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中藥學

  • 作者:吳楝、吳煥
  • 出版社:晨星出版
  • 出版日:2014-04-30
  • ISBN:9789861778303
  • 格式:ePub
  • 購買本書另包含
  • 優惠價:419元 / 599元

優惠活動

{{purchaseEbooks.contentName}}<看更多>

${{purchaseEbooks.salePrice}}

購買本書另包含

{{purchaseEbooks.contentDesc}}

內容介紹

本草學、中醫學、植物學
中藥化學、中藥藥理學、食品營養學等
必備學習用書


實用中藥學是一門應用本草學、植物學、動物學、中藥化學、中藥藥理學和中醫學等學科知識,本書以簡單易懂的文字,全面性地介紹中藥的源流、基原、分類、質量、性能、生產、採製、養護、炮製、製劑、鑒定、臨床應用和現代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研究概況等,是一般知識的專業基礎課程。可作為食品營養專業和保健食品專業學習中藥的教材,也可用於中醫專業、針灸推拿專業、醫護專業、物理治療專業、醫管專業及其他西醫各專業、美容妝療專業及生物科技等相關專業學習中藥使用,或作為關心中藥事業的各類人士了解、學習、使用、研究中藥的入門書。

中藥來自天然,一般毒副作用較少,在國際醫學研究上越來越受到重視,且深受使用者青睞。近年來隨著難治病譜的改變,健康觀念的擴充,醫學模式發生了重大的變革,醫學的目的由防病治病轉向維護健康,自我保健及治未病等。在此形勢下,中藥已深入我們的生活,不僅僅用於防治疾病,還廣泛用於食品、保健食品、美容化妝品及各式各樣日用保健品。事實更證明,中醫中藥的許多理論、知識和思維方式、方法,對指導我們的生活與健康,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學習中藥需要有許多基礎知識,如植物學、植物分類學、中藥化學、中藥藥理學、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學等,但作為非中藥專業的教學,由於教學過程有時數的限制,又不能強補太多,希望有興趣的讀者根據自己的時間許可,對上述的基礎課程作適量的瀏覽,以加深對中藥的了解。

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主要介紹中藥概說、源流、基原、分類和命名、產地和採集、加工和炮製、養護、影響質量的因素、藥性理論、臨床應用、化學成分和藥用植物學的基本知識,這是學習和了解中藥特點的必備知識。下篇按照中藥的治療法則功能分類,將常用中藥分為16類,逐一介紹每類藥物的共性特點、臨床應用和應用注意事項,對每類的常用藥物的來源、性味功能、臨床應用、用法用量、常用方劑和現代的研究等,都一一作了介紹。對本藥中醫臨床應用的特點、類似藥物的區分特徵等,更以對比的方式作了闡述,這是掌握每種藥物特徵,區隔類似藥物的細微差異的有用知識。

傳統的中藥學概論較少介紹現代的成分藥理研究,而作者在長期教學實踐中深深體會到這是現代人學習中藥不可缺少的內容。因此,特意在各類藥的概說中扼要的介紹該類藥的成分與藥理的特點,並在各藥的現代研究中,介紹該藥的藥理作用,並詳盡的介紹該藥的化學成分,提供專業人士了解、開發與應用的中藥知識的學習。

透過實用中藥學,期待有興趣專研中藥的讀者或學生對中藥有個概括與較為全面的了解,進一步學習、研究、使用中藥打下較好的健康基礎。


本書特色

1.由中、西醫博士教授聯合著作,知識性專業度皆首屈一指,文字敘述淺白易懂,用劑、用量、用法、功效等,皆有詳細說明。

2.按照中藥的治療法則功能分類,將常用中藥分為解表、清熱、瀉下、祛寒、濕、風、痰、消導、理氣、理血、鎮潛安神、宣竅、補益、收澀、驅蟲、 外治等16類,並逐一介紹每類藥物的共同特點、來源、性味功能、用法用量和現代研究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以及藥方的組成、功用、主 治、方歌、方解與臨床應用等。

目錄

編著者介紹
導讀
上篇總論
第1章 中藥概說
第2章 中藥的源流和發展
第3章 中藥的基原
第4章 中藥的分類和命名
第5章 中藥的產地和採集
第6章 中藥的加工和炮製
第7章 中藥的養護
第8章 中藥藥性理論
第9章 中藥的化學成分
第10章 中藥的應用
第11章 中藥的質量
第12章 藥用植物學的基本知識
下篇各論
第1章 解表藥
第2章 清熱藥
第3章 瀉下藥
第4章 祛寒藥
第5章 祛濕藥
第6章 祛風濕藥
第7章 祛痰藥
第8章 消導藥
第9章 理氣藥
第10章 理血藥
第11章 鎮潛安神藥
第12章 宣竅藥
第13章 補益藥
第14章 收澀藥
第15章 驅蟲藥
第16章 外治藥
版權頁

所有集數

推薦書籍