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叔Ojisan on the Road
跟著大叔環島的幾個理由,巡視國土、自由的靈魂 親近台灣的海洋,沿著海岸線前進,將台灣這座島好好走一遭 進到未曾去過的台灣祕境,讓自己體會未曾有過的野地經驗 也讓自己在無人的荒野,找到獨處的意義 大叔的環島旅行,不走高速公路或快速道路,也不靠谷歌地圖導航,而是使用紙本地圖,甚至試圖進入沙灘越野(off road),真正體會沿著海岸線前進的感覺。 大叔說,在這座島嶼上生活了半個世紀以上,這座島嶼是我們的母親,但是卻沒有真正去認識了解她;所以是帶著贖罪的心情旅行,以及試圖在人生下半場對自己的土地重新認識。 大叔們喜歡獨處,喜歡駕著自己的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好像西部牛仔一般,一人騎一匹馬,可以在曠野裡遊走,感覺自由又自在!既可以彼此照料,不至於落單危險,也可以享受安靜孤獨的時刻,沉澱豐富又複雜的思慮,是一種非常完美的狀態。 大叔的環島旅行,是一種對土地的觀察紀錄。每一個在台灣旅行的人,都應該將在台灣旅行的所見所聞書寫下來,讓以後的人了解這個時代的台灣。 【大叔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這趟沒有特定的目的,只是探索未知領域的吉普車環島旅行,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台灣,與不一樣的自己,雖然身為資深大叔,但是內心仍然有深刻的感動。/王子亦(昕品設計/設計總監) 打開你的感官去感受這個世界吧!走進人類未至之地,走入荒野吧,不論島內或島外,給自己一個機會,做一次人生壯遊吧! 藉由清志老師這本書的啟發,讓我們為自己開啟人生的野遊機會吧。/吳書原(景觀設計師) 在這趟環島行程中,他的眼光像是一部攝影機,把那種落寞和荒涼與周邊生意盎然的自然同框並置,帶到了讀者眼前,所有的「清志角落」皆是一種大叔的況味──我們的青春/詹偉雄(文化評論人)
加入日期:2023-06-29
-
剛剛好的溫度:面對多重角色的平衡之道,讓愛擁有恰到好處的溫暖
女人的一生,要經歷幾次稱謂的轉換? 在婚姻裡,我們又想要什麼樣的幸福? 婚後的妳,就此展開非典型的斜槓人生,雖然沒有多重職業,但必然有多重身分。 女人常被賦予「妳應該」的要求:未婚前妳應該做一個貼心的女兒,結婚後妳應該成為一個稱職的媳婦,生育後妳應該當一個盡職的母親 別人口中的「妳應該」,「我」究竟又在哪裡呢? 聰明的妳,不應角色停留,學會在媽媽、妻子、媳婦等身分中靈活變換,但不要加重自己的責任感,更無須把每個身分都發揮到淋漓盡致。 此外,當「我」選擇婚姻變成「我們」,也會讓人際生活變出更多的狀況與挑戰。當人際有問題,只要先跟自己的內在連結,把自己穩定了,再跟別人連結,慢慢就會找到解法。 暢銷親子作家尚瑞君,分享二十年資深夫妻的相處之道。她認為雖然女性在傳統角色中相對弱勢,為家庭付出的青春與心力,常被視為理所當然,但也不該成天抱怨婚姻,卻又不願改變。提高情商,察覺情緒對婚姻與生活的影響,並巧妙經營各種關係,才能與另一半相處自在,也不失個人的自由。保持剛剛好的愛,就能維持幸福的婚姻生活。 ★ 關於為人妻 如果婚姻像個皇冠,孩子就像是皇冠上的鑽石。但在家庭中,夫妻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讓孩子變成主角,才不會讓婚姻陷入危機,因為皇冠上有沒有鑽石,都不會影響它是一個皇冠。 夫妻關係要像翹翹板保持平衡,相互支持與關心。有一個人,除了看見你的光鮮亮麗,也能接住你的垂頭喪氣,這就是剛剛好的伴侶。 ★ 關於為人母 身為母親,不需時時檢討自己對孩子是否一視同仁,因為「愛」不是可以量化的東西。也無須強調做到物質公平,因為每個人需要的本來就有差異,否則在這樣的比較中,反而模糊了愛的真諦。 很多教養問題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夫妻關係有問題,連帶影響孩子的心智和行為。唯有先把自己照顧好,才能給孩子更好的照顧。 ★ 關於為人媳 他的媽媽永遠不會是妳的媽媽。婚姻沒有魔法,媳婦不會變成女兒。做好媳婦的角色就好,想當女兒,還是回娘家當吧! 與其對婆媳關係懷有過多的期待,媳婦不如抱持人與人之間本就應互相尊重的想法。就像當妳收到別人的善意對待,妳也會用善意回報對方。婆媳之間亦然。 ★ 關於做自己 「犧牲」,不該是女性婚姻生活的關鍵字。所謂的能者多勞,其實也只是在乎的人,就願意多做一點。既然是自己願意多做,就不該怪別人讓自己累。 有伴是幸福,但獨處也可以很快樂。如果一個人不能過得開心,怎能奢望兩個人在一起就可以快樂? 溫暖推薦 諮商心理師、作家 羅子琦 伴旅心理治療所所長 曾心怡 諮商心理師、《婚姻教我們的事》作者 呂宜芳 前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前國防部副部長 林中斌 前桃園捷運公司董事長、台北大學副教授 劉坤億 資深廣播人、牧師 楚雲 作家、《EBM享受成為媽媽》運動發起人 陳若雲
加入日期:2023-06-01
-
第一次就成功的麵食料理書:新手就從這本開始,麵食教母靜格格手把手親自示範50道食譜
新手的第一本麵食料理書! 手把手教你成功做出最道地的中式麵食 教你從和麵、拌餡開始,從基礎學起 輕鬆在家變化出N+1種麵食料理, 讓你天天品嘗不同的美味 如果你曾覺得自己做麵食辛苦又費工,發酵、揉麵好難懂,又有許多細節要注意,那麼跟著靜格格老師準沒錯! 本書中手把手教你從基礎學起,用麵粉完成一桌子的好料理。 本書特色: ★ 步驟清楚,跟著本書,在家就能跟著做! 超詳細圖文說明,從麵粉比例、醒麵時間、調味等配方詳細實用,和麵擀皮開始步驟詳細,不只教你確認麵團狀況,還一步步帶你學會各種麵食基本功夫。 ★ 多種麵食手法,一書搞定! 從基礎的麵條,到包著餡料的水餃雲吞,再到各種包子饅頭,簡單的造型點心,多種變化一本學會。 ★ 教母級的師資,讓你輕鬆學成為麵食達人 料理經驗豐富的靜格格老師,深知魔鬼都在細節裡,書中不藏私分享麵食製作技巧,讓你面對麵食烹飪更具信心。 讚不絕口推薦! 劉昭儀/我愛你學田市集負責人 蔣偉文/中廣蔣公廚房節目主持人
加入日期:2023-06-01
-
職場複利學:500強企業主管的職場必備七大敏銳度,沒有前輩教也能快速成長
職場複利式成長的關鍵──學習敏銳度 ☑ 拆解、複製500強外商總監成功經驗,練就不斷進化的超強能力 ☑ 擺脫前輩不教你的、主管不帶你的困境,從茫然的職場常態脫身 七大面向解構你和職場的需求,用輕簡易讀的文字+好懂實用的表格歸納,看見被忽視的盲點! ★ 成長推薦 ★ NotOnlyHR創辦人 Miriam 職場作家 職來直往Miss莫莉 (順序依首字筆畫排序) ☑ 成為自己的升遷加速器──你需要個人成長的加速度和持續更新的能力 七大面向帶你有系統地提升職場必備的敏銳度: ★ 自我認知敏銳度|脫離職涯初期的迷茫與無助 在優勢區提高成功率,合理分析和發展自己的能力 ★ 心智敏銳度|成長就是能坦然接受複雜 尋找職位勝任力模型,訂製個人才能手冊 ★ 人際敏銳度|找對人、說對話、做對事 洞察力的三個訓練法,五個實用的底層邏輯 ★ 目標敏銳度|總是精力不濟、沒動力?因為目標沒找對 給大腦可執行的科學指令,用覆盤和反思快速前進 ★ 變革敏銳度|客觀認知挫折,對未知事物保持好奇心 積極心理學和挫折修復系統,從容應對變化 ★ 結果敏銳度|在困境下獲得結果,持續對他人表現出信任 領導力的四個發展階段,快速提升團隊效率和效能 ★ 幸福敏銳度|停止痛苦,我決定嘗試一種新的「活法」 自我懷疑和碾碎重來,如何把握機會切入職場
加入日期:2023-06-01
-
疫情世代:如何因應與復原,給所有人的科學與法律指南
集結抗疫歲月所累積的經驗和知識, 讓我們在下一次黑夜來臨之前,有能力洞燭機先、戰勝恐懼! 2020年開始,COVID-19席捲全球,不僅將地球村居民的生活攪得天翻地覆,更讓許多人失去了生命。很多評論家說往昔的日子回不去了,生活的種種面向被徹底改變,面對新的疫情又虎視眈眈——我們該怎麼辦? 法律 × 科學 一本疫情世代的機智生活指南 刺激經濟,應該發現金還是振興券比較好? 遠距教學、遠距工作等生活變化,帶來了哪些危機與轉機? 病毒是怎麼跑出來的?要如何啟動群體免疫?全民普篩真的有用嗎? 疫苗副作用好可怕?科學家如何努力降低風險? 疫苗或其他醫療資源該如何研發、分配? 為了防疫,可以用付出隱私權作為代價嗎? 假消息該怎麼管?傷害言論自由又怎麼辦? 確診者為何不能投票?日本、韓國又是怎麼做的? 面對大規模的傳染,國家的補償機制是否完善? 戰勝恐懼的唯一解方,是獲取知識——了解病毒如何影響、滲透我們的世界,並好好弄懂與檢視政府對我們施加的種種管制。本書涵蓋教育、工作、醫療、經濟等生活面向,與每個人的每一天密切相關,並網羅律師、科研、教授、醫師等專家,用白話輕鬆傳達重要知識。讓我們預先裝備好各種技能包,一起度過這充滿挑戰的疫情世代。 名家推薦 李建良|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苗博雅|台北市議員 劉紹華|醫療人類學家 顏擇雅|作家 ──誠摯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加入日期:2023-06-01
-
跟著943搭台灣好行:15元起跳的自遊提案
第一本台灣好行旅遊專書! 排行程不費力,省時又省錢! *旅遊玩家943根據台灣好行巴士行駛路線實際踩點,精心規劃出25條私房路線,只要15元起,讓你花小錢就能安心出遊,搭配一日劵和套票更是超值! *台灣好行路線遍及全台灣,接駁各大知名風景區,按書索驥,讓你不必再為了如何安排行程燒腦,說走就走! 台灣有好山好水又好行,想要飽覽古蹟、品嘗美食、探訪祕境、體驗農遊嗎?不管是在島內漫步或是離島探索,一年四季都有深度又有趣的玩法。請跟著省錢旅遊作家943來趟節能減碳、輕鬆自在的小旅行吧!
加入日期:2023-06-01
-
攝影融合人生
攝影的迅速補捉鏡頭,實則是活在當下的一種歷練 以相機作為窺探生命與人生哲理的視角,由一件事參透宇宙間道理。 攝影,其實這是一條修行的道路, 也成就了自己。 *美好時光難逢,遇到了,就要珍惜 ──這彷彿講的是攝影的迅速捕捉鏡頭,實則是活在當下的一種歷練。 *黑暗與光明,得與失,起與伏,上與下,人生是方方面面的平衡──這仿若是說攝影時「光影」、「畫面」、「天地」,要在自然找對稱。 攝影的元素是「美」排首位,但要體現美靠「交換」的修行、大自然要補光要取角要移動位置都是為了成就美的一種交換──既有專業又要有業餘的狂熱,就只能有不斷超越自我的天命觀,來精進專業破除專業超越專業。 書內70小節,代表作者七十歲自述的反省與思考,與獲得多項攝影大賞的經驗分享。 人生是看清才好,或看得糊塗才好?也許都是也許都非。 真正的原味就在自己心頭。 本書以相機作為窺探生命與人生哲理的視角,由一件事參透宇宙間道理。 ★各界好評推薦 吳政璋│攝影家 邱奕堅│1839當代藝廊執行長 范毅舜│攝影家 馬立群│一影像創辦人 莊明景│風景專攻攝影家 康台生│攝影教育家、前台師大藝術學院院長 陳學聖│世新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系主任 游本寬│ 台灣當代攝影家、政大攝影學退休教授 鄭家鐘│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鄧博仁│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謝三泰│攝影工作者 (依姓氏筆畫排序) ★專文推薦 據我所知毓豪兄是極少數,在東京留學期間師承,日本三大當代攝影藝術家之一森山大道,近十年來他專心於書寫攝影專書,傾囊相授四十多年學習與教學經驗,如今已經完成五本攝影書籍問世,在國內對攝影不是非常友善的環境下,還能如此多產著實讓我敬佩,希望透過本書能讓大家領悟,攝影可以建構美滿人生,傳達給讀者「人生三要素──健康、快樂、幸福」的攝影要義。──邱奕堅博士│1839當代藝廊執行長 毓豪從高中摸到相機開始,就專注以相機作為窺探生命與人生哲理的視角。其實這是一條修行的道路,在本書中,可說是他修行心得的大集結,由一件事參透宇宙間道理,他算是成就了自己。──鄭家鐘│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加入日期:2023-06-01
-
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 3:你好,我好,做公益與世界共好
做公益不單幫助了他人,同時實現了自己 幫助別人能有效減少壓力、降低負面情緒 關懷他人能獲得心靈平靜、增強身體抵抗力 無私奉獻的愛,為你我健康形成絕佳的保護! 公益實踐融入日常,與大眾社會共好 每個人總有面對職場辛勤耕耘已逐漸塵埃落定的一天,獲得了渴望已久的時間自由,但無事一身輕的空虛,卻可能影響我們的健康與活力。不論是已退休或仍在工作者,在日常行程中排出些許空檔參與公益團體或社會活動擔任志工,善加發揮工作累積的經驗與能力,不只是對社會的正向回饋,對自己的身心靈更能帶來莫大的好處。 再者,志願服務會接觸到不同的人群,有助於拓展日常生活,人際互動對大腦的刺激有明顯效果,可說是活化大腦的神奇肥料。 李偉文醫師於一九九五年創立荒野保護協會,長期為臺灣生態保育與環境保護教育貢獻一己心力,希望號召更多退休人士和在職人士一起加入做公益的行列,關心這個世界、在乎所處社會,將豐富的人生經驗善用於公益活動,有助他人、有利社會、有益自身,可說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這是很重要的一步,它使得一切因此而不同。」──《春風化雨》羅賓.威廉斯(Robin McLaurin Williams)
加入日期:2023-04-28
-
朝鮮半島事件簿:南北韓政治、軍事、外交的前世今生
你認識這樣的韓國嗎? 近年來韓國文化強勢輸出,韓國影劇、歌曲及美食等,不僅風靡了亞洲,甚至遠在歐美、非洲都有許多愛好者。在臺灣,學習韓文、到韓國旅遊的人數屢創新高,但是關於朝鮮半島的歷史,你瞭解多少?你可知道: 第一場中日戰爭發生於何時何地?與韓國有什麼關係? 旅遊勝地濟州島在韓戰爆發前,曾有幾萬人慘遭殺戮? 韓戰開打雙方付出巨大代價,然而戰爭的結果如何呢? 韓國人的仇日情緒何以至今仍如此強烈? 透過濟州四三事件、青瓦臺事件、光州事件、八五八號班機爆炸事件……等重大歷史節點的串連,作者羅添宏大使以專業的視角、簡明扼要的方式,敘述朝鮮半島兩千年來的政治、外交、戰爭與軍事行動,透過外族對這塊土地的覬覦與入侵,以及韓戰的經過和其後的對峙衝突,使讀者可以對朝鮮半島(南韓與北韓)的前世今生更加瞭解。 本書除了豐富的歷史事件外,亦有諸多不為人知的精彩小故事,是作者透過親自走訪現場觀察、考證並撰寫,搭配珍貴的第一手攝影照片,格外引人入勝! ★名人好評 「我很欽佩問他(羅大使)在釜山任所有多久,他說不到兩年,但是對於轄區一事一物都認真考證,同時也開了一個部落格介紹韓國南部各景點的歷史、文化,深受國人甚至韓國友人的讚許。我告訴他這是外交官的良好典範。」──錢復(前外交部部長、前監察院院長)
加入日期:2023-04-28
-
心象有光
何曰昌擔任媒體攝影工作多年,曾於週刊媒體攝影記者,長達8年,因工作壓力導致憂鬱症。2010年離開媒體工作後,專注於「憂鬱症」的治療,透過攝影、園藝、戲劇、信仰等,逐漸走出藍色籠罩。本書共收錄二百多張攝影作品與60篇短文,期待能以攝影的豐富與發自內心的深刻書寫,鼓勵仍憂鬱或曾憂鬱的讀者,看到不一樣的色彩與光亮。 我所認識的曰昌 謝春德(攝影家和藝術家) 「我見青山多美麗,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一尊騷首東窗裏⋯⋯。」辛棄疾從東邊望著對面窗外日薄西山的景緻,也回望日薄西山的自己,騷首自問。是的!生命就像拿著鏡子觀照,兩面都是自己。 照相機的觀景窗如同一扇窗,透過這扇窗我們看世界。於是,攝影成了看世界的方式。這扇窗同時也成為鏡子,反射出攝影者自己的身影。 何曰昌透過照相機的觀景窗看到什麼了呢? 你看!夜色中「那躺平在溜滑梯上的小孩」(第17頁)在公園青綠色日光燈底下睡得這麼安穩,是玩累了嗎?還是負氣離家出走,故意選擇漂盪的夜晚,讓不安的水泥床背棄家裡溫暖舒適的床,是小孩在對抗父母威權下的圖景呢?還是何曰昌渴望逃避家庭的宣言! 聽說過了中年以後的男人心中常常懷著一個夢想,某天夜晚趁外出買宵夜時出走,不再回家了!可男人沒這個小孩勇敢,因為男人買完宵夜就匆匆回家了!夜色中「那躺平在溜滑梯上的小孩」圖像竟也勾勒出我這進入老年的渴望!這就是何曰昌的影像魅力所在,他在媒體工作很久了,強大的工作壓力並未稀釋他對影像美學及準確度的要求。 但積累下來的勞頓終於擊潰了意志的巨人,何曰昌得了嚴重的憂鬱症!他如何渡過呢? 你看! 「十月霜降萬里奔波」(第76頁)來了!「風中的勝利女神」的小男孩(第166頁)也來了! 「十月霜降萬里奔波」影像中何曰昌藉著害差的被攝者,將自己隱遁,欲進入景片畫中的世界。他開始逃避人的社會組織,開始潛心攝影,並進行一場孤獨的旅程。旅程中他耐心地重新看待自己,也重新用照相機的觀景窗來看世界。 打從海邊經過,不經意的回頭,哇!一個釣客搖搖欲墜的遮陽棚竟成了「風中的勝利女神」。何曰昌這段期間很自然的上了佛光山也皈依了,「活著是一日日的喜樂,也是一日日的劫難。」「苦難,是人逆增上緣,增進智慧的機會。」星雲的話語逐漸開啟了他。這時喜獲重生的何曰昌,看自己和看鏡中的世界都同時被釋放,自由了! 你看!「風中的勝利女神」手執勝利的火炬迎向未來!原來攝影不只是影像的創作,同時也顯影了創作著內在的原生意志。 漫長的藍色時期,何曰昌手持照相機不間歇地到處遊走,他靜心細查、觀看和聆聽大自然界美麗的賜與,花卉、露珠、風和樹的呼吸。他可以信手拈來是一株、或一木、或一山河;並從微觀中看四季變化的遼闊壯美世界。 你看!「暫停呼吸的海」(第151頁)經歷幾番風雨後何曰昌內心漸漸平息了,看山看海已無狂浪、無暴雨,一切止息如日常;似來自遙遠的呼喚輕聲的告訴我們,暫停呼吸吧!伸手撫摸那靜如薄紙的海平面,讓她深情的回應你,回應你的愛原是這麼溫柔貼適! 你看!夜色中「那睡在溜滑梯上的小孩與母狗」(第236頁)正在授乳中的母狗似在夜色中尋找迷失的小孩,而我們曾經迷失的歲月,竟成了何曰昌攝影作品中的切片,鏡像中同時反映了那尋找迷失小孩的焦慮父母。「那睡平在溜滑梯上的小孩與母狗」的單幅影像作品,不只映射了你我,也成就了「心象有光」攝影作品集的全部。 何曰昌以「心象有光」將生命史中最珍貴的影域彰顯在我們面前。理應致謝並獻上讚美!微笑佛星雲法師將自己的笑臉複製在何曰昌臉上。 你看!何曰昌正臉帶微笑對我們說,一切如常,攝影就是這麼簡單。 是的!一切都這麼簡單,已逝的星雲法師似在鏡子的彼方,對著此方的何曰昌說,你應當聽: 「生死,就像人晚上睡覺,白天起床這麼簡單。」 「因此,生未嘗可喜,死未嘗可悲。」 鏡頭下的人生百態心象 趙政岷(時報文化出版董事長) 「攝影」、「博土」、「大師」、「狗仔」……都是形容何曰昌的說法,而且絕對貼切、傳神。 他有一種非凡的魔力,在同儕中佼佼勝出。 認識何A(何曰昌的綽號),已超過三十五年,以前覺得他的照片不是最好,但真心地說往往是最傳神的。我這樣說並不客觀,我不是拍照的人,我也拍得不好,但當年當主編的我,是挑照片的人。何A有一種魅力是,透過鏡頭看見大家所沒看見的。攝影除了講究構圖,要的就是鏡頭後面的眼與心,而何A是最會挑、最會跳、最會看見不同的人。 他有很好的人際關係,當年他報社座位,一度是上女生廁所的必經之地,每位經過同事他總能聊上兩句或更久。這是攝影人所必須擁有的人情世故。 他身材不錯,扛得起重重的相機設備,儘管現在電子相機變得輕便,但當年這是攝影人必須要有的汗草。 何A難能可貴的是,他驚人的記憶力與博學多聞。他雖然沒有博士學位,但所知比十個博士更廣更瞭,所以稱他為「博土」應該不為過,這是攝影人接地氣的所要。 之後他擔任《壹週刊》的攝影頭頭,運用上了他所有的擅長與技能,提供給讀者好好看、不想看又愛看的圖片內容。 年到六十的他,現在是攝影老師,教大家拍照。坦白說,大家是學不來的。我們也許學會鏡頭、學會構圖,但沒有這樣的人生歷練,沒有這種心、這種眼,我們怎麼可能變成「何A博土」? 好在,他發心立願要出書,這應該不會賺錢,只是留念(除非大家支持,也拜託大家支持)。但他真心地把攝影會碰到的類型與詮釋方法,公開了出來。 《心象有光》全書有人像、有景象、有人生、有光影。何曰昌精挑的作品當然美,沒想到文字卻這麼動人。他寫道:「文字是一種超度,在文字中公開自剖,既是過場也是結案 。以攝影為媒介,每一張成像,都成了拍照者自我意識的鏡子。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逃脫反省自觀。」他說:「這是一個結案報告,結案後,放下更多,可以走向光明的+紅?還是-藍?」「筆尖流洩時,快門喀擦喀擦,心情就獲得救贖嗎?總是在黑暗隧道中來回穿梭,像吸血鬼般,不敢碰觸出口的光亮。在黑暗的-藍與光亮的+紅間,徘徊低語著。我要,我想的,那是我嗎?」 沒想到他曾經憂鬱,書中許多作品是他那個時期留下來的。是他「現在的我」,初次觀看到那個「藍色的我」所寫出來的。 到此,不得不向好友何曰昌致敬!人生起起伏伏,江湖翻翻滾滾,謝謝你願意留下所拍、所寫、所感、所悟,讓芸芸眾生感受到這世界的美與現實,眾生的真與領悟。讓 我們透過鏡頭,更了解社會、更愛自己。 這是一本攝影書,也是一本社會書。這是一本寫實書,也是一本療癒書。謝謝何A!讀者有幸有福。
加入日期:2023-04-28
-
塔羅教典:逐張解密,分項解答,按圖索驥學會塔羅牌
探索心靈世界,感應未來人生! 專為塔羅魔法師初學者所設計,最棒的入門圖解書! 塔羅牌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會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傳遞最重要的訊息給我們。 剛接觸塔羅牌的初學者往往迷失在包羅萬象的牌義中,不知如何應用。本書的目的是讓塔羅初學者有一本內容豐富又可記錄自己的塔羅占卜經驗。 就學習來說,塔羅占卜法運用不難,初學者上手容易,多數人在短時間之內即能達到一定的準確度。它不必然需要跟魔法和神祕學掛勾,你不需要祈禱或做結界、魔法陣就能使用塔羅,塔羅更多的是自我對話的工具,幫助我們在決策時更有參考基點,以獲得最佳答案的過程。 本書特色: ◆介紹塔羅牌源流和結構 ◆塔羅基本牌義 ◆占卜原則與應用、78張塔羅完整解析 ◆學習透過塔羅認識自己,實現個人目標 ◆運用塔羅自我反思、自我發現和實現個人成長 專文推薦 占星塔羅作家 天空為限 亞洲動物溝通聯盟CEO 朱慧寧 塔羅事典館主 孟小靖 中華易經天書三式協會創會會長 邱金漢 台灣大學塔羅社創社老師 清風 雲南昆明塔羅教師 楠月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塔羅教師 寶咖咖 誠摯推薦 加拿大阿卡西紀錄 Kimberly和Allen 印度占星名師 李靜唯 魔法媽媽 胡婕筠 豐盛心學院 項芸 佛化人生 福長與阿本 塔羅是我們潛意識訊息的表現工具,表現出自己的性格和信念,作者藉由作品的樣貌呈現出其價值與信念。使用者藉由自己的信念與系統詮釋牌面,共同演繹出潛意識可能的答案,提供給占卜者參考。——清風 此本書對初學者或想更深入了解塔羅的普羅大眾是一本值得大家收藏的好書,本人對年輕的子玄老師在教學、傳承、解惑方面的不懈精神,深感欽佩,特為之序。——邱金漢 本書中有許多的人生故事及實例,讓我們進行塔羅占卜理解牌義時,也能看到生動的情境縮影,展開與內在的自我對話,找到面對問題的最佳決策。——孟小靖 書籍的內容不告訴你多複雜的原理而是扎實的教導你如何運用你手中的塔羅牌,更從一般個案最喜歡問的:事業;感情、財運及學業下手給你指引,相信初學者可以藉由這本書讓自己快速進入塔羅牌世界。——寶咖咖 新一代的學生們對子玄老師也是讚不絕口、喜愛有加:老師課程架構嚴謹但課堂氣氛甚活潑,學識淵博但由淺入深娓娓道來,讓學習者如春風細雨。——楠月 子玄老師專研教學塔羅已經有16年的時間,不管是實操或是教學,都專業且務實。對於想要學習塔羅的朋友們而言,這絕對會是一本適合你學習並增加基礎理論知識的好書。——朱慧寧(雲尊老師) 跟子玄認識快二十年了,雖然我們算塔羅的原理跟習慣不同,但還是常常交流,子玄也會八字跟易經等東方數術,也都是老師的程度。——占星塔羅作家 天空為限
加入日期:2023-04-28
-
正是時候開始中醫芳療【上集】86種植物精油百科
對精油藥用有興趣者,必備的芳療工具書基礎芳療應用和86種精油深度解析,用中醫思維與植物力量療癒身心! ◎同步以西方芳療觀點、東方本草角度,解釋每支精油的特性 本書囊括從芳療愛好者到專業芳療師最常用的86款精油,詳細說明其特性、代表成分、運用歷史、療癒效果等內容。進一步以中醫學的邏輯,結合芳香植物本身的四氣五味和整體觀,提升芳香植物應用於人體的效能。 ◎針對現代人常見的身體與心理問題,提出芳療調理策略 藍膠尤加利祛風解表,改善脂漏性皮膚炎;甜橙精油調理慢性脾胃問題、抗抑鬱;補益肺部、提升免疫力,推薦用乳香;錫蘭肉桂皮散寒止痛,改善性冷淡;廣藿香改善多汗問題;舒緩更年期症狀、幫助身體排除毒素,一定要試試甜茴香;歐白芷消除失望、絕望情緒;永久花協助放下原生家庭的傷害…&hellip。 本書特色 ★ 從基礎到專業的芳療知識,全面解析精油的使用方式、辨明真假和安全性的方法。 ★ 86款精油的特性、代表成分、運用歷史、效用。 ★ 針對易混淆的相似精油,作者以多年臨床經驗深度剖析、比對差異。 ★ 提供真實的精油成分表,以原創手繪圖,準確記錄植物形態。 ★ 解讀身、也解讀心,介紹每款精油在生理與心理上的效用。 專業推薦(依首字筆順排序) 李旻珊醫師/捷思身心醫學診所 李嘉菱/中醫師、「中醫芳療診察室」版主 黃琬婷/芳療講師
加入日期: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