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cycle Club 國際中文版

    【本期要目】 Rouvy線上虛擬騎乘全球熱血首騎 2022年Top5自行車手及賽事 2023 NEWS BIKES 登山車初出茅廬-自行車騎遊山林 百年秘境三貂嶺自行車道全新啟用 2022 KOM賽事報導 【內容簡介】 3月開春後疫情明顯趨緩,東北季風的季節將逐漸遠離,氣候漸趨暖和,是時候再一次出來騎單車囉!國際賽壇方面,為各位帶來四月份的環義賽預覽,令車友引頸期盼的賽事即將登場。2023年國內各主要車隊重新洗牌的同時,明星選手及潛力新秀們是否能再受矚目,本期國際賽事專文將為您呈現第一手預覽。 2018 年台灣KOM 登山王挑戰那天,所有人都在好奇前一年被創下的KOM 速度紀錄能否被打破?當日確實有一項紀錄被寫下了:連續攀爬KOM 全程路線〝四趟〞!騎出這趟神奇紀錄的,是來自澳洲的JackThompson ─而這次挑戰,竟開啟了Thompson 接來幾年在Ultra Cycling 超耐力自行車挑戰領域 裡、一個又一個令人訝異的驚奇旅程! 日本海外單車旅遊前往茨城縣由4位單車騎士擔任嚮導,完成與飯店以及工作人員共同設計的單車友善的住宿方案,沉浸在茨城縣的風光明媚之中介紹給讀者們的6大方案!除了茨城縣外,以富士山為背景的豪華旅途體驗,從富士山中湖前往伊豆、修善寺享受騎乘以及飯店住宿的新形態單車之旅。 【封面故事】 車尾的布條濕了又乾、沾了沙塵又被吹散,上面寫著「大海妹子環島中…」。過程中最常被問到的一句話就是:「咦? 你們為什麼叫大海妹子啊?」而台灣人必做的三件事情其中之一的單車環島,就讓我們一起跟著大海妹子在環島中碰上哪些趣事吧。 台日友好的關係,也促使著日本自行車旅遊蓄勢待發的即將展開,就讓Bicycle Club國際中文版雜誌帶著各位一起騎車趣!! 精彩內容盡在Bicycle Club國際中文版,您絕對不能錯過!  

    作者: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

    加入日期:2023-06-01

    最新
  • 天下雜誌

    下不下雨都缺水,開發水源已到極限 保住救命水 一下旱災,一下暴雨, 台灣卻留不住水、也擠不出更多的水。 該如何聰明用水,搶救口渴之島? 產業現場直擊日月光、台塑、農業節水新招

    作者:天下雜誌編輯部

    加入日期:2023-06-01

    最新
  • 美麗的KIMONO

    暑さをほんのひととき忘れさせてくれる夏の装いを、俳優・新垣結衣さんが爽やかに着こなします。 さらにきもの愛好家のリアルな声をもとに最新トレンドをキャッチ、本格派の浴衣や上質な夏小物もご紹介します。 夏きものの“いま”がわかる決定版です! ※電子書版本與紙本雜誌的內容會有一部分不同。 有時電子書會不包含紙本上所刊載的封面或是目錄上的文字、圖片、廣告、附錄。另外,本期雜誌刊載的資訊,原則上為版權頁上所標示的出版日期當時的資訊。 ※電子書籍版は、紙の雑誌とは内容が一部異なり、表紙画像や目次に掲載している記事、画像、広告、付録が含まれない場合があります。また、本誌掲載の情報は、原則として奥付に表記している発行時のものです。

    作者:ハースト婦人画報社

    加入日期:2023-06-01

    最新
  • 旅讀

    《旅讀》No136|2023年6月號 弄潮曼谷 讓我們將時序拉回幾百年前、由吞武里王朝向卻克里王朝過渡的年代,原本在河左岸安居的華人移民,因著政權的陵替而遷徙,就此開展全新的生命故事……關於唐人街的多重宇宙! @更多精彩內容推薦: ★承蒙德澤的承德 圍場.園林.金山嶺 ★大有大的故宮,小有小的美街 嘉義美學生活 ★淄博擼串心經濟 一城烤肉全國香 ★決戰時裝伸展臺 來邯鄲,學步吧! ★不過兔年過貓年 不過端午過殺蟲節 ..................................................... 【編輯室報告】 〈人為之本在於修為〉 執行總編輯/鄺介文 曼谷市內運河有種長尾船(Long Tail Boat),一下左岸一下右岸交穿停泊,幾近水上版本捷運系統。與行駛昭披耶河的觀光性質渡輪不同,只見乘客或是花布衫褲,或是套装革履,一個個手握拉繩,足抵船舷,熟門熟路,幾乎一翻兩蹬地蹦跳登船、蹦跳登岸,外地遊客頓時相形見絀。之於長久身在無河城市(或河道總被架高再架高的堤防封鎖)的我,曼谷像是活在時間深處。 尤有甚者,長尾船四壁皆空,無牆無門也無窗,一旦引擎啟動,則運河裡的黑水簡直劈頭蓋臉濺來,一如六福村急流泛,沒有多少防護措施,又該如何是好?──原來船緣兩側各有一張防水帆布,這時坐在前後左右四個角落的乘客,須得如長臂猿般拉起「窗簾」,自動自發維護全船人身乾爽。然而窗簾亦無卡榫,完全手動控制,也就是說這前後左右四名乘客倘若一時鬆手,則帆布將應聲滑落,黑水持續濺入,在在考驗「護衛隊們」的手臂肌耐力。 去了若干次曼谷,也就搭了若干趟長尾船。我常暗自觀察,究竟多少乘客願意擔任護衛隊的角色?畢竟付了船錢還得另付勞力,不是一件上算的事。可是泰國人民並不計較,他們隨遇而安,有中間坐中間,沒中間坐旁邊,連旁邊也沒得坐的便坐在四角拉著帆布。至今還沒見過有誰賭氣不肯拉簾,偏讓全船陷入「魚死網破」的。 孔子說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對於長尾船而言是「不患寡亦不患不均」,付了相同船錢,有人是被護衛的,有人是護衛人的,卻同樣安之若素,這是泰國天生善意。如此善意,又像是從時間深處而來,彷彿即使市場小販哄抬價格,為的也不是多賺幾斤幾兩,竟是為了多賺那一段討價還價、情心互換的樂趣。──你若是不還價,對方反而若有所失。 使我想起每回必訪的「刑泰記創始店」,家族相片比起各色雜貨還要奪目,那是誠實面對過去、亦誠實面對當下的隱喻。正是一直活在深處,曼谷儘管現今文創發達設計豐茂,種種修舊如舊、做舊如舊的餐廳旅館林立,我總以為那些舊,從來不是「人為」能夠修出來的、做出來的,只有「修為」做得出來。

    作者:旅讀

    加入日期:2023-06-01

    最新
  • 旅讀 (高畫質)

    《旅讀》No136|2023年6月號 弄潮曼谷 讓我們將時序拉回幾百年前、由吞武里王朝向卻克里王朝過渡的年代,原本在河左岸安居的華人移民,因著政權的陵替而遷徙,就此開展全新的生命故事……關於唐人街的多重宇宙! @更多精彩內容推薦: ★承蒙德澤的承德 圍場.園林.金山嶺 ★大有大的故宮,小有小的美街 嘉義美學生活 ★淄博擼串心經濟 一城烤肉全國香 ★決戰時裝伸展臺 來邯鄲,學步吧! ★不過兔年過貓年 不過端午過殺蟲節 ..................................................... 【編輯室報告】 〈人為之本在於修為〉 執行總編輯/鄺介文 曼谷市內運河有種長尾船(Long Tail Boat),一下左岸一下右岸交穿停泊,幾近水上版本捷運系統。與行駛昭披耶河的觀光性質渡輪不同,只見乘客或是花布衫褲,或是套装革履,一個個手握拉繩,足抵船舷,熟門熟路,幾乎一翻兩蹬地蹦跳登船、蹦跳登岸,外地遊客頓時相形見絀。之於長久身在無河城市(或河道總被架高再架高的堤防封鎖)的我,曼谷像是活在時間深處。 尤有甚者,長尾船四壁皆空,無牆無門也無窗,一旦引擎啟動,則運河裡的黑水簡直劈頭蓋臉濺來,一如六福村急流泛,沒有多少防護措施,又該如何是好?──原來船緣兩側各有一張防水帆布,這時坐在前後左右四個角落的乘客,須得如長臂猿般拉起「窗簾」,自動自發維護全船人身乾爽。然而窗簾亦無卡榫,完全手動控制,也就是說這前後左右四名乘客倘若一時鬆手,則帆布將應聲滑落,黑水持續濺入,在在考驗「護衛隊們」的手臂肌耐力。 去了若干次曼谷,也就搭了若干趟長尾船。我常暗自觀察,究竟多少乘客願意擔任護衛隊的角色?畢竟付了船錢還得另付勞力,不是一件上算的事。可是泰國人民並不計較,他們隨遇而安,有中間坐中間,沒中間坐旁邊,連旁邊也沒得坐的便坐在四角拉著帆布。至今還沒見過有誰賭氣不肯拉簾,偏讓全船陷入「魚死網破」的。 孔子說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對於長尾船而言是「不患寡亦不患不均」,付了相同船錢,有人是被護衛的,有人是護衛人的,卻同樣安之若素,這是泰國天生善意。如此善意,又像是從時間深處而來,彷彿即使市場小販哄抬價格,為的也不是多賺幾斤幾兩,竟是為了多賺那一段討價還價、情心互換的樂趣。──你若是不還價,對方反而若有所失。 使我想起每回必訪的「刑泰記創始店」,家族相片比起各色雜貨還要奪目,那是誠實面對過去、亦誠實面對當下的隱喻。正是一直活在深處,曼谷儘管現今文創發達設計豐茂,種種修舊如舊、做舊如舊的餐廳旅館林立,我總以為那些舊,從來不是「人為」能夠修出來的、做出來的,只有「修為」做得出來。  

    作者:旅讀

    加入日期:2023-06-01

    最新
  • 經理人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工作和機會 大概一兩個月前,我在網路上看到暢銷書《人類大歷史》出了增訂版(2022年底),基於想了解內容有何異同,我點開了作者哈拉瑞( Yuval Noah Harari)寫的「新版序」。 文章前4段,這樣開頭和結尾:「我在2011年寫完《人類大歷史》之後,⋯⋯而那就是我想在這本書裡講的故事。」我完全忘了這幾段文字的讀後感,只記得從第5段起的敘述:「以上這些文字的英文原文,並不是由我(哈拉瑞)所寫,而是請一套強大的人工智慧(AI)程式模仿我而寫下。這套人工智慧名為GPT-3,是由舊金山一間專精於機器學習的研究實驗室所創。」 我讀到這篇序言時,正當ChatGPT在全球引爆熱議,激起了讚嘆、興奮、焦慮,甚至警覺和恐懼。哈拉瑞顯然在更早之前就體驗到GPT的威力,他的一些反應和回應,我只能說是感同身受:「GPT-3這篇文本最驚人的一點在於:它還真的是讀得通的,不只是把幾個句子隨機丟在一起,而有著連貫的邏輯。」「讀著那些文字,簡直下巴都要掉下來。」 雖然哈拉瑞在驚嘆之餘,也慶幸說,「這讓我暫時鬆了一口氣:GPT-3並不會搶走我的工作,至少看來還得再過個好幾年。」但是身為讀者,我得老實招認,在讀新版序的前幾段時,真的沒能評判出觀點的好壞、是不是出自作者,更別說看出是AI寫的了。對我來說,運用慣常的閱讀方式,那就是一篇流暢的文章,或許還點頭稱是了。 哈拉瑞士歷史專家,「對於GPT-3寫出的文字,我得花上1、2分鐘仔細閱讀,才能得出結論,知道那不是我寫的內容。」他也暫時不擔心工作被搶走。但是那個「至少看來還得再過個好幾年」,是幾年呢?到底是機器學習得快,還是人類學得快? 關於科技會搶走「人類工作」的議題,已經吵了幾百年。雖然這次有關AI的爭論,更多是關於「人類」本身,但是不可諱言,隨著人工智慧看似愈來愈貼近人類原本自以為無可取代的智慧,探討關於人與機器的關係,只會愈來愈迫切。 我安撫自身焦慮的方式,可以用我分別在2本書裡看到的段落說明。在《變動思維》提到,「在瑞典,國家的政策要保護的是人,不是工作。」在《5000天後的世界》裡,針對人工智慧將會衝擊沒有創造力,只能憑生產力存活的人這個問題,答案則是,「沒有人只能專門追求生產力和效率。」 人類具備學習的能力,可以learn,relearn和unlearn,如果機器可以幫我們做掉制式、機械、枯燥、乏味的工作,甚或協助我們發揮創造力,那這真的是一個好的時機去思考:我們到底要做什麼?還可以做些別的什麼? 總編輯 齊立文  

    作者:《經理人月刊》編輯群

    加入日期:2023-06-01

    最新
  • 遠見

    泰國,素有「亞洲底特律」「東協心臟」之稱,是全球前十大車輛製造大國。汽車工業產值占泰國GDP逾10%,光是日本豐田,就占汽車製造的四成。 全球減碳浪潮下,綠色新經濟崛起。泰國端出綠色新政,推動產業轉型,吸引外資一窩蜂搶進。中國車廠EV大軍壓境,與特斯拉大打價格戰。電動車群雄爭霸,推升風起雲湧的世紀之戰。這一役,泰國不願意輸、中國不想輸、日本輸不起、歐美也積極參戰,台灣的優勢與機會在哪? 電動車掀百年變革,傳奇人物隨之迭代。被譽為「泰國特斯拉」的推手——EA集團創辦人Somphote Ahunai,他白手起家,乘著綠能與電動車大浪再起,短短16年翻身泰國富豪榜前六,登上《富比士》封面人物。《遠見》獨家專訪,揭露他突圍EV群雄的心路歷程。

    作者:遠見雜誌

    加入日期:2023-06-01

    最新
  • smart智富

    美國升息力道放緩、經濟衰退疑慮更是頻傳,台股在下半年還有賺錢機會嗎?在台股早已賺到上億元的交易職人「權證小哥」,近年操作持續獲利,資產再翻倍。小資族依循他的台股時序操作法,掌握3大行情,可讓獲利再拉高20%。 除權息》賺開高:挑填權息潛力股,遇開高就停利出場 法說會》賺波動:善用2工具,個股無論多空都能賺 可轉債》賺溢價:選低檔發債、債信佳公司,獲利至少20%

    作者:Smart智富

    加入日期:2023-06-01

    最新
  • 今藝術

    本期主題:台灣建築美學的探問  從威尼斯建築雙年展、X-site到建築中心 ------ 台灣從2000年起開始由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責,參與國際建築大展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而主責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的臺北市立美術館,則自2014年起,開始以美術館戶外廣場為基地,每年公開徵選臨時性空間創作提案「X-Site計劃」,目標在於支持、培養中青世代的建築與藝術團隊,實踐其開放性與實驗性的創作計畫。在此次專題中,我們自然採訪了2023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與X-Site獲獎團隊,請他們與我們分享其展覽背後的思考。然而,經過10屆的洗禮,兩展反映了台灣什麼樣的建築美學?我們又究竟要從建築展中看見什麼樣的問題意識?建築展的展示方式、展示內容,到威雙建築展自身的發展、台灣館的回應與嘗試,乃至於我們是否需要建築博物館?抑或:我們需要的是什麼樣的建築博物館?形式美之外,建築的意義是什麼?面對建築展與實際建築發展的落差,我們的疑問遠比結論多。但也希望透過這次專題,嘗試從不同的視角尋找可能的答案,走向下一步。(企劃/編輯部)

    作者:典藏藝術家庭

    加入日期:2023-06-01

    最新
  • 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 中文版

    全球瞭望 特別單元 怪奇科學大觀 這些奇特的科學研究解答了各種看似毋須解答的提問 科學新知 什麼是探空氣球? 高空氣球怎麼讓我們精準預報天氣? 自由潛水者何以潛至深處? 深入探索這項極限運動,瞭解這些潛水者何以越潛越深 為何腳會臭? 腳臭和在襪子中滋生的細菌有何關係? 太空探索 巨大的火星火山 太陽系的最高峰位於火星,為聖母峰的三倍高,一探它的形成方式 環境生態 自然界中最瘋狂的同類相食者 從飢餓難耐到互相廝殺,動物同類相食的理由多不勝數 菸草從何而來? 這種帶有木質調、經乾燥處理的產品與其原貌天差地遠 科技大觀 機械義肢如何改變生活? 一探可強化身體、令人類和動物更靈活的仿生學 拆解iPhone 13 Pro 一窺這款智慧型手機三顆鏡頭背後的科技 交通運輸 噴射戰鬥機的誕生 這種戰機是現代空戰的主力,但在早期卻並非如此 汽車為何需要裝輪胎? 這些橡膠圈何以能讓汽車安全地在路上行駛? 歷史回顧 世界怎麼迎來電力時代? 從電池到電燈泡,這段期間迎來史上最具生產力的科技創新時期 快知識 金頭腦大考驗 問問題 長知識 現代人該知道

    作者:LiveABC編輯群

    加入日期:2023-05-31

    最新
  • Sexy Nuts 性感誌

    封面A款 與世界做朋友 華人成人娛樂王國B.D.S. 森旺國際 全球最受歡迎直播社交平台BIGO LIVE 封面B款 突破框架!從實況主到寫真女神 Raby瑞比用行動譜寫勇敢人生

    作者:曖維多媒體廣告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加入日期:2023-05-30

    最新
  • 新通訊

    封面故事 智慧車更玩美 在動力系統、ADAS難以有明顯差異化的情況下,車載娛樂系統已成為車商構建品牌忠誠度的另一戰場,像是串流遊戲、VR等各式娛樂創新應用如雨後春筍般浮現;不僅娛樂效果滿滿,更是大打使用者體驗與舒適度,以博取消費者歡心。 然而,要在車上實現更多元的娛樂體驗並非易事,汽車架構設計、車用處理器也需跟著升級,邁向軟體定義汽車、網路採取Zonal架構;GPU效能不僅要夠強大,同時還要能分割作業等;如此一來才能結合虛擬與現實,將汽車塑造成最佳的行動娛樂設備。  

    作者:新通訊編輯部

    加入日期:2023-05-29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