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學概論

  • 作者:何日生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 出版日:2022-07-28
  • ISBN:9789570864045
  • 格式:ePub
  • 購買本書另包含
  • 優惠價:377元 / 580元

優惠活動

{{purchaseEbooks.contentName}}<看更多>

${{purchaseEbooks.salePrice}}

購買本書另包含

{{purchaseEbooks.contentDesc}}

內容介紹

證嚴上人的「佛法生活化」,是期望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能得到佛法的法益,不管是不是佛教徒,佛法都能增益其生命的成長,促進社會的物質繁榮,啟發心靈的清淨。慈濟法門也同樣期望建構一個人人能「善己之善,善人之善,善善與共」的理想社會。

慈濟學的建立,從故事到詮釋,詮釋建立模式,模式建構理論,理想是「闡明慈濟論述,提倡普世價值,建立共善典範」。

「慈濟學」的目標是希望佛法與慈濟法門讓世間不同的組織或個人,在吸收之後也能用他們的方法去實踐;運用慈濟的模式,非為複製,而是轉化,而是共善;從而共同致力於實現淨化人心、社會祥和,是慈濟學建立的根本與目標。


名家推薦
陳金華|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黃倩玉|美國芝加哥帝博大學教授
許木柱|慈濟大學榮譽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何日生
佛教哲學與宗教NGO領域之實踐者暨研究者;長年致力於慈濟人文工作。著有《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聯經)、《利他到覺悟:證嚴上人利他思想研究》(聯經)、《建構式新聞》、《一念間》、《慈濟實踐美學》、《清水之愛:見證骨髓移植發展史》;與Bill Kazer(華爾街日報資深記者)合著 《Co-Existing with the Earth》;策劃編輯《慈濟宗門的普世價值》、《敘愛》、《環境與宗教的對話》等書。

其所著《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獲得臺灣「金鼎獎優良出版品」、美國首屆「舍衛國人文獎」、中國大陸「2020年向光獎——年度研究特別獎」。

哈佛大學CAMLab特聘學者、慈濟大學副教授。2018-2020為哈佛甘迺迪學院、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訪問學者;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美國南加州大學傳播碩士。多次受邀於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北京大學等進行專題講座。

資深媒體人,電視主播與製作人;多次榮獲臺灣電視金鐘獎。所製作之《清水之愛:Great Love as a Running Water》世界骨髓移植紀錄片,入選2014年國際艾美獎(Emmy Award, International)亞非地區最佳新聞紀錄片。

目錄

封面
書名頁
作者簡介
目錄
推薦序 慈濟學——慈濟行經半世紀的總結研究/陳金華
推薦序 全方位的慈濟研究/黃倩玉
推薦序 「慈濟學」研究兼具理論與應用價值/許木柱
自序 慈濟學 學慈濟/何日生
第1章 佛教歷史中的慈濟宗
第2章 慈濟與人間佛教的實踐
第3章 慈濟宗門人文思想略說
第4章 慈濟圓形賑濟模式
第5章 慈濟扶貧濟困之理念與實踐
第6章 慈濟以病為師的理念與實踐——醫院作為一個修行的道場
第7章 宗教教育的現代化轉型
第8章 捨的智慧與慈濟大體解剖教育
第9章 慈濟人文傳播之理念與模式
第10章 慈濟人的生命美學——實踐美學初探
第11章 證嚴上人與慈濟的環境生命觀
第12章 環保回收與心靈轉化
第13章 慈濟圓形組織與漢傳佛教的轉化
第14章 圓形組織與慈濟志工體系——證嚴上人建構的立體琉璃同心圓
第15章 實踐主義與信仰真實
注釋
版權頁
封底

所有集數

推薦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