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丟東西的整理術:放不掉的記憶與情感,再也無須斷捨離!
- 作者:米田瑪麗娜(Komeda Marina)
- 出版社:方言文化
- 出版日:2020-12-31
- ISBN:9789579094900
- 格式:ePub
- 購買本書另包含 {{givingEbook.contentName}} 、
- 優惠價:266元 / 380元
優惠活動
{{purchaseEbooks.contentName}}<看更多>
${{purchaseEbooks.salePrice}}
購買本書另包含 {{givingBook.contentName}} 、
{{purchaseEbooks.contentDesc}}
{{buyTogether.titleName}}<看更多>
{{'$'+buyTogether.price}}
內容介紹
從小抱到大的布偶、滿是破洞的牛仔褲、磨壞底的球鞋、
暗戀對象送的禮物、第一次約會的電影票……,
捨不得丟?我們都懂!
囤積症必學的佛系收納!
徹底顛覆斷捨離的新時代整理術!
本書作者米田瑪麗娜是日本新生代收納專家,
東京大學經濟系畢業的她,具有數據分析的專業背景,
現任職於日本居家收納服務Sumally股份有限公司。
她從「城鄉住房經驗差異」的田野調查中得到靈感,
自2018年起展開「不丟東西也能整理住家環境」系列活動,
協助無數難以向人生中重要物品告別者,重拾井井有條的美好生活,
其中包括多位作家、設計師與企業家。她說:
「越是有創意的人,擁有的物品越多;看看大藝術家,根本沒多少人徹底奉行極簡主義。」
「那些讓自己又哭又笑、拿在手裡就覺得十分幸福的寶物,正是創造獨特人生的泉源。」
「越是渴望活出自我,就越會將物品視為妝點人生的夥伴,並享受、熱愛與物品的邂逅。」
淚流滿面了嗎?沒錯,如果你也是:
►棄置恐懼症、超級重感情,什麼都不想丟,卻又希望能舒適過活的人。
►獨自在外租房,居住空間超小、東西卻一年比一年多的人。
►無法在一天內就把房間打掃乾淨,想認真評估每件物品、慢慢整理的人。
這本超佛系的囤積症收納專書,你一定要讀!
★都說不用丟東西,還談什麼斷捨離?
現代最王道的整理術,當推斷捨離(又稱極簡主義養成教育),
涵蓋下列核心觀念:
►自身持有的物品,必須是能夠收納於家中的數量。
►除了真正需要的物品之外,其他物品都應該斷捨離。
然而,米田瑪麗娜卻對此抱持不同想法:
每個人的整理類型都不同,光是教人怎麼丟東西或活用空間,只會讓人一再受挫。
例如:5秒判定法、怦然心動整理法、增加收納空間法、每日整理15分鐘法等。
根據作者自家公司的調查,每種方法都有人觸礁!(猜猜失敗率最高的是哪種?)
因此,「到底為什麼我沒辦法把家裡整理好?」問題也許不是出在你身上!
★捨不得就不要丟,四個步驟就完成
不丟東西的整理術只有四個步驟:評估→整理→收納→維護。
1.評估:確實估算待整理物總量,依據礙眼度和使用率安排順序與日程。
2.整理:根據使用率和喜愛程度進行物品分類,然後先這樣放著沒關係。
3.收納:每月使用超過一次的物品定點收納;其餘則透過共享經濟送出,放手但不丟棄。
4.維護:每週花30分鐘確認空間與物品的平衡,避免再次爆棚。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米田瑪麗娜(Komeda Marina)
日本整理收納顧問一級檢定合格。
2014年從東京大學經濟系畢業後,加入住友商事株式會社,負責電子商務領域的商業投資。2018年之後,轉任Summally Co.,Ltd.,主要負責財務和數據分析。現於一橋大學專攻金融碩士課程。
童年於茨城縣和宮城縣度過,在作家祖父和研究者父親的影響下,身邊總是被許多舊東西包圍。成年後,她根據自身所經歷的城鄉住房差異經驗,以及Summally內部多達百萬筆「物品數據」的消費者調查結果,開始提倡「不丟東西的整理術」。後續更協助多位作家、設計師與企業家等愛物者重整住家環境。
她所做的「住房空間與消費者物欲」調查,曾被電視節目《呼呼秀秀》(ちちんぷいぷい)、女性雜誌《女性Seven》等各類媒體採用。同時也在My Navi等網路媒體連載空間整理專欄。
Twitter:@komedamarina
譯者簡介
羅淑慧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日文系畢業,曾擔任出版社編輯。2008年起專職翻譯,迄今譯作超過百本,包含辦公室應用工具書、商業理財、經營管理、醫療保健、食譜、文學小說等領域。
聯絡信箱:Lo.Yosi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