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奇談:迪士尼《森林王子》原著·孩子最難忘的動物文學經典【完整收錄1894年初版手繪插圖42幅】
- 作者:魯德亞德・吉卜林
- 出版社:小樹文化
- 出版日:2021-04-08
- ISBN:9789570487527
- 格式:PDF
- 購買本書另包含 {{givingEbook.contentName}} 、
- 優惠價:245元 / 350元
優惠活動
{{purchaseEbooks.contentName}}<看更多>
${{purchaseEbooks.salePrice}}
購買本書另包含 {{givingBook.contentName}} 、
{{purchaseEbooks.contentDesc}}
{{buyTogether.titleName}}<看更多>
{{'$'+buyTogether.price}}
內容介紹
迪士尼《森林王子》、《與森林共舞》原著,動物文學經典全譯本
諾貝爾文學獎最年輕獲獎者──吉卜林傳世百年叢林故事
從故事中看見真誠、互助、勇氣,
以及對生命與大自然的尊重
◆獨家收錄「吉卜林的人生與創作哲學特輯」
◆華德福教育推薦中小學生閱讀書單
◆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字彙能力、青少年成長必備經典動物文學
魯德亞德.吉卜林的經典動物文學──《叢林奇談》帶領讀者看見:
在叢林導師的教導下,學會尊重生命與自然規則;
運用智慧與勇氣,面對叢林獵者的追殺;
在「生存至上」的唯一選擇下,如何重新思考人與其他動物間的緊密連結……
▍不論你是野狼、棕熊、黑豹、老虎,或是人類,進到叢林裡,都必須遵守「叢林法則」……
🐾叢林法則1🐾不要欺壓陌生的幼獸,雖然牠又圓又小,但是危險的媽媽可能就在牠身後。
🐾叢林法則2🐾想要活命和獲得食物,都必須懂得控制情緒。
🐾叢林法則3🐾尊重領地的主人,並為了食物狩獵,而不是為了享樂而狩獵。
▍學會忍耐、學會等待,叢林的生存之戰,人類男孩毛克利究竟能不能存活下來?
幼小的人類毛克利,在狼爸爸與狼媽媽的照顧下、在棕熊巴魯與黑豹巴契拉的教導下,成為了叢林裡的一員,學會尊重不同的族群、學會理解叢林的規則、學會忍耐與等待,因為當你無法了解叢林法則,便無法生存。
但是,瘸腳老虎謝爾汗依舊虎視眈眈,他緊盯著毛克利,等待機會獵殺曾經從他虎口下逃脫的人類男孩。這是一場叢林的生存之戰,毛克利必須與謝爾汗一決生死,才能擁有生活在叢林的權力。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魯德亞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1865-1936)
知名英國小說家、散文作家、兒童故事創作者。1865年出生於印度孟買,並在印度生活到6歲,隨後便和當時年約3歲的妹妹一起返回英國接受寄養學校教育直到12歲。由於童年在印度成長的經歷,吉卜林的作品內經常可以看到以印度為背景的故事,並且將他所熟悉的印度景色與生活描繪得淋漓盡致。
1882年,吉卜林回到印度擔任記者,為當時的《公民軍事報》(Civil & Military Gazette)撰寫詩及短篇故事,從此開啟他的創作之旅。在這段期間,吉卜林創作的幾篇故事也曾出版並大受歡迎,因此被譽為「當代最傑出的散文作家」,名聲也隨之傳遍了印度。
1889年,他再次回到英國,很快的成為當時主流文學界的一員,但是他最初推出的小說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歡迎,直到1894年《叢林奇談》(The Jungle Book)問世,才打開了他在英國文學界的聲浪。從此,他成功的建立了作家及詩人的名聲,更以小說《基姆》(Kim)和兒童文學故事《原來如此故事集》(Just So Stories)開啟了成功之路。
吉卜林的文學成就在20世紀初達到巔峰,大力的影響當時的文壇,也因此讓他在1907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除了是當時英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是迄今最年輕的得獎者。
1915年,吉卜林遭逢人生最痛苦的時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失去了兒子。但是,吉卜林依然在餘生持續創作詩歌和短篇故事直到1936年因腦溢血逝世。
1967年,華特迪士尼將吉卜林經典兒童故事《叢林奇談》中「狼孩子毛克利」的故事改編為經典卡通《森林王子》,成為了當代兒童永生難忘的叢林故事,從此讓主角毛克利的勇氣深入孩子的內心,也讓我們看見叢林動物間的溫暖與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