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組ETF,讓我股利翻倍的存股法:忙碌理科工程師打造屬於自己的ETF,月領4萬被動收入

  • 作者:吳宜勲(老吳)
  • 出版社:采實文化
  • 出版日:2022-04-28
  • ISBN:9789865078003
  • 格式:ePub
  • 購買本書另包含
  • 優惠價:252元 / 360元

優惠活動

{{purchaseEbooks.contentName}}<看更多>

${{purchaseEbooks.salePrice}}

購買本書另包含

{{purchaseEbooks.contentDesc}}

內容介紹

ETF,是投資股票的首選,

雖然可以分散風險,但不是每種ETF都適合存股,

也有成本高、溢價、組合不理想的問題,

與其被動承受各種缺點,不如打造屬於自己的ETF

舍短取長,讓存股獲利翻倍!

從年年虧損到每年穩穩獲利超過25%,他是如何辦到的?

自組ETF,第一年股利年領18萬,第二年50

財務自由10年目標,45歲前股利年領200

從「股市韭菜」晉升「靠股市生財」

身處物價上漲、薪資停滯的時代,

小資族為了不被工作綁住、實現財務自由,

除了斜槓兼差,不靠勞力增加被動收入的方式就是投資理財。

忙碌工程師老吳一開始想靠幾次交易就能賺到大錢,

不僅沒獲利出場,甚至淪為任人採割的「股市韭菜」,

慘賠後,調整自己投資策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開始轉虧為盈──

2014年,老吳為了快速致富,投資小台指,犧牲生活,一年還慘賠二三十萬元

2015年,資金少,融資買股,想槓桿翻身,不到兩年,把所有積蓄賠光

2017年,買書學技術操作,每天下班後,記錄一堆指標、畫線圖,一樣賠錢出場

2019年,不再以小搏大,改換存股的方法,設定10年後45歲股利年領200萬元

2021年,存股第1年股利年領18萬元、第二年50萬元,2年獲利超過25

這是老吳的投資歷程,可能也是你正在經歷的階段,

其實,你可以不必先成為股市韭菜,就能直接靠股市生財!

做自己的選股經理人,打造屬於自己的ETF

老吳開始存股後,他發現到ETF,其實是一種投資組合的股票,

雖然具有分散風險的作用,但不是每種ETF都適合存股,

也有管理費高、溢價、不滿意成分股的缺點,

因此老吳認為,如果懂得ETF的概念,自己制定選股標準和策略,

也能做自己的選股經理人,打造專屬自己的投資組合。

短短兩年,報酬率就超過25%,除了成功把過去的虧損賺回來,資產也快速累積。

如果順利的話,就能比預期的時間,提早達成財務自由的10年目標。

20214月,老吳在臉書成立粉專「打造屬於自己的ETF」,

記錄自己的投資績效和心得,分享給同樣走在財務自由路上的存股族,獲得不少回響。

自組ETF存股法,平均月領4萬元被動收入

老吳採用「買進好公司、分散風險」的自組ETF存股法,

讓他第一年存股就年領股利18萬元,第二年成長到50萬元,

相當於平均月領4萬元的被動收入,截至2021年底,總報酬率是30.45──

.利用ROEEPS獲利指標,找出值得留意的「候選股」

.從股價與季線乖離率,掌握買進時機點,成為自組ETF的「獲選股」

.檢視「獲選股」的成本狀況,帳面報酬率小於20%優先加碼

.當「獲選股」EPS為負值、ROE大幅衰退,就必須停損變成「淘汰股」

作者介紹

吳宜勲(老吳)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研究所博士。

30歲畢業後,從事機構工程師一職,相較於多數同儕,投入職場年齡較晚的他,藉著努力工作增加存款,希望能早點成家並擁有小孩。同時也一直想找到一個快速累積財富的捷徑,讓一切規劃更順利,因此心中有著成為一位投資暴發戶的夢想。也因一開始想快速賺錢的不成熟心態,即使有穩定的現金流,卻始終無法累積資產。繳了數年的市場學費後,漸漸了解,有夢想是必要的,但在追逐的過程中,需要不斷修正,直到找到可行且適合自己的方式。

老吳投入市場9年後,沒有從市場畢業,反而心態漸趨成熟,雖未有驚人的獲利,但已從只會賠錢的結果進步到可穩定領息的成果,藉此書與大家分享當中的方法與心法。

投資這件事,不做或許也不會怎麼樣,但做了,肯定會讓人生很不一樣!

投資這件事,不需要很厲害,但需要很有耐心!

Facebook粉絲專頁:打造屬於自己的ETF

所有集數

推薦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