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勇敢夢想

優惠活動

{{purchaseEbooks.contentName}}<看更多>

${{purchaseEbooks.salePrice}}

購買本書另包含

{{purchaseEbooks.contentDesc}}

內容介紹

教宗方濟各對身處疫情中的全球民眾
最雄辯又溫暖的邀請

  我們是世界的共同創造者

  這究竟是COVID-19引起的亂象,
  還是COVID-19終於讓我們看見亂象?

  這是否正是病毒的提問:
  「我們面對的經濟、社會與生態挑戰,
  其實都只是同一場危機的不同面向?」

  這一關終究會過。
  你可能出落得比以前更好,也可能更差。
  但就是回不到危機前的模樣了。

  ===============
  別再企盼生活可以回歸過去的「常態」,
  別錯過事實終於「由濁而清」的一瞬間。
  危機中,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改變的機會,
  創造空間來容納我們所需要的嶄新事物。
  ===============
  通過生命的各種考驗,你會顯露出自己的本心。
  尋常日子就像正式的應酬:你一秒鐘也不用袒露自己。
  你微笑、你客套,你誰也不得罪地全身而退,
  你不用讓人知道你真正是誰。
  一旦遇上真正的危機,情勢就會逆轉。
  你必須有所抉擇,而這一抉擇,
  你懷的是什麼心也就明明白白。
  ===============
  我們所處的現世,就是一座迷宮,我們每天都在裡頭打轉。
  有些人庸庸碌碌,有些人則在歧路裡忽左忽右,永遠沒有盡頭。
  會有這個迷宮,是因為我們自以為生活可以回歸「常態」,
  這反映了我們的自我中心與個人主義。
  我們刻意閉眼無視,希望生活能回到過去,
  我們在這過程中忽視的,是「以前的日子也沒多好」。

  【內容簡介】
  在世紀疫情的危機當中,數十億天主教徒敬愛的人間牧者見證了全球社會的殘酷行徑與貧富差距,暴露出前所未見的兇性。同時他也在許多人的韌性、善心與創意裡,窺見了我們的社會、經濟與環境,在疫情之後如何突破圍框、獲得救贖的途徑。教宗方濟各在書中罕見地直言不諱,敦促我們「別浪費了這次的苦痛」。

  他在書的開頭,探究了如何因應各種個人或世間的動盪,以及這場危機能讓我們學會什麼。憑藉前所未見的坦誠態度,他揭露了自身的數場遭遇,說明了這些歷練如何使他脫胎換骨,變成更好的人。他揭示了危機的本質就是一種「選擇」:我們可以執迷不悟地想要回到過去,也可以拿出面對挑戰與改變的無比勇氣。

  教宗接著對體制與意識形態提出了犀利批評,他認為這兩者合謀,造成了當前危機——從對人與環境傷害的冷漠無視,一心只知牟利的全球化經濟,到不惜犧牲民眾利益煽動恐懼、奪取權力的不肖政客,都是他的針砭標的。他要我們勿忘天主教徒的首要職責就是服務他人,尤其要效法耶穌基督去服務貧苦與邊緣之人。
 

作者介紹

豪赫爾.馬里奧.伯格里奧(Jorge Mario Bergoglio)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七日生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義大利移民家庭。一九六九年晉鐸為耶穌會神父,一九九二年獲得主教任命。一九九八年成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總主教,並於二〇〇一年晉昇為樞機主教。二〇一三年三月獲選為羅馬主教,接任天主教會第二百六十六任教宗。

奧斯丁.艾夫賴格(Austen Ivereigh)

  英國作家、記者,著有兩本教宗方濟各的傳記,包括《偉大的改革者:方濟各與激進教宗的成長歷程》(The Great Reformer : Francis and the Making of a Radical Pope, 2014)及《受傷的牧者:教宗方濟各轉化天主教會的奮鬥》(Wounded Shepherd : Pope Francis and His Struggle to Convert the Catholic Church, 2019)。他也是牛津大學康平學堂(Campion Hall)現代教會歷史研究員。

譯者簡介

鄭煥昇


  在文字中修行,在故事裡旅行的譯者。師大翻譯所畢,近期譯有《萬物的價值》、《人但有追求,世界亦會指路:愛默生散文精選集》、《週四謀殺俱樂部》、《1291阿卡圍城戰》等書。

所有集數

推薦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