是想要贏、在日常的圈子之外,你還有不為朋友知道的另外一種面貌。每個人表現出來的特質,都能從心理學角度看見更清晰的面貌。 廣播哈啦啦 每期專題企畫精華導聆,請鎖定: 臺北廣播電臺 FM93.1 「幸福生活館」主持人:偉華 10月3日周一早上10:30 編輯部將Live熱情連線
優惠價:128元 / 160
-
媽媽寶寶 2022 9月號
封面人物:可愛俏媽咪.粿粿江瑋琳 曾是中信兄弟啦啦隊成員,並於《全明星運動會》節目中擔任紅隊經理而知名度大增的粿粿江瑋琳,今年初宣布與台日混血模特兒范姜彥豐結婚,並於4月公布懷孕的好消息,即將迎來女兒小粿醬。晉升為準媽咪的她,即便對生產之事感到忐忑,但對於懷孕後面臨身體與生活上的改變,以及未來的育兒挑戰,仍輕鬆、樂觀以對。 文/謝佩妤 攝影/宋子凡 妝髮/山山 服裝造型/Kathy Hsu 影音/煒喆視覺影像工作坊 封面故事:中西醫聯手.打造好「孕」氣 結婚後,希望與另一半擁有愛的結晶的你,也正在計劃懷孕嗎?但是否好「孕」並非單靠運氣,想要順利懷孕,就得注重日常飲食、生活作息的保養,此時,不妨參考中、西醫對於備孕的建議及治療,找出問題癥結,成功養成好「孕」體質,讓寶寶如願來報到! 文/陳維婷.謝佩妤.劉懷襄 採訪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傅皓聲.恩主公醫院中醫內婦兒科主任醫師廖唯宇.禾馨宜蘊生殖中心副院長沈孟勳.佑昇生殖醫學中心醫師鄭欣宜.佑昇生殖醫學中心醫師李新揚(依文章出現順序排序)
優惠價:158元 / 198
-
親子天下124期:少子化浪潮下的新家庭、新教育ー為幸福而教
封面故事:少子化浪潮下的新家庭、新教育ー為幸福而教 全世界都在問:幸福是什麼?我們該如何擁有幸福?當少子化席捲全球,台灣生育率也不斷破新低。面對少子化的挑戰,家庭與教育該如何轉型,才能讓孩子擁有幸福? 從營造幸福的環境做起吧!當小學生、大學生、勞動人口不斷減少,少子化下的我們必須「一個孩子都不能少」,政府、職場、社會也要一起養小孩,才能接住每個人。 學校也要教幸福!當學生少了,老師的轉型能力卻要增加,成為孩子的學習教練。尤其在偏鄉,仰賴縣市的提早規劃和因應,民間也開始有不同系統進駐偏鄉,幫助小校也能成就大未來。 少子化是我們無可避免的未來,親子天下9月號季刊,邀請你共同為幸福而教!
優惠價:154元 / 240
-
張老師月刊537期
心靈過敏通關攻略 解敏有妙方 過敏的人只有學會掌握自己逃避和輕視的事情,才能得到療癒。一如永遠想贏的人,原來對「輸」過敏;上班族被要求加班就情緒激動或沮喪,對「加班」好過敏;月光族沒花錢不痛快,花了錢好痛苦,對鈔票極度過敏;凡事照計畫,遇到變化就爆炸。身體會過敏、心靈也會;身體過敏有藥可醫,心靈過敏好痛苦,也有解方嗎?脫胎換骨看過來!
優惠價:128元 /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